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背誦是一種非常傳統的語言學習方法,在語言教學中廣為應用。英語學習和中文學習一樣,重要的是先積累,然后才能運用。正確認識背誦,了解背誦的心理,采用合理的背誦方法,使背誦為學生掌握英語、運用英語來進行交際打下扎實的基礎。
[關鍵詞]英語學習;背誦教學;策略
[作者簡介]劉莉莉(1977-),女,湖南醴陵人,九江市第一中學,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中學英語教學。
英語背誦是成功的語言學習者常用的策略,無論是精通九國語言的辜鴻銘,還是學會十八門外語的謝里曼,所運用的就是背誦法。實踐證明,以理解為基礎的背誦并非死記硬背,它對于鞏固學生所學語言知識點、語言邏輯順序、語法結構及語言運用環境,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英語教學中背誦的必要性
首先,背誦可以幫助學習者掌握語音技能,樹立學生說英語的信心。學習語言的最終目的是使用語言來進行溝通。背誦是一個反復朗讀的過程,使用這一學習方法可以幫助學習者提高自己的語音、語調、斷句等能力,增強誦讀節奏,并充分熟悉掌握背誦材料的內容及結構,形成我們日常所說的“語感”。在背誦到一定的程度時,語言就會主動輸出,所犯的錯誤會越來越少,語言越來越流利,說的欲望越來越強,信心越來越強,課堂氣氛越來越活躍。
其次,背誦能增加學習者的詞匯量,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學生對詞匯的掌握不能僅僅停留在單純的把單詞記住,而是要提高到“運用”這一層次。背誦應該是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背誦,是有一定的語境的,很多學生在大量語言背誦實踐中不斷地思考,慢慢地學會推理,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
再者 ,背誦能幫助學習者積累語言范例,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一般來說,背誦的范文都集中了很多優美的詞句、精彩的片段,具有相當高的文學鑒賞性,且語言表達地道準確。這些文章通過背誦輸入到學生的大腦記憶庫中,當寫作時,學生就會不由自主地把那些經典詞句運用到作文中。
二、教師引導學生積極有效英語背誦的策略
實施背誦教學看上去很簡單,但如果操作不當,不僅無法完成預定任務,反而有可能引起學生的反感,甚至打擊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因此,教師必須有意識地做好以下準備工作。
1.讓學生形成背誦的觀念,因材施教
隨著年齡的增長,部分學生可能會對背誦這一學習方法有抵觸,認為背誦等同于死記硬背。事實上,背誦是建立在學習者對學習資料完全理解的基礎上的。只有充分理解材料的內容結構,才可以使記憶更加牢固,并幫助學生獲得更深的體會、感悟,以提高背誦速度,增強學習效果。背誦的“量”,一定要適度。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和層次存在著很大差異,最好為每個學生量身定做,對于層次較高的學生,背誦的內容相對比較長,要求也比較高;對于層次較低的學生,可以選擇比較經典的一段話讓他們背誦,使他們花較少的時間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增強他們背誦的信心,從而達到操練的目的。
2.選擇合適的背誦材料,對背誦資料進行合理取舍
新教材的課文詞匯量大,句子長,部分課文內容抽象。因此,教師可以在課程實施過程中對教材進行二次開發,讓學生以語段為基本單位選擇誦讀材料,把有限的時間用在最精要的內容——即有實用價值,有新詞語、新句型和表達法的語句和段落上。
3.注重方法的指導,對背誦材料內容作總結
有的學生背誦是盲目的,死記硬背的。教師要指導學生把課文分層進行背誦,根據課文的中心內容劃分層次,化整為零,化難為易,逐層背誦。對于課文中那些較長、結構較復雜的句子,可以指導學生先分析其結構類型:簡單句,分清主、謂、賓、定、狀、補;復合句,弄明白是哪一種類型的復合句。同時,還要注意句與句之間的聯系。根據心理學“先快后慢”的遺忘規律,要求在遺忘還沒開始前就及時進行回憶、復習和總結。
4.多樣化的檢查方式,堅持與督促
對背誦的檢查,要及時又徹底,否則必然會流于形式。有效的督促、檢查是背誦的根本保證。教師每天逐個檢查會占用大量的時間,不太實際,所以可以采取普查與重點檢查相結合的方法。一是通過層層檢查加以督促。二是集體默寫。雖然方式比較老套,但它的優點在于被檢查的對象很全面。三是把背誦與平時練習相結合。背誦如果能與其他各種練習有機結合,就會達到更好的效果。背誦方式可以多樣化,如同義句替換、擴展課文、壓縮課文、復述大意、模仿作文、改變體裁、寫讀后感、句型轉換、分角色朗誦和表演、聽錄音、觀看電視錄像等,背誦與練習互相接應、互相補充,使學生不以背誦為苦,反以大量活用為樂,達到語言內化的目的。
責任編輯 一 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