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佳韻 劉薇群 湯培鳳
(上海市浦東新區周浦醫院 上海 201318)
健康教育是通過信息傳播和行為干預幫助個人或集體掌握衛生健康知識,樹立健康觀念,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的健康活動過程,其目的就是消除或減輕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預防疾病,促進健康和提高生活質量[1-2]。為保障健康教育的效果,國內外研究者們在實踐中逐步完善、發展了健康教育新模式,以期優化健康教育效果,這些方法均在實踐中得到了一定的肯定。
全程教育模式是從患者入院、住院到院外隨訪一體化的過程,確保了治療、護理的連續性,有利于行為改變的堅持和疾病的長期控制。馬靜[3]在保證糖尿病基本治療的基礎上,特別重視對患者的全程化健康教育:從患者確診后首次治療的系統化健康教育到針對性個體化教育,從院內教育延伸到院外教育。通過組建專職健康教育小組,編撰健康教育資料,制定個性化健康教育路徑,采用形式多樣的健康教育方式靈活實施健康教育,收到了良好效果。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是具有計劃性、預見性、針對性、時限性及可視性的干預措施,不僅有利于患者疾病防治和相關從業人員綜合素質的提高,還增進了醫患溝通,提高了患者滿意度和護理質量,減少了醫療費用。有研究者對卒中后抑郁患者實施全程健康教育,在健康宣教后15 d及45 d漢密爾頓抑郁量表分值下降明顯,對減輕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狀況有明顯效果[4]。
隨著優質護理的不斷深入及拓展,更強調連續性的護理,目前在醫院-社區聯動模式下開展的三甲醫院聯合社區衛生服務站對屬地居民進行聯合健康教育,是探索政府積極構建和諧社會新形勢下健康教育的一種新模式。盡管還存在一些問題,但是通過建立健全有關制度,加強健康教育隊伍建設,保障資金投入等多項策略,必將對持久實施聯合健康教育起到積極作用,從而一定程度上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醫療衛生需要[5]。
護理程序是一種科學的、邏輯的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理論及工作方法,它既適用于臨床護理工作,也適用于健康教育。護理程序在醫院健康教育中的運用,是一種以促進人的心身健康為目標所進行的一系列連貫的、有計劃的、有評估的系統教育活動的過程,應用護理程序實施健康教育,可以幫助患者形成正確的行為和觀念,以促進心身健康[6]。潘愛春等[7]對癌癥患者治療依從性的研究,結果顯示,應用護理程序模式進行健康宣教,不僅能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水平,還能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李瑞萍等[8]對2型糖尿病患者在藥物治療的同時,運用護理程序進行健康教育,運用持續循環的評估、診斷、計劃、實施、評價這5個步驟,提高了患者對糖尿病基本知識的掌握和自我護理能力,增強了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使其預防和減少了并發癥。
WHO在《健康教育專家委員會報告》中指出:健康教育關系到人們知識、態度和行為的改變。健康教育致力于引導人們養成有益于健康的行為,是一種連接知識和行為之間的教育過程[9]?!爸判小崩碚撜J為衛生保健知識和信息是形成積極、正確的健康信念與態度的基礎,而正確的健康信念與態度則是改變行為的動力。陳雄[10]應用知信行理論,以“糖尿病俱樂部”為載體進行健康教育,使多數患者了解了糖尿病的發病特點和自身的病情,樹立了信心,有效地改變了不良生活行為,積極配合治療,明顯改善了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的控制情況。在另一研究中,薛黎明等[11]運用知信行調查問卷了解了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知識缺陷,給予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并以凱爾曼的態度改變三階段理論為指導,定期組織患者分小組進行討論,促進其邊緣信念向中心信念轉變,建立穩定的健康信念,從而有效地幫助患者樹立健康信念,轉變不良生活習慣,促進健康行為形成,最終提高其治療依從性,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知信行健康教育理論模式,通常以樹立積極、正確的健康信念與態度為基礎,進而達到改變健康相關行為為目標,其中要經過許多不同的層次,是一個既復雜又困難的過程,也為護理人員提供了進一步研究的空間。
整合式健康教育模式(KTH)是指將知信行模式(knowledge, attitude, belief, practice, KABP)、跨理論模式(the transtheoretical model, TTM)和健康信念模式(health belief model, HBM)整合在一起。方艷春[12]運用KTH整合式健康教育模式對老年高血壓患者及其家屬實施分階段、有步驟、有重點、有目的、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采用集體健康教育(對高血壓病普遍存在的問題通過集體講座,經驗交流的方式)結合個體化健康教育(即“缺什么補什么”,因人而異地采用針對性的訪談模式)提升了老年高血壓病患者對高血壓的診斷標準、危險因素、癥狀、治療、保健知識的知曉率。同時研究者發現KTH整合式健康教育也能提高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的依從行為,從而使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血壓達標并趨于平穩,改善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的生活質量。
PDCA循環是美國管理學家戴明提出的,已經成為護理質量管理的基本方法,其體系運轉的基本方式是以計劃(plan)、執行(do)、檢查(check)、處理(action)的程序組成管理循環,該循環實際上是一個小螺旋,每次循環都將起點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魏紹輝[13]運用PDCA循環法,為患者每兩周進行1次健康教育并開具健康教育處方,期間采用電話、上門隨訪等方式督促患者執行;對患者執行較好的行為給予鼓勵,對未按照要求執行的行為及存在的健康問題作為下周循環健康教育干預的重點,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使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患者生活質量有所提高。植入式靜脈輸注港發展初期,由于護士沒有開展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對注意事項及患者自護的效果不佳。蘇曉靜等[14]運用PDCA循環實施系統全面的健康教育,及時處理各種問題,應用針對性的宣教內容及方法,使輸液港的健康教育循環有了很大的進步,提高了患者的認知水平和生活質量。
由于PDCA循環的研究過程工作量大,研究病例也相對較少,在運用過程中還需要護理管理者及其他各方面的支持。
臨床路徑是指由醫生、護士或其他工作人員,對于一個特定的診斷或程序,在最適當的時間所采取的經過最佳排序的措施[15]。有研究通過應用臨床路徑健康教育表,指導護士按照計劃和時間對患者進行系統的、有序的健康教育,讓患者掌握疾病控制和自我護理的相關知識與技能,積極調整生活方式,徹底改變不良生活行為,從而提高透析患者的遵醫行為和生活滿意度[16]。祝曉容[17]認為,應用健康教育路徑可以提高產婦掌握母嬰健康知識、相關技能,提高了護理服務滿意度,改善了護患關系,因而提高了醫療護理質量。劉懷芬[18]指出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徑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案,值得在合并糖尿病的外科手術患者中推廣、借鑒。
通過臨床路徑健康教育的實施,可以讓護士預知下一個階段的健康教育內容,并且通過多次的宣教,提高護士的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促進護士與患者、家屬之間的交流,達到護士主動護理和患者主動參與相結合的良性治療護理循環,提高了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也提高了護士的工作效率。
許多護理人員在經驗積累后有自創的健康教育新模式,例如“321”健康教育模式,它是指一本疾病健康教育交流手冊、兩次多媒體視頻信息支持、三次面對面情感溝通?!?21”健康教育模式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很大程度上滿足患者的信息需求和情感寄托,能顯著降低早期胃癌患者的疾病不確定感及焦慮抑郁水平[19]。健康教育小組(健康教育小組成員由科室年資較高的護師擔任)在孕產婦健康教育中的應用,能有效保證產科健康教育效果,提高孕產婦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20]。“三化一體”健康教育模式即規范化、個性化、專病化及個體化的健康教育指導與集中健康教育相結合,在普及健康知識、預防疾病的同時,滿足和解決了患者的健康需求[21]。
健康教育作為整體護理的一部分,貫穿于患者入院到出院的各個階段,已成為檢驗整體護理效果和評價整體護理質量的主要指標。目前,國內護理健康教育模式多種多樣,方法層出不窮,研究者為加強健康教育效果做出了不懈努力。然而,我國的護理健康教育仍有諸多問題。
在健康教育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例如國內護士通常未經過專門的健康教育培訓,致使健康教育的深度還遠遠不夠[22];護士的健康教育觀念混淆,針對疾病的健康教育也只限于衛生宣教;醫院護理健康教育側重于改變人們的知識結構和態度,而健康行為的改變不明顯[23];健康教育的反饋信息和效果評價比較少,在臨床上健康教育大部分是由責任護士實施,由于責任護士負責患者較多,工作量大,使得健康教育缺乏計劃性,而在患者生理情況不允許或心理沒有準備的情況下進行健康教育會直接影響健康教育的效果。
健康教育模式的多樣化研究,使得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理論性及科學性,但各種健康教育模式是否適合我國醫療體制的現狀,是否能提高健康教育的實際效果還有待于進一步研究。張錦玉[24]呼吁:我國護理健康教育急需一套科學、系統的方法以保證健康教育的有效開展,這對護理工作科學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勢必影響到健康教育的實際效果,從而更好地提高全民的健康素養和健康水平。
[1] 馬驍. 健康教育學[M].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4: 14-22.
[2] 余小鳴. 國際健康教育發展概況[J]. 中國學校衛生, 1999,20(3): 185-188.
[3] 馬靜.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護理管理中的作用[J].護士進修雜志, 2012, 27(23): 2169-2171.
[4] 覃佩紅, 盧葉玲, 劉春梅.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卒中后抑郁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 全科護理, 2011, 9(10): 2805-2806.
[5] 鄧紅艷, 黃驥, 田玉鳳. 醫院社區聯合健康教育模式運行影響因素及策略[J]. 護士進修雜志, 2009, 24(15): 1377-1379.
[6] 賈麗紅. 護理程序在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 吉林醫學,2012, 33(20): 4439-4440.
[7] 潘愛春, 王功朝, 張娜. 運用護理程序實施健康教育對癌癥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 護士進修雜志, 2009, 24(6):558-560.
[8] 李瑞萍, 陳忠華, 江玉棉. 運用護理程序對2型糖尿病患者實施健康教育的效果觀察[J]. 現代臨床護理, 2011,10(6): 61-62.
[9] 李小妹. 護理學導論[M].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6:234, 237.
[10] 陳雄. 對2型糖尿病患者實施“知信行”健康教育效果的評價[J]. 現代護理, 2008, 5(21): 144-145.
[11] 薛黎明, 饒和平, 王婷婷, 等. 知信行教育模式提高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治療依從性[J]. 解放軍護理雜志,2012, 29(8): 20-22.
[12] 方艷春. KTH整合式健康教育在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中的應用及其效果評價[D]. 衡陽: 南華大學, 2010: 23-37.
[13] 魏紹輝. PDCA循環健康教育對對睡眠呼吸暫停同期綜合癥患者生活質量和療效的研究[D]. 大同: 山西醫科大學,2011: 13-22.
[14] 蘇曉靜, 劉英. PDCA循環在置入靜脈輸注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運用[J]. 全科護理, 2011, 9(11C): 3104-3106.
[15] Coffey RJ, Richards JS, Remmert CS, et al. An introduction to critical paths[J]. Qual Manag Health Care, 1992, 1(l): 45-54.
[16] 彭偉, 張擁華. 臨床路徑健康教育對血液透析患者遵醫行為的影響[J]. 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1, 8(8): 100-102.
[17] 祝曉容, 江紅霞. 健康教育路徑在產婦健康教育中的應用及效果分析[J]. 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 2011, 13(25):290-291.
[18] 劉懷莉. 合并糖尿病的外科手術患者實施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徑的效果研究[D]. 杭州: 浙江大學, 2011: 21-30.
[19] 耿莉. “321”健康教育模式對改善ESD治療EGc患者疾病不確定感及焦慮抑郁的效果研究[D]. 濟南: 山東大學,2011: 30-38.
[20] 李赪. 健康教育小組在孕產婦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 現代臨床護理, 2008, 7(10): 28-30.
[21] 張欽英. “三化一體”健康教育模式對腦卒中儀征患者健康促進生活方式與自覺健康行為自我效能的影響[J]. 中國醫學工程, 2012, 20(4): 76-77.
[22] 金麗梅, 黃麗萍, 呂水蘭, 等. 制約健康教育發展的因素與對策[J]. 護理學雜志, 2007, 22(9): 75-78.
[23] 胡蓉. 臨床護士長238名對健康教育存在問題的視野投向[J]. 解放軍護理雜志, 2001, 18(6): 11-13.
[24] 張錦玉. 我國護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現狀與發展[J]. 解放軍護理雜志, 2009, 26(1): 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