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媛
(上海市徐匯區天平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上海 200031)
進入21世紀,我國第一代獨生子女的父母都將進入老年期,空巢家庭將成為中國老人家庭的主要形式,預計到2030年空巢老人家庭比例將達到90.0%[1]。老年空巢家庭是指身邊無子女共同居住,老年人獨自生活的家庭。空巢老人是生活在空巢家庭內60歲及以上的老人,包括相對空巢老人(和子女在同一城市,但不同住)、絕對空巢老人(子女在國外或國內另一城市的)和無子女老人(沒有生養子女或子女已故的)[2]。了解空巢老人身心健康狀況,開展相應的護理,對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質量非常有益。現將有關城市空巢老人的身心健康問題及社區護理綜述如下。
1.1.1 心理壓力因子
包括健康壓力、經濟壓力、情感交流方面的壓力、擔心子女壓力、生活服務壓力、社會地位和價值體現造成的壓力。張騎等[3]認為:對空巢老人身體健康構成顯著影響的心理壓力是身體健康壓力、生活服務壓力、擔心子女壓力。
1.1.2 空巢綜合征
子女紛紛離開后,面對空蕩蕩的房子,會產生各種心理反應。空巢綜合征是老年人常見的心理危機,多發生于子女離開家庭后獨自生活的老年人[3]。空巢老人迫切需要的是情感上的慰藉,空巢帶來的寂寞孤獨和無助吞噬他們的心靈。老年人缺乏愛,會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導致生命質量的低下。
1.1.3 焦慮抑郁
空巢老人的心理問題主要是焦慮和抑郁,而抑郁發生率明顯高于焦慮[4]。老年人的焦慮往往發展為抑郁或兩者混合狀態,從而進一步損害老人的身心健康[5]。
1.1.4 孤獨
長期空巢老人缺乏心理依賴及對子女的依戀,感到孤獨寂寞,產生被遺忘的感覺,獨居的老年人比有老伴的老年人體會的孤獨感更深。近87%的老人覺得寂寞,這一負面情緒極大影響了空巢老人的身心健康。
1.1.5 以自我為中心
在空巢老人長期生活閱歷中,形成一定的生活作風和行為習性,很難改變。在處理事情時,堅持自己的意見,表現出刻板固執,不能接受他人的意見。
1.2.1 慢性病患病率增高
空巢老人面臨的嚴峻的問題是急慢性疾病的發生。研究表明,空巢老人慢性病發病率高,患病率前五位依次為:高血壓、冠心病、關節炎、糖尿病、腦血管疾病[6],同時患有2種及以上慢性病的空巢老人占61.5%[7]。老年人往往有多種不適癥狀同時存在,給生活帶來極大的痛苦。
1.2.2 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隨著年齡增長,軀體功能下降,勢必導致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生活質量受到嚴重影響。日常生活能力受到生理、心理、社會和經濟等因素的綜合影響,老年人與子女聯系方式也影響家庭功能。
1.2.3 社會適應能力降低
老年人退出工作崗位,與社會接觸減少,生活的重心由社會轉向家庭。老年人適應性個體間存在很大的差異,在同一社會情境中,有的適應較好,有的適應較差。由于空巢老人的特殊性,他們的適應社會的能力會更差。
從低齡老人到高齡老人,從夫妻空巢到獨居,從身體健康到體弱多病,空巢老人對照顧的需求越來越多,對需求的專業化也越來越高。趙麗蓉等[8]對成都市5個社區的572例老年人調查結果顯示,與子女分開住的老年人和80歲以上的老年人對社區護理的需求十分強烈,分別為59.3%和61.1%。祝雪花等[9]對溫州市585名60歲以上空巢老人調查顯示,81.7%的空巢老人有慢性病,其中高血壓病居首位。空巢老人社區護理需求高,其中以基礎護理需求(測量體溫、血壓、慢性病的健康教育)最為迫切。代愛英等[10]對北京某社區418名空巢老人進行問卷調查,發現他們對社區護理項目需求集中在健康知識咨詢、健康講座等健康教育類的護理服務上。目前我國城市48.5%的老年人有各種各樣現實的養老服務需求,然而總的滿足率只有15.9%,其中需要護理服務的占18.0%,而護理服務滿足率僅有8.3%。可見,我國急需大力發展空巢老人社區服務,來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護理需求。
發達國家的空巢老人同樣面臨親屬支持的缺失,但政府及社區提供的各類社會服務項目完整周到,有多種關愛政策支持,生活照料、醫療保障、精神慰藉、休閑娛樂等遍布各個社區[11]。而國內近幾年,才將空巢老人的關愛提上日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文化服務中心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提供生活、心理、衛生保健和社會保障各類服務。各街道設立衛生服務中心,每2~3個居委或1.5~2萬人設立一個衛生服務站點,居民步行15 min就能到達,很大程度上方便了社區老年人就醫。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社區護理工作還處在起步階段,社區護理人員嚴重缺乏,工作繁重,為空巢老人的服務還很有限。
社區醫務工作者根據社區老人衛生保健需求,定期上門訪視,幫助老人測量體溫、血壓、血糖等,滿足老人基礎醫療護理需求。并結合家庭或個人的心理,教育、家庭社會文化背景,給予重點的關心。持續的家庭訪視能有效控制空巢老人慢性病的客觀指標,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提高生存質量[12]。上海市開展的家庭醫生制服務工作,與有健康需求的家庭簽訂醫療服務契約,有健康需求時打電話,醫務人員能提供可及的健康咨詢服務或醫療保健服務。
社區護士要充分了解和掌握社區內的現有資源,積極利用資源,為社區老人提供服務,滿足空巢老人的身心需求。目前,上海市為多數有需求的空巢老人家庭免費安裝了“安康通”呼叫系統。街道提供社區愛心食堂和送餐服務,解決老人吃飯問題。政府在老人醫療保健服務上也有許多優惠政策,社區服務中心設在家門口,老人醫療保險制度的推廣,如銀發行動,完善跌倒意外傷害的衛生保障補償機制。政府出資、街道舉辦和管理的老人日托所、為老服務社,解決老人的日常生活問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與社區養老護理院建立長期醫療保障合作協議,對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質量,維護社會穩定,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子女經常探望,電話問候;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人員利用上門保健,了解老人心理狀況,加強心理疏導,讓老人提前做好子女離家的心理準備,安排好生活,逐漸接受空巢的事實。加強對人生意義的認識和自信,使身心朝有益健康的方向發展。
養成規律的生活習慣,鼓勵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李玉華[13]認為,體育鍛煉可以調節情緒,保持和提高認知功能,確立良好的自我概念,消除疲勞,協調人際關系,治療心理疾病。
為老人創造安全舒適明亮整潔的環境,清除生活中的危險因素。席淑華等[14]認為,家庭環境及周圍居住環境中存在很多安全隱患,但有78.4%的老人安全意識不強。研究發現,入戶進行環境干預可降低了老人跌倒的發生率[15]。運用圖文并茂的傷害健康教育手段可明顯提高高齡獨居老人的傷害認知水平,改善了老人傷害的態度及錯誤行為,降低傷害的發生率[16]。
心理學和社會學研究表明,婚姻狀態和家庭支持是影響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喪偶的空巢老人應鼓勵發展夕陽情。老齡問題專家認為,老年人再婚,是社會的進步,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減輕子女的壓力,只要處理得當,老年人的生活更幸福、美滿[17]。
寵物進入老人生活,給老人帶來無窮樂趣,動物伴侶和年邁的老人相互依賴,相互影響,非常有益于老人的身心健康,撫摸寵物可以降低血壓,有助于慢性病的治療和殘疾的康復,大大節省醫療支出[18]。
定期開展慢性病的保健知識講座和健康知識咨詢,增強空巢老人自我保健意識,對影響疾病的不良行為進行干預[19]。上海推出了社區家庭醫生制,五年后每家都有“家庭醫生”,將大大提高空巢老人的醫療服務。
參考文獻
[1]何葉, 崔爽, 王寧辰, 等. 社會支持與空巢老人生活質量的相關性[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 2012, 18(24): 2871-2875.
[2]田君葉, 劉均娥, 岳鵬. 北京市社區空巢老人生活狀況及其需求[J].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0, 30(12): 1718-1721.
[3]楊芳, 付偉, 劉曉紅. 城市空巢老人負性心理及其影響因素研究進展[J]. 護理學雜志·綜合版, 2012, 27(1): 93-95.
[4]楊秀婷, 王春昕, 王桂茹, 等. 我國空巢老人焦慮抑郁現狀及相關因素研究進展[J].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0, 30(18):2712-2713.
[5]Schoevers RA, Deeg DJ, van Tilburg W,et al. Depression and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Co-occurrence and longitudinal patterns in elderly patients[J]. Am J Geriatr psychiatry, 2005,13(1): 31-39.
[6]呂艷玲, 廉薇. 淺議空巢老人的護理[J]. 中國老年保健醫學, 2012, 10(6): 111-112.
[7]劉艷娜, 路麗娜. 空巢老人身體健康狀況及護理需求分析[J]. 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3, 10(7): 3-5.
[8]趙麗蓉, 李建. 老年人對社區護理需求的調查與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 2003, 30(6): 804-805.
[9]祝雪花, 余昌妹, 姜文莉, 等. 空巢老人健康狀況及社區護理需求的調查研究[J]. 護理學雜志(綜合版), 2006, 21(8):69-70.
[10]代愛英, 顧湲, 曹杰. 空巢老人健康狀況和社區衛生服務需求調查分析[J]. 中華全科醫師雜志, 2004, 3(5): 311.
[11]黃耀明. 對空巢老人的心理關愛:國內外文化比較[J].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2, 32(2): 616-618.
[12]劉淼, 王愛紅. 老年空巢綜合征的社區護理[J]. 護理研究(下旬版), 2006, 20(10): 2811-2812.
[13]李玉華. 體育鍛煉對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影響[J]. 浙江體育科學, 2009, 31(3): 120-122.
[14]席淑華, 馬靜, 盧根娣. 知信行理論干預社區高齡獨居老人意外傷害的效果[J]. 上海護理, 2010, 10(3): 47-49.
[15]夏慶華, 姜玉. 老年人跌倒居家危險因素干預效果及需求研究[J]. 中國健康教育, 2010, 26(8): 607-608, 611.
[16]李春燕, 吳玲玲. 社區空巢老人家庭傷害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3, 29(9): 26-29.
[17]江南. 空巢老人的黃昏戀[J]. 現代養生, 2012, 13(5): 42-45.
[18]李東遠. 養寵物有益于空巢老人的身心健康[J]. 現代養生,2010, 11(10): 33-34.
[19]盧玉貞, 林巖, 劉和菊. 空巢家庭常見問題及社區護理對策[J]. 護理實踐與研究, 2007, 4(7):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