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方法,改革課堂教育教學模式,確實用化學新課標新理念,推行課改,活躍課堂,提高課效。教師可運用低碳化教學策略,做到課前“低碳環境”、課中“低碳教學”、課后“低碳影響”,科學有效引導學生學好化學,從而提高化學知識和創新運用化學的智慧。
[關鍵詞]高中化學; 課改;低碳化
在《高中化學新課標》頒布實施后,教學有效性顯然占據重要位置,高效課堂成為化學課改的重要議題。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盡量做到“低碳”教學。低碳教學,就是指在教學活動中,讓每個學生愉悅地學習,用較少的時間,較小的精力投入,獲取盡可能好的教學效果。
一、影響有效教學的舊觀念
1.一個維度考核。對待學生的考核,以前是從上到下,“分數”至上。考核教師也是分數,檢測學生還是分數。分數,成了教育教學從風向標。
2.課堂形式單一。簡單化、枯燥型、一言堂,構建了一座課堂的碉堡。從當前的課堂教學來看,師生互動仍然是一個薄弱環節。
3.盲目追求教學模式。意識到了課堂問題,大家趕緊“制造”模式。于是乎,各種各樣的課堂模式因應而生,把自己的教學優點丟失,趕緊跟上“模式”步伐,結果,丟了“自己”,得不到“別人”。
二、 “低碳”化教學的有效策略
從化學課改中,感受并體會到了很多教育教學樂趣,師生達到了高度默契,教學效果顯著。這就得益于高中化學教學要實行低碳化,生活化的教育教學新理念。
1.課前,注重抓“低碳環境”。要求學生課前學化學,為他們造一種生活中處處有化學的氛圍。從關心低碳生活、低碳環境,到了解化學、熟悉化學的教學目標。
化學課前,教師可以借助環境,布置一些預習知識,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尋找化學,接觸化學,了解化學。周末,可以布置一些學生們感興趣的預習作業。如寫一篇家里的日用品的小調查。要求做到內容具體,注重細節,最好體現日用品的作用和價值。這樣,培養學生們關注化學,接觸化學,了解化學的興趣。尤其是農村的學生,了解化肥、農藥、土壤、農田、植物、動物等,都是很自然的事,其中的重點知識,一定有化學的功勞。每次作業,教師都要及時反饋,詳批細改,給學生們留下一道學化學是有趣的事情。
2.課中,著重抓“低碳教學”。低碳,不是一個概念,而是一種信念、一種追求、一種意識、一種精神。從一支粉也是考驗化學教師智慧的細節開始,從教學細節處體現化學的特點和價值。化學教師的教學觀、價值觀、世界觀要通過各自有效的方式傳遞給學生,把低碳化學觀深入學生腦海。
每次上課,教師可以采取以下步驟改變化學課堂。(1)利用課前三分鐘,讓學生整理好自己的用品,準備好自己的實驗項目。這個時候,主要任務就是讓學生交流和探求。教學形式多種多樣,可以口頭發言,可以書面交流,可以以講帶學,可以以寫帶學。一周要寫一篇化學體會,一個學期寫一篇化學小論文。把課前三分鐘的時間價值發揮到最大。(2)改變上課評價方式。對學生的學習形式,提倡有變化不墨守,有創意不散亂。充分調動學生們學習化學、享受知識的樂趣。高中學生上課也是考驗教師課改態度的最佳方式。(3)充分開展節約活動。提倡少寫一支粉筆,少用一張紙,少開一次燈,少浪費一點實驗藥品,少浪費一點實驗器材等,鼓勵學生花最少的時間,做最好的實驗,得最佳效果。如教學“平面的水銀柱”,教師可以事先告訴學生們,在家里帶來體溫計或者溫度計。有些實驗,還可以在室外進行。如教學“水的色彩”,就可以帶領學生們在課外進行。這既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又培養了學生的探索欲。
3.課后,抓好“低碳影響”。環保低碳是當今時代世界主題,各國都在提倡低碳環保,這也是化學課義不容辭的責任。伸長化學教學的觸角,延伸化學知識的鏈條,舒展學生學習化學的翅膀,讓學生在課外活動中體驗低碳生活,有效化學的樂趣。(1)有序組織開展一些化學課外活動,培養學生探究能力。走一條課堂有化學知識,可以懂;課外有化學活動,可以做的創新教學路子。通過學生們自己制作教具,模型,展示學生們的智慧風采。(2)學校結合實際,利用教室、寢室、食堂、體育室、圖書室、文化室等,展示一些有利有意的化學知識圖文。(3)學校比賽活動,也是很有效的一種推動力量。如化學小論文寫作比賽、化學小論文辯論賽、化學小論文演講比賽等,都是很有用 的推行化學新課改的新舉措。(4)利用參觀廠礦,觀測環境,社會調查等,鼓勵學生們做低碳志愿者。
責任編輯 一 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