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隊列隊形是小學體育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因其教學內容枯燥,很難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不愿意練。為了使隊列隊形教學有新的活力,應當注意幾點:少講精練、師生同練、.激勵表揚、循序漸進、寓教于樂。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具體實際,靈活、巧妙、有趣的訓練,使隊形隊列教學重新活躍起來,煥發新的魅力。
[關鍵詞]隊列隊形;師生同練;寓教于樂
現在的小學體育教學中,由于新課程理念的沖擊,部分教師認為只要在體育課上讓學生玩得高興、開心就是新課程的體育教學思想。而對于那些比較難學、學生不太喜歡的教學內容則視為可教可不教。特別是隊列隊形,因其教學內容枯燥,很難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不愿意練。教師也就弱化了體育教學中的這一環節,對于隊列隊形的教學課時數也就越來越少,導致隊列隊形教學逐漸被邊緣化了。
隊列隊形是小學體育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學習隊列隊形能夠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養成正確的身體姿勢,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具有個人服從集體、一切行動聽指揮良好品質,同時對發展小學生的身體具有良好的鍛煉作用。隊列隊形教學是踐行新修訂課程標準身體健康基本理念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教師必須認真分析隊列隊形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并認真探索新的教學方法,使隊列隊形教學重新活躍起來。為了使隊列隊形教學有新的活力,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注意幾點:
一、少講精練
教師應以示范為主、講解突出重點,充分體現在練習效果。教師要用自己的形象、口令激發學生的興趣,加強動作的美感。
二、師生同練
教師走進學生隊伍中,有利于拉近教師和學生的距離,加深師生間的溝通和交流,激發起學生的鍛煉熱情,學生能感到一種無形的動力。教師走進隊伍參與練習的同時,也會產生一種獨特的美感。在師生同練時,教師與學生地位平等,更能使課堂變成了學生自主的發展空間,使學生擁有更強的自信心,真正落實新課程標準“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這一理念,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創造性。在練習中,學生與老師共同指揮隊列隊形,這樣能鍛煉和培養學生的組織指揮的能力。特別是把個別練習松散的學生推上去指揮,能起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教學效果。
三、激勵表揚
在評述練習效果時,多采用一些如好、很好、有進步、進步再大一點、更棒等,或者采用對比的方式,調動學生的情緒,做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在提高練習的質量中使師生感情在得到升華。
四、循序漸進、由簡到繁
因學生年齡小,無意義注意高于有意義注意,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好玩好動。隊列隊形練習的內容又比較單一、枯燥乏味。教師因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如在練習原地踏步時,教師完整示范后,可先讓學生了解口令、身體姿勢、手臂的擺動方法,再練“1、2、1(左、右、左)”動作。之后練習“立定”動作。最后完整練習。這樣由簡單到復雜,學生接受起來也快。對學習也就有了興趣和自信,教學也就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寓教于樂
娛樂化運用于隊列隊形教學實際,不但可以消除以往隊列隊形陳舊的練習套路,而且可以為教學活動帶來便利,增添活力。
如:①根據教學示范的需要進行的隊列隊形轉變:隊列隊形錯位站;“L”形,“V”形,“U”形,“圓”形,“半圓形”隊列隊形站位。
②進行原地反口令隊列隊形練習。
③隊列隊形練習拓展:縱橫隊列的快速轉化,如兩路縱隊快速轉變為四路縱隊,兩列橫隊快速轉變為四列橫隊,反之亦然;.組織開展班級間隊列隊形為內容的競賽活動,提升學生對隊列隊形練習重要性的認識。
在新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下的體育教學中,隊列隊形訓練是小學體育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學生的成長影響有如綿綿春雨,潤物細無聲。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具體實際,靈活、巧妙、有趣的訓練,讓隊列隊形練習真正成為學生喜歡的教學內容,使隊形隊列教學重新活躍起來,煥發新的魅力。
責任編輯 王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