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新琰
(北海職業學院,廣西 北海 536000)
當前,我國職業教育要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必須進一步擴大規模,加快發展、提升層次和優化布局,而這僅僅依靠傳統面對面的教育形式是不夠的。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和網絡環境的建立,以網絡為核心的在線學習和網絡化學習已成為高職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對彌補傳統面對面教育的不足,對學生與就業、社會工作的接軌起著重要的作用,有效助推了職業教育的大發展。
盡管目前許多高職院校都開設有網絡課程,但大多數的網絡課程的設計與編排都是沿用傳統的課堂方式,不僅宏觀內容的編排采取了各門分科課程平行展開的方式,而且各分科課程本身,即微觀內容的編排也是按學科結構平行展開的。盡管這種設計方案考慮學習過程中學習者認知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表及里的的心里順序,但這種方式使陳述性知識與過程性知識分割,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分割,知識排序的方式與知識習得的方式分割,這就使當前的許多網絡課程只是成為面對面課堂的簡單重復和補充,而未能發揮網絡課程的優勢。因此需要引入科學的理念重新構建符合職業教育標準,促進職業教育發展的網絡課程。
網絡課程開發要解決兩個基本要素:一是課程內容選擇的標準,二是課程內容排序的標準。也就是說以什么標準選取網絡課程的內容,并且這些內容以何種方式進行排序,而這種標準必須是符合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的。基于職業教育的特點,選擇基于工作過程的原則進行網絡課程內容的篩選和排序是目前較科學的方式。
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學習領域課程是20世紀90年代后期,德國教育領域開發出的一種新的課程模式——通過一個學習領域的學習,學生可以獨立完成某一職業的典型的工作任務。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設計方法以整體化的職業分析為基礎,以具有職業特征的典型工作任務為基本素材,主觀上將職業工作作為一個整體化的行為過程進行分析,而不是具體分析那些“點狀的”,缺乏有機聯系的知識點和技能點,要求構建工作過程完整而不是學科完整的職業教育課程。
基于工作過程的理論構建網絡課程,也就意味著課程的選擇、設計都要融入到整體化的職業崗位要求中,以職業崗位的實際工作流程為設計主線,串起一個個獨立的知識點和技能點。課程內容的選擇和排序依據工作過程的主線進行選擇和重組,打破現有的課程藩籬。
因此,按照工作過程的順序開發網絡課程,能夠使學生通過相互關聯的所有的學習領域的學習,獲得從事某一職業的職業能力和資格,達到職業教育的目的。
Photoshop課程屬平面設計類課程,是我院計算機網絡專業的一門必修課,課程的開設主要是為了輔助計算機專業學生在制作網站網頁過程中,能對網頁的主頁進行版面、圖形的設計與處理,增強網頁的感染力,提升網站的設計水準,它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
傳統的Photoshop網絡課程設計都是把Photoshop單獨抽出作為一門獨立的網絡課程進行設計,而沒有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要求把它融入到整個專業的崗位要求進行規劃,因此大多數Photoshop網絡課程只是現實課堂的簡單重復和補充,除了作為教師備課的參考,學生使用的頻率不高,發揮的作用不大。
基于Photoshop課程的特點,以計算機專業的典型崗位——網站建設和管理的工作過程為導向,對Photoshop的網絡課程進行重新規劃設計,設計思路如下:
1)把課程融入到整個計算機專業培養崗位目標中進行總體規劃,明晰課程的專業地位。
網站建設和管理為高職計算機網絡專業的典型崗位,其進行一般企業商務網站開發的工作流程為:網站需求分析——網站系統設計——網站系統實現——網站測試——網站發布,依據工作流程可提煉出對應的五個主要的工作項目。對網站系統設計這個項目可再次細分為網頁前端設計、數據庫設計兩個子項目。其中,網頁前端設計主要通過平面設計相關知識來完成,因此把Photoshop納入網頁前端設計的核心課程。按照網頁前端設計的工作流程和Photoshop的主要知識點又可將網頁前端設計項目再次分解若干小的平面設計項目,這些子項目都能突出課程的某些知識點,并且將項目按照工作過程和知識的難易程度進行科學的排序,如表1所示:

表1
經過這樣的設計,使學生在通過Photoshop網絡課程進行學習時有一個大的目標輪廓,對本崗位的整個工作流程、所學課程、技能所處的地位、作用都有一個總體的把握和清晰的認識,并且在學習過程中能按照認知過程從易到難汲取知識,不會無所適從。
2)把課程內容轉為文檔、音像材料,通過語義分析技術在網絡課程中實現知識點的鏈接,以引導文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對于Photoshop中的各種命令的操作、各選項的含義、蒙版的作用、路徑的基本繪制方法等等知識,都可以通過錄制操作視頻、撰寫說明文件、制作PPT等方式放到網絡課程資源庫中,并按照項目的完成要求制作相應的引導文。學生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參照引導文的指引按需提取知識,并可按照自身的能力重復學習、反復操練。教師在課堂上無需花大量的時間對這些知識進行講解、演示,只需要進行一些重點的提示和解釋即可,這樣就可把課堂教學的有限時間解放出來用于更有利于能力培養的討論、互動等方面的學習,發揮教師發揮指導者、組織者、促進者和幫助者的作用。同時,因為這些信息的獲取是基于學生自身需求的,因此學生的學習是一種自我導向、適量學習的過程,這有助于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和應對復雜工作的能力。
3)在網絡課程內容選擇時要充分發揮網絡無限擴充的優勢。網絡課程優于現實課堂的特點之一是,網絡課程的內容可以在某個基本點的基礎上無限擴充。因此在設計網絡課程時不僅是提供現行課程的教學內容還需要考慮到學生的發展,提供前導和后續知識,引導學生探索更廣闊的知識領域,給學生的無限學習提供可能。如在Photoshop網絡教學中除了提供Photoshop的課程內容,還可以放入廣告設計、色彩理論、二維動畫設計、三維設計、影視特技等相關知識,這些知識與現行課程內容的進行科學鏈接,這樣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能力水平和興趣所在選擇進一步的深造,獲得更高層次的發展。
4)提供幫助學生進行經驗的積累和交流的功能。項目教學強調的是學生在做中學知識,通過做來積累經驗。如對于Photoshop中的難點:通道,光是靠一些基本的講解學生是較難理解和掌握的,必須通過大量的實際操作積累經驗、加深理解。而且,經驗的積累如果靠學生獨自摸索是比較慢的,通過經驗的交流分享有助于加快學生經驗積累的過程。再者,如果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心得、經驗沒能記錄下來,或者這種學習經驗不能與別人分享,這無疑是資源的極大浪費。這時候可以通過設置答疑板、網絡筆記、討論組等模塊,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疑問、經驗進行記錄,再通過網絡共享和語義技術把相關知識進行鏈接、更新,這就能實現教學資源的動態增長,更好地輔助學生的學習。
5)完善網絡評價系統,促進學生能力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果如何,要通過科學的評價系統進行反映,此時可以發揮網絡的優勢,設置網絡展示臺和評價板,讓學生把作品上傳到網絡展出,并督促學生進行網絡評價。如此來既可以讓學生通過網絡評論進行相互學習提高,同時督促學生通過競爭培養認真、自覺、自律的作風。
網絡課堂是當前互聯網上最熱門的詞匯之一,是全球教育和培訓的潮流與趨勢,高職院校能夠與時俱進,引入先進理念構建符合職業教育需要的網絡課程,將對職業教育的發展起到積極的推進作用。
[1]姜大源.當代德國職業教育主流教學思想研究:理論、實踐與創新[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2]姜大源.“學習領域”:工作過程導向的課程模式[J].職教論壇,2004(24):61-64.
[3]吳全全.學習領域:職教課程內容重組的新嘗試:德國職業教育課程改革的啟示[J].職教論壇,2004(6):61-62.
[4]吳小瑩,周海.基于工作過程的《Photoshop圖像處理》項目化教學實踐初探[J].科技信息,2012(23):26,64.
[5]彭飛,余勝泉,等.面向職業教育的行動導向網絡教學平臺的設計[J].開放教育研究,2010(3):173-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