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傳統(tǒng)的評價體系存在許多弊端,如果將布魯納“結構主義教學論”中評價運用于構建初中教學評價體系,有利于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習效果,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這也是新課程改革必須涉足的重要方面。
[關鍵詞]有效的評價;過程性;發(fā)展性
杰羅姆·西摩·布魯納的“結構主義教學論”對美國的科學教育改革實踐產生過深刻的影響。布魯納的教學論運用了系統(tǒng)科學方法論去解釋人的學習心理活動,揭示教學原理,設計課堂教學,構筑教學理論等等。布魯納對課程與教學法的評價有著獨特而科學的見解。
目前,初中教學的評價實際方式是:(1)考試成績,采用百分制,單元測試、期中與期末考試,學生將得到一個具體的分數。(2)作業(yè)評價,教師用“√”和“×”來判定習題解答的對與錯,部分教師會寫出簡略的評價話語。(3)課堂評價,多以提問方式進行,一般針對所授內容進行知識發(fā)問。這種教學評價體系不合理,表現在:其一,由教師單一進行評價,不重視評價的促進作用,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沒有給予科學的評價;其二,對學生學習結果評價簡單而粗暴,學生得到的是冷冰冰的分數以及“√”與“×”,課堂提問也主要是集中于知識的回顧,忽略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初中教學的評價體系應以學生為中心,關注學生的參與性和過程性,評價體系應是多元化,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促進學生的學習成長,堅持以生為本。
一、評價應注重學習的過程性
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一個復雜的心理活動,教師的評價應貫穿整個教學活動過程,應密切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心理動態(tài)和能力的培養(yǎng)。課后作業(yè)的評價應指出學生的進步與不足,應從知識再現、能力提高、知識運用等方面及時給出評價;單元測驗后,針對每一個學習單元,應對學生的學心態(tài)度、學習方法和技能,給出準確的評價和合理化建議;每一學期及每一學年結束,教師應對學習中的閃光點及存在的問題給出正確的評價,指導學生揚長避短,逐漸成長;應以欣賞的態(tài)度鼓勵學生的進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學生的學習意志,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二、評價的本質在于評價的發(fā)展性
教師的評價應是總結學生的過去,考量當下的學習過程,更要重視學生的未來。這不是一個考試分數所能解決的。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接受能力的不同,通過合理的評價,發(fā)現學生的進步,找到學生的特長,激發(fā)學生的潛能,尤其要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幫助學生改進學習,提高學習效果。
三、評價方式應是多元化
學生是一個鮮活群體,個性差異較大,學習能力、學習態(tài)度、學習日程都有不同程度的差異,教師的評價切忌千人一面,應當是有針對性的多元化評價。
1.評價目標的多元化。針對不同的學生應有不同的評價目標,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基礎、能力、個性等方面的差異,因人而異,實事求是給出每個學生的評價目標,要評估學生的學習能力及智能表現,要定出學生所能到達的目標,從而激勵學生進步,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提高學生的能力,達到所預定的評價目標。2.評價方法的多樣性。傳統(tǒng)的評價的方式有一定的實用性,但不能真實反映學生的學習狀況。評價方法應更加全面和科學,如自主評價、訪談評價、家長和同學評價、實踐評價等。在常規(guī)的考試方法上也應改革與創(chuàng)新,教師在考評初中數學知識時,應把數學的抽象邏輯寓于真實的生活中,注重問題與實際的聯系,加大試題的開放性與探究性。在平常練習中,應根據學生的能力設計不同難度的問題,同時設定多組練習,由學生自主選定完成,在考試時也應設定必做題和選做題,使學生有選擇的余地,都能有成功的喜悅。
四、評價體系的構建的多主性
科學評價體系的參與者是多方面的,要突出學生的參與性,學生家長、學生都應參與評價中,改變教師的單一評價的片面性,使評價更具合理性和全面性,有利于促進學生的發(fā)展。通常的做法是:1.要求學生自主評價。2.同學評價和家長建議。3.教師應建立學生的成長記錄評價檔案,從教師的角度觀察和記錄學生的考試成績、作業(yè)情況、進步與不足、學習態(tài)度、心態(tài)變化等。更重要的是給出綜合評價的同時,教師一定要給出學習建議、心理指導與改進方法。
責任編輯 一 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