楊敏 劉穎顏
(上海市浦東新區迎博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上海 200125)
護理人員技術檔案是醫院檔案的組成部分,是護理人員業務成長的真實記錄,是考核護理人員德、勤、績、能的重要依據[1]。但護理人員技術檔案在社區服務中心尚未普遍建立。我中心引入護理人員技術檔案的管理理念,并結合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實際情況,制定了更適用于社區護理人員考核的技術檔案摸板,并于2011年1月試用,報告如下。
本中心護士總數30名,均為女性,年齡21~51歲;平均年齡(33.18±5.46)歲;其中副主任護師1名,主管護師4名,護師15名,護士10名;本科2名,大專18名,中專10名;工作年限:≥10年21名,5~10年3名,2~5年3名,<2年3名。
所有護理人員均建立護理人員技術考核檔案,人手一冊,統一存放于護理部。護理人員技術考核檔案包含工作質量、業務考核、職業素質、繼續教育、加扣分和考核匯總5項。年終將各項得分相加得總分,滿分為100分,并評定考核等級。護理人員技術考核檔案自2011年1月實施,2012年1月采用相同表格比較《護理人員考核技術檔案》實施前后的考核結果。
1.2.1 護理質量考核
護理質量占總考核分的40%。考核內容包括:護理文件書寫、分級護理、搶救物品管理、消毒隔離、病區管理、護士長管理等,護士與護士長的考核重點不同。參照上海市護理質控中心修訂的《護理質量工作標準》,質控分數按5~10分的標準進行分層,考核小組每月按項目評分,并將全年平均分計入“護理人員年度考核匯總”欄,扣分原因記錄在該考核表下面的“具體內容記載”欄內。
1.2.2 業務知識考核
業務考核占總考核分20%。包括基礎理論和操作考試,考試成績取全年平均分,理論考按10分的標準進行分層,操作考按5分的標準進行分層,考核后給予相應分值,年終總評。
1.2.3 職業素質考核
職業素質考核占總考核分20%。內容包括:遵守社會公德和醫療道德、尊重患者權利、遵守勞動紀律、工作認真負責等,每違反一項扣1分,如屢次發生或情節嚴重者加扣5分。
1.2.4 繼續教育考核
繼續教育占總考核分10%。繼續教育根據職稱和完成學時數換算成相應分值,護理論文根據不同職稱,將上交或發表的論文數換算成相應分值,年終總評。
1.2.5 加扣分
加扣分占總考核分10%。加分項目包含:①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②參與課題研究;③評為服務明星;④獲院級及以上榮譽;⑤獲院級及以上科研成果獎。減分項目包括:①科內投訴或糾紛造成不良影響;②發生性質較嚴重的差錯或事故;③嚴重違章違紀等。加扣分按項目賦予不同分值,同一項目可累計加分或減分,但不超過該項的最高分值;加扣分事實記錄在“具體內容記載”欄內。實時記錄,年終總評。
將4項考核分及加扣分累計得總分,按總分評定考核等級。
年終總分≥90分為A級,推薦評先、深造、晉升、升職;81~89分為B級,不能參加各類評先;70~80分評為C級,不推薦參加技術職稱晉升;<70分評為D級,護理崗級下降一級。
使用護理人員考核技術檔案后,4項內容考核分值均比考核前提高,錦旗和表揚信數增多,差錯及糾紛的發生數明顯下降(表1)。

表1 護理人員考核技術檔案實施前后考核結果比較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護士人數雖然不多,但工作地點分散,工作內容相差大,考核標準也不同,如果沒有一套完整周詳的考核方法,很難管理到位。使用護理人員考核技術檔案后,對每一位護士都能根據其職稱、崗位、工作表現、服務態度、繼續教育等進行完整、系統、科學、有效的考核與管理,從而使護理工作達到崗位責任化、操作規范化、工作程序化,提高了護理質量,構建了高效的管理模式[2],進而增強社區護理的競爭力。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護士流動小,晉升職稱的機會少,往往數人或十幾人競爭一個晉升名額;醫院內每年有評選優秀護士、先進醫務人員的名額,以往都采用護士投票或護士長推薦的方法產生,主觀性較強。使用護理人員考核技術檔案能真實、完整地記錄護理人員業務技術信息、工作表現、個人業績以及技術能力測評情況,提供了客觀公正的參考依據[3],提高了護理管理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有些社區護士長期在同一崗位從事簡單而重復的護理工作,工作的熱情和主動性明顯減退。實施護理人員考核技術檔案全面考核后,有利于形成良性競爭環境,促進護士改善服務態度,提供優質護理和人性化服務,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同時通過全面考核,督促護士加強護理查對與觀察,提高了安全防范意識,降低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造成安全的醫療護理環境[4]。
繼續教育學分是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考核、晉升、聘任的必備條件[5]。社區護士接受院內外繼續教育的機會比醫生少,觀念落后及知識陳舊導致社區護理的水平不高、發展緩慢。實施護理人員考核技術檔案后,我中心護士積極參與各項院外繼續教育和學歷教育,提高了護理人員的整體素質和技術操作水平,提高了撰寫論文和參與課題研究的能力,促進了護理科學的蓬勃發展[6]。
我中心護理部通過護理人員考核技術檔案的使用,達到了對護理人員的有效管理的作用,提高了護理質量,提升了管理者的能力,強化了護士的職業素質和工作態度,促進了護士自身和中心護理事業的發展,營造了積極向上的氛圍,努力為患者提供高質量的醫療服務,保證護理安全,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說明護理技術檔案是社區護理管理的有效方法之一,將在今后的工作中發揮更好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白姣姣, 王素美, 張穎. 護理人員技術檔案管理系統的開發與應用[J]. 上海護理, 2005, 5(4): 57-58.
[2]顧慧. 護理人員業務技術檔案管理系統的開發與應用[J].江蘇衛生事業管理, 2010, 21(6): 106-107.
[3]吳鴻珠, 李雙鳳. 護理人員業務技術檔案手冊的建立與使用[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06, 22(5): 67.
[4]魏志紅. 創建護理安全文化的探討[J]. 甘肅科技縱橫,2013, 42(6): 125-126.
[5]蕭鴻, 封梅, 劉學政. 繼續醫學教育計算機管理系統的研制和應用[J]. 繼續醫學教育, 2003, 17(5): 18-20.
[6]趙慶蘭, 楊績成. 護理人員技術檔案管理[J]. 中國護理管理, 2005, 5(1): 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