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海峽兩岸投資保護和促進協議》制度性障礙研究

2013-04-11 08:24:23李曉果
海峽法學 2013年4期

李曉果

《海峽兩岸投資保護和促進協議》制度性障礙研究

李曉果

《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的簽訂,標志著兩岸經貿合作進入了新的制度化軌道。為了進一步促進兩岸之間相互投資,根據ECFA的規定,兩岸簽署了《海峽兩岸投資保護和促進協議》?!锻侗f議》的簽署對推動兩岸經貿合作進一步向縱深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但客觀而言,《投保協議》仍存在一定的不足,為了更好的發揮其對兩岸經貿合作關系的推動作用,需要通過分析《投保協議》在征收、透明度、解決投資爭端方面所面臨的制度性障礙,并提出克服之思考,以期為ECFA的后續法制化進程提供富有建設性的構想與建議。

ECFA;《海峽兩岸投資保護和促進協議》;征收;透明度;投資爭端

引 言

《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以下簡稱ECFA)①于2010年6月29日在重慶正式簽署,同年9月12日正式生效。這份旨在加強和增進海峽兩岸在經濟、貿易和投資領域深化合作的框架協議的成功簽署,標志著兩岸經濟關系進入了制度化合作的新的發展階段。為了進一步促進兩岸之間相互投資,ECFA的第五條,即是關于兩岸建立投資保障機制的約定。同時,ECFA特別指出,在其實施后6個月內,應針對投資保障事項展開磋商,并盡速達成協議。時隔兩年,《海峽兩岸投資保護和促進協議》(以下簡稱《投保協議》)②在歷經多次磋商后,終于在臺北簽署。在深化合作,經濟先行思想的指導下,ECFA簽署以來,兩岸經濟合作有了縱深化的發展,早期收獲計劃③的實施更是取得了明顯的成效。這僅僅是一個良好的開端,ECFA也僅為兩岸在經貿領域合作的框架性協議。在后ECFA時代,兩岸需要在如投資、服務貿易、貨物貿易等更多領域做出法制化安排。鑒于兩岸目前特殊的政治關系,我們只有在堅持“一個中國”的立場上,從“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法系、四個法域”的法制視角來剖析《投保協議》,分析其實施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制度性與現實性障礙,才能真正對ECFA的后續法制化進程提供富有建設性的構想與建議。

一、ECFA續篇:《投保協議》的簽訂

(一)兩岸已有的關于相互投資保護法律體系之考察[1]62-64[2]56-58[3]50-51

1. 我國大陸關于兩岸投資保護的法律規定

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海峽兩岸關系在停滯多年后開始穩步發展。1979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提出和平統一祖國的對臺方針,倡議實現海峽兩岸“三通”,開啟兩岸經貿交流之門。1981年9月,葉劍英委員長發表談話,提出“歡迎臺灣工商界人士回祖國大陸投資,興辦各種經濟事業,保證其合法權益和利潤”。與此同時,在法制領域,我國大陸地區也開始積極探索對臺資的法律保護。1983年,國務院發布《關于臺灣同胞到經濟特區投資的特別優惠方法》,規定臺灣同胞到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四個經濟特區投資興辦工農業項目,除享受經濟特區現有的全部優惠待遇外,再給予免征企業所得稅、免征土地使用費、免征關稅等方面的特別優惠。1988年,國務院頒布了《國務院關于鼓勵臺灣同胞投資的規定》,這是第一部專門為保護臺灣同胞來大陸投資而制定的行政法規。1990年,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強對臺經貿工作的通知》,特別強調吸收臺資及對臺資企業投資環境的改善。199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和1999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實施細則》都對臺胞的投資、投資收益和其他合法權益做出了明確的專門性規定。2005年,《反分裂國家法》明文規定“國家依法保護臺灣同胞的權利和利益”。2007年《國務院關于臺灣同胞投資合法權益保護工作情況的報告》④發布,將臺灣同胞投資合法權益保護工作納入法制化軌道。為了配合2009年臺灣地區開放陸資入島的投資政策,2010 年大陸發布了《大陸企業赴臺灣地區投資管理辦法》,進一步明確大陸企業赴臺投資的具體規定和程序要求,對促進陸資赴臺提供了制度規范和法律保障。作為地方性涉臺投資立法的代表,2012年江蘇省頒布施行《江蘇省保護和促進臺灣同胞投資條例》。該條例是兩岸《投保協議》后,大陸首部關于保護臺資企業的地方立法。⑤總之,經過近三十幾年的發展,大陸地區已初步建立起保障臺灣同胞投資合法權益的多層級的法律保障體系。

2. 臺灣地區關于兩岸投資保護的法律規定

與大陸相比,臺灣地區制定針對兩岸投資的相關法律規范的時間相對較晚。2002年8月,臺灣地區發布了《大陸地區人民在臺灣地區取得設定或移轉不動產物權許可辦法》,標志著臺灣地區正式對大陸放開投資市場。臺灣地區于2003 年發布了《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系條例施行細則》,并于2005年發布《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證券及期貨業務往來許可辦法》,主要用以規制證券期貨業務。2009年6月,“臺灣經濟部”依據“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系條例”規定,制訂了 “大陸地區人民來臺投資許可辦法”、“大陸地區人民來臺投資業別項目”、“大陸地區之營利事業在臺設立分公司或辦事處許可辦法”等法規,并發布施行,正式開放大陸企業赴臺投資。自2009年7月1日臺灣當局正式受理陸資入臺以來,短短幾年時間,大陸企業赴臺投資已取得一定進展。據統計,截至2012年10月,大陸赴臺投資項目共133個,投資金額共7.22 億美元;而大陸方面,累計批準臺商投資項目 8.754 萬個,臺商實際投資金額 565.3 億美元,占大陸實際使用境外投資總額的4.5%。[4]45

通過對上述法律體系的梳理和統計數據的分析中不難發現,隨著兩岸往來聯系的加強,尤其是ECFA的簽訂,雙方在經貿領域的合作得到了進一步加強,這為兩岸簽署《投保協議》創造了現實條件,另外,互利共贏的指導思想和制度化的協調對話機制以及基本完善的法律保障體系也為《投保協議》的簽署營造了良好的法制環境。

(二)《投保協議》的簽訂對兩岸經貿合作的積極影響

2012年8月,根據ECFA第五條,《投保協議》于臺北正式簽署。《投保協議》共十八條,由正文和附件兩部分組成。在堅持“一個中國”的基本原則上,《投保協議》的內容不僅涵蓋了常規投資保護協定包括的要素,還充分體現了兩岸特色。首先,就雙方都十分關心的投資協議的定性問題做出了明確的規定。基于兩岸的關系不是國與國的關系,而是一國內部不同行政區域之間的關系,故為了避免外界過多進行 “政治性解讀”,協議定位與名稱仍智慧地沿用ECFA的形式,采用為《海峽兩岸投資保護和促進協議》,遵守了“一個中國”的基本立場。其次,與以往大陸單邊強調保護臺資不同,《投保協議》強調投資的雙向保護與促進。條款的設計體現了相互促進投資的原則,對改變長期以來兩岸經濟往來單邊化的失衡現狀有重要意義。有數據統計:截止到2012年6月,臺商在大陸投資額已超過3000億美元,而大陸企業赴臺投資額才3億美元,[5]38二者之間差距巨大。究其原因,是臺灣對陸資的投資項目、比例、轉投資等都做了苛刻的規定,有些規定甚至高于對其它外資的限制。這些規定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兩岸經濟合作的深入推進。故《投保協議》的簽訂對促進陸資赴臺方面有著重要的推動意義。最后,《投保協議》的保障范圍十分廣泛。不僅包括臺商赴大陸的直接投資、臺商經由第三地的間接投資,還涵括保障投資人的人身自由與安全;與此同時,為了落實ECFA第5條的規定,《投保協議》的文本中還明確規定了雙方投資待遇、投資便利化、以及減少投資限制等條款,真正做到了“有效保護、雙向促進、減少限制”的目的。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投保協議》的簽署,是兩岸繼ECFA后經貿合作制度化中的又一個里程碑,對于推動創造公平的投資環境,促進和深化兩岸的投資與合作,增進兩岸經濟繁榮有著積極影響和深遠意義。

二、《投保協議》實施所面臨的制度性障礙

誠如上文所述,《投保協議》的簽訂與實施,對于深化和加強兩岸經貿合作有著重要意義和積極影響。作為法律人,當我們為協議開創的合作共贏機制歡欣鼓舞之時,更應看到協議背后其實施所面臨的制度性障礙。頂層設計再完美,終究要落實到實施上,否則就是美麗的空中樓閣。因此,直面這一領域的研究,有著極強的現實意義。筆者認為,目前《投保協議》實施所面臨的制度性障礙主要體現在征收、透明度、投資爭端解決這三個方面。

(一)征收

《投保協議》第七條用專章共計四款的規定,明確了征收的條件與措施。⑥其中包括直接征收與間接征收。同時還明確了征收應遵循比例原則及按公平的市場價值予以補償。可以說,對于征收,《投保協議》還是非常重視與關注的。隨著大陸近年來城市化進程的快速發展,征收問題不僅成為內地社會矛盾沖突加劇的一個引爆點,更是成為涉臺投資與項目中臺商同胞最為擔心的障礙。大型重點工程的興建在個別情況下會涉及到對臺商廠房、用地的拆遷與征收。在這種情況下,采用什么樣的征收程序及補償標準則成為《投保協議》實施中首要解決的問題。個別地方政府依法行政意識不強,政策缺乏穩定性與連續性,朝令夕改,使得臺商對于大陸各地方政府主張的“公共利益”目的,本身就存在爭議,對投資缺乏應有的安全感。況且在中國目前的拆遷與征收過程中, “公共利益”本就是一個過于寬泛的模糊條款,而比例原則也僅僅是在學理層面進行研究,在實務領域極少得到運用。甚至有個別地方政府以“公共利益”的旗號大興拆遷、征收,損害國家和私人的合法權益來進行房地產商業開發。⑦這一切,都為臺商來大陸投資蒙上了不安全因素,亦成為《投保協議》實施的制度性障礙之一。

(二)透明度原則

透明度原則規定于《投保協議》第四條中。⑧該條規定:“一方應依其規定及時公布或用其他方式使公眾知悉與投資有關的規定、措施、程序等”。透明度原則亦是世界貿易組織的一項基本原則,也是世貿組織追求的三大目標之一。⑨《投保協議》中沿用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則,明確透明度原則,目的是為了保證兩岸雙方及時全面地了解由各方制定的影響雙方貿易條件的貿易規則與行政規定,從而防止和消除由于不公開所造成的貿易歧視以及由此給自由貿易制造的障礙,確保兩岸貿易在公開、公平、公正、自由競爭的環境下進行。雖然我國早已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但透明度原則的實施在當下中國的法治環境下仍不可避免地遭遇制度與現實障礙。透明度原則的核心要求之一即是行政公開,要求政府公開政務信息,充分保障相對人的知情權與參與權。雖然我國已制定《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但科層制的行政系統長期以來具有封閉性的特點,公開性不足。政府部門主要以內部文件和規定作為管理依據,政策本身透明度不高,政策執行程序透明度更低,而且存在嚴重的不可預見性。尤其是涉及到臺商投資與對臺貿易等“敏感”問題時,很多時候都是通過內部決議、行政指示、內部批文等“紅頭文件”的方式來決定,沒有遵循嚴格的法定決策程序,部分涉臺優惠性政策甚至是領導人拍腦袋決策的結果,政策統一性、穩定性和連續性較差,出現“一朝領導一套政策”的亂象。臺商投資與貿易涉及行政審批、稅收、工商、海關、信貸、勞務等方方面面,牽涉范圍廣,需要政府將政務信息充分公開,才有利于其及時了解和掌握所需信息。但目前我國在這一方面離透明度原則的要求差距較大。政府信息公開內容范圍狹窄、法制化程度低,這一現實狀況不僅使得投資的臺商對大陸的投資環境缺乏穩定感與信任感,同時也嚴重悖離了透明原則的要求。

(三)投資爭端解決

當前兩岸投資爭端主要包括以下三種類型:兩岸私人間的投資爭端,投資者與投資地政府間的投資爭端以及兩岸政府間的投資爭端。近年來,隨著兩岸經貿往來的日益密切,各種類型的投資爭端也頻頻爆發。其代表性案件有:上島咖啡知識產權爭議案、⑩新光天地經營管理權爭奪案?等。除了私人間的投資爭端外,兩岸投資者與對岸政府間也面臨同樣的投資爭端,其表現形式涉及立法、執法、投資契約、政治風險等各個領域。因此,妥善處理好涉及兩岸投資者切身利益的爭端機制成為《投保協議》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對此,《投保協議》第十三條、第十四條均以明確規定投資爭端及商事爭議的解決機制。其規定涉臺投資爭議解決糾紛的途徑主要包括協商、調解、行政、仲裁、訴訟等,這是一種多元化的糾紛解決機制,為投資者提供了選擇解決糾紛途徑的空間。但其所面臨的制度性障礙是:兩岸因歷史政治原因,雙方均形成了自己獨立的法律體系,客觀上處于兩個不同的法域之中,兩岸政治關系的特殊化及投資爭端類型的多樣化都決定了兩岸投資糾紛的特殊性和復雜性,其投資爭端的實質是一個主權國家下的不同區域的投資爭端。同時,兩岸已有的司法協助機制缺乏雙向性與穩定性,在對待對方通過司法裁決、仲裁、調解等方式做出的結果上存在不承認或消極執行的現象,而這一切都是爭端解決機制所面臨的現實障礙。如何堅持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協調兩個不同法域之間的爭端解決機制,建立起完善的司法協助機制;同時就爭端解決機制的適用范圍、人員構成、磋商程序、調解程序、送達程序、執行程序等具體內容進行深入協商探討,在兩岸投資法律保障機制方面達成更為廣泛的共識是我們應當思考的問題。

三、《投保協議》制度性障礙之克服

ECFA及《投保協議》的簽訂與實施,對于深化兩岸的經貿合作,促進產業發展、增強政治互信都有著重要意義。在后ECFA時代,《投保協議》的實施面臨著征收、透明度、投資爭端解決等障礙。我們唯有從堅持“公共利益”考量、依法推進行政公開、構建多元化爭端解決機制這幾個方面著手,掃清《投保協議》實施的制度性障礙,才能真正為ECFA的后續法制化進程提供富有建設性的構想與建議。

(一)堅持公共利益考量與臺資合法權益保護的原則

為改善臺商對大陸征收缺乏信任感與安全感的現狀,以及治理大陸征收中“公共利益”濫用之亂象,建議在《投保協議》的實施過程中,遇到涉臺投資的征收問題,一定要秉持“公共利益”考量和臺商合法權益保護的原則,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是界定“公共利益”的標準;明確什么是“公共利益”;怎樣才能稱之為“公共利益”?!肮怖妗笔且粋€抽象的概念,在法條上也沒有嚴格的標準與確定的表述,但對于它的界定,可以遵從一個普遍的價值準則,就是“公共性”,即相應的社會全體成員或大多數成員的利益,最大多數人的最大程度的幸福,而不是個別成員的一己私利。其次,是確定認定“公共利益”的方法和程序。“公共利益”的標簽不是行政主體想貼就能貼上的,行政機關所追求的“公共利益”必須是得經過相對人參與、認同并且支持的。行政機關可以通過聽證會、論證會、網絡媒體等方式與途徑來聽取相對人的意見,也只有經過廣泛討論并得到民眾支持的“公共利益”才具有正當性基礎,在執行的時候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認可與配合。再次就是要正確處理好公益與私益的關系。真正做到在不損害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實現對私人合法權益的保護。如在涉及到對臺商投資房屋、廠房進行征收時,行政機關應在堅持“公益性”標準的前提下與臺商簽訂補償協議。簽訂這一協議是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而不是為了私人利益或開發商利益的需要);充分保障相對人的參與,只有相對人的意見和訴求得到充分的表達與傾聽,他才有可能簽訂這一協議,并且在執行時才會得到最大程度的認同與配合。最后,這一協議的履行不得損害臺商本應擁有的合法權益,唯有如此,才能在征收這一問題上充分保障臺商的投資權利。

(二)依法推進行政公開

行政公開作為行政現代化的標志之一,亦是行政民主化的發展趨勢。根據透明度原則的要求,行政公開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因此,要落實《投保協議》就要在遵守透明度一般原則的前提下,在適合兩岸具體情況的基礎上推進我國的行政公開建設。具體而言,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首先,在涉臺貿易中,應確立“以公開為原則”的基本精神。行政行為以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對不公開的情形應以列舉的形式明確規定,這既是現代法治的基本精神,亦是行政公開制度的核心所在。雖然2008年實施的《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明確了公開原則,但公開的范圍過窄,行政機關缺乏對于政務信息公開的意愿和動力,這些都使得公開原則在具體落實中受到了各方的阻力,致使《條例》實施四年多來飽受學者的詬病,甚至被稱為“信息不公法”。其次,行政公開的內容應當包括行政行為全過程的公開,即行政行為依據、程序和結果的公開,以及實施過程中有關資料與信息的公開。尤其是在涉及到對臺貿易與投資有關審批與決策中,一定要將相應的資料和程序予以告知和明示,讓臺商及時了解相關政策與信息,節省其辦理審批程序的時間,提高效率。最后,行政公開要求保障相對人的參與。有效的參與是保證行政公開的基礎手段之一,只有充分賦予和尊重相對人的參與權、知情權和監督權,才有利于行政決策程序的公開透明,讓制度運行在陽光之下。

(三)完善投資爭端解決機制

隨著海峽兩岸經濟交往的增多,兩岸間的投資爭端將不可避免。鑒于海峽兩岸復雜的歷史原因及特殊的政治關系,兩岸間的投資爭端在爭議主體、所涉問題及后果等方面均表現出一定的復雜性,中央政府于2003年分別與香港及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簽訂了《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安排協議》(以下簡稱CEPA)確立的純政治式的爭端解決模式并不適合于解決兩岸投資爭端。如何在互信的基礎上構建有效的多元化的投資爭端解決機制,不僅關系到投資者合法利益的保護,更關涉到兩岸經貿正?;⒎钦位倪M程。具體而言,我們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努力:一是完善兩岸的司法協助機制。與CEPA規定的純政治解決模式不同,《投保協議》規定爭端的解決,在堅持協商原則的基礎上,可以采用訴訟、仲裁等方式和途徑。因此,若雙方借此契機,放寬承認和執行對岸裁決的標準,各自完善司法協助方面的立法,進一步磋商締結區際司法協助協議的相關事宜,以解決送達、調查、認可和執行民事裁判與仲裁裁決等方面的問題,使兩岸民事司法協助程序更簡便、及時、規范,確保兩岸相互認可和執行民事判決工作的質量與效率,從而維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二是拓展新的爭端解決途徑。當前《投保協議》已確定了協商、調解、行政復議、仲裁、訴訟等方式在內的爭端解決方式,各地也結合當地特點,不斷創造性地探索解決涉臺爭議的新做法,比如上海設立了專門涉臺仲裁中心,受理涉臺財產和合同糾紛;福建省漳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和下轄11個基層法院專門設立單獨建制的涉臺審判庭、加強涉臺案件訴訟內調解;江蘇省各級法院紛紛采取優化涉臺糾紛的審判與執行程序、推行訴調對接、建立訴訟服務中心、建立快審快執機制、探索專業化審判、延伸司法服務職能等措施;[6]872010年福建省連江縣人民法院在全國首次聘用馬祖居民擔任特邀調解員直接參與兩地司法調解工作。[7]這些新的適應當前現狀的靈活高效爭端解決機制,都可以為我們在《投保協議》實踐中所借鑒與采納。

注釋:

① 2010年6月29日海峽兩岸關系協會和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簡稱為海峽會與海基會)領導人第5次會談在重慶舉行,海協會會長陳云林和?;鶗麻L江丙坤簽署了《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并就其后續商談議題交換意見。2010年8月17日臺灣立法機構二度表決通過該框架協議,2010年9月11日兩岸兩會完成換文程序,同意協議于2010年9月12日實施。兩岸簽署框架協議,旨在逐步減少或消除彼此間的貿易和投資障礙,創造公平的貿易與投資環境,進一步增進雙方的貿易與投資關系,建立有利于兩岸經濟共同繁榮與發展的合作機制。參見中央政府門戶網站:《商務部就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簽署發表談話》,http://www.gov.cn/gzdt/2010-06/30/content_1641363.htm,2013年7月11日最后訪問。

② 2012年8月9日,在第8次“陳江會”上,海峽兩岸關系協會會長陳云林與臺灣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江丙坤在臺北簽署了《海峽兩岸投資保護和促進協議》。

③ 《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涉及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等廣泛領域。在貨物貿易方面全面實現所有產品零關稅也需要較長時間。為使兩岸人民早日享受到框架協議帶來的好處,兩岸通過協商,同意先拿出一部分產品率先降稅或實現零關稅,這就是早期收獲計劃。

④ 參見中國人大網:《陳云林:國務院關于臺灣同胞投資合法權益保護工作情況的報告——2007年4月24日在十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七次會議上》,http://www.npc.gov.cn/npc/oldarchives/newcwh/zgrdw/common/zw.jsp@hyid=0210027______&label=wxzl k&id=364552&pdmc=qtyc.htm,2013年7月14日最后訪問。

⑤ 江蘇是大陸吸收臺灣同胞投資規模最大的省份,為了在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新時期更有效地落實中央對臺工作大政方針,在兩岸簽署《投保協議》后,頒布了大陸首部關于保護臺資企業的地方立法。其條例共計34條,于2012年12月31日起正式施行。條例內容既堅持《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的基本要求,又充分吸收了《投保協議》的成果與內涵。

⑥ 《投保協議》第七條第一款規定:除符合下列所有條件外,一方不得對另一方投資者在該一方的投資或收益采取征收(包括直接征收和間接征收):(1)基于公共利益;(2)依照一方規定及正當程序;(3)非歧視性且非任意的;(4)依據本條第四款給予補償。二、間接征收指效果等同于直接征收的措施。確定一項或一系列措施是否構成間接征收應以事實為依據逐案評估,并應考慮以下因素:(一)該措施對投資的經濟影響,但僅對投資的經濟價值有負面影響,不足以推斷構成間接征收;(二)該措施在范圍或適用上對另一方投資者及其投資的歧視程度;(三)該措施對另一方投資者明顯、合理的投資期待的干預程度;(四)該措施的采取是否出于善意并以公共利益為目的,且措施和目的之間是否符合比例原則。三、雙方為保護公眾健康與安全、環境等正當公共福利所采取的非歧視性管制措施,不構成間接征收。四、本條第一款所稱的補償應以征收時或征收為公眾所知時(以較早者為準)被征收投資或收益的公平市場價值為基準,并應加計征收之日起至補償支付之日止,按合理商業利率計算的利息。補償的支付不應遲延,并應可有效實現、兌換及自由轉移。

⑦ 關于臺胞征收,筆者檢索到一個典型案例:《麥昌茂與三亞市人民政府等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及行政賠償糾紛上訴案》(2012)瓊行終字第110號。基本案情如下:麥昌茂于1983年在三亞市通過合法手續投資168平方米土地建房,1993年三亞市政府給其頒發了《國有土地使用證》,明確其土地所屬權益。后因三亞市市政規劃需要,興建的臺胞接待站需要征收麥昌茂的168平方米土地,后案件所涉及的土地幾經轉讓,直至2008年,該土地上被萬寶房地產公司開發成商品房,麥才發現自己所屬的土地已被強制征收并流轉,于是以三亞市政府、三亞市住建局為被告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后經一審、二審,最終海南省高院判決確認三亞市政府及三亞市住建局收回麥《國有土地使用證》的具體行政行為違法,判決三亞市人民政府賠償麥對應168平方米宅基地或按市場價格對其予以貨幣補償,同時還判決三亞市人民政府賠償麥13余萬元的賠償金。具體案件詳情可參見:北大法寶,http://vip.chinalawinfo.com/case/displaycontent.asp?Gid=118866128,2013年7月15日最后訪問。

⑧ 《投保協議》第四條關于透明度原則有以下兩款予以規定:“一、一方應依其規定及時公布或用其他方式使公眾知悉普遍適用的或針對另一方與投資有關的規定、措施、程序等。二、應另一方請求,一方應依其規定,就已公布并影響另一方投資者的規定、措施、程序的變化提供訊息。”

⑨ 世界貿易組織追求的三大目標是:貿易自由化、透明度和穩定性。

⑩ 上島咖啡知識產權案被《中國消費者報》推選為“2005年度十大最值得消費者關注的商標侵權案例”,資料來源:新浪:《滬杭“上島”之爭落下帷幕》,http://news.sina.com.cn/c/2007-02-07/150412255725.shtml,2013年7月16日最后訪問。

[1] 姜志?。?兩岸投資保障研究// 李云龍. 贛臺法學論壇文集[C]. 江西: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1.

[2] 涂仕華, 張工. 兩岸投資法律保障制度的比較研究[J]. 中共南昌市委黨校學報, 2012(6).

[3] 陳融. ECFA的后續篇章——大陸關于臺胞投資權益保護法制的成就與完善[J]. 法治研究, 2011(1).

[4] 劉雪琴, 白光裕. ECFA對兩岸經貿合作的影響和前景[J]. 國際經濟合作, 2013(1).

[5] 李立. 開創新局、合作共贏[J]. 黃埔, 2012(6).

[6] 陳力. 海峽兩岸投資爭端解決機制之構建與完善[J]. 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6).

[7] 鄭雪. 先行先試跨海平波[N]. 福建日報, 2010-11-07(2).

(責任編輯:劉 冰)

D922.29

A

1674-8557(2013)04-0011-07

2013-08-08

李曉果(1985-),女,湖南岳陽人,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2013級憲法與行政法博士研究生。

主站蜘蛛池模板: 片在线无码观看| 亚洲欧美人成电影在线观看| 婷婷色中文| 国语少妇高潮| 人妻丰满熟妇啪啪| 成人午夜网址|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视频7| 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欧美专区日韩专区| 国产菊爆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性爱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伊人久久久久7777人| 国产成人超碰无码| 亚洲av无码人妻| 人人91人人澡人人妻人人爽| 丰满人妻中出白浆| 国产免费高清无需播放器| 国产精品视频第一专区| 欧美国产日韩在线| 综合天天色|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99久久夜夜嗨| 亚洲永久视频|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视频a|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国产99| 亚洲综合18p| 国产激情影院| 国产激情在线视频| 欧美国产日韩另类| 国产97色在线|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综合网| 亚洲无线国产观看|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视频7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水蜜桃| 免费AV在线播放观看18禁强制| 女人18毛片水真多国产| 特级精品毛片免费观看| 美女免费黄网站| 狠狠色综合网| 国产亚卅精品无码| www亚洲天堂| 免费全部高H视频无码无遮掩|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色奶水 | 欧美有码在线| 日韩高清在线观看不卡一区二区| 日本黄色a视频| 国产成人免费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影院 | 欧美一级夜夜爽www|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你懂的一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性色| 伊人色在线视频| 精品国产毛片| 99热这里只有成人精品国产| 在线a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91熟女高潮一区二区| 国产黄色片在线看| 日本三级欧美三级| 国产区在线观看视频| 日韩国产综合精选| 亚洲国产成人麻豆精品| 午夜免费视频网站|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 亚洲精品视频网| 亚洲精品无码人妻无码| 中文天堂在线视频| 亚洲不卡网| 黄色福利在线| 国产最爽的乱婬视频国语对白| 国产剧情一区二区| 欧美在线视频不卡第一页| 美女国内精品自产拍在线播放| 国产激爽大片高清在线观看| 一本综合久久| 国产精品一区在线麻豆| 国产午夜精品鲁丝片| 久久精品电影| 伊人色在线视频| 天天做天天爱夜夜爽毛片毛片| 久久伊伊香蕉综合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