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識字教學是小學階段語文教學中極為重要的一個部分,新課標中明確指出其重要性。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當中,通過對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實現他們對漢字的熟練掌握是教師的主要教學目標。針對在“減負增效”的大前提下,如何讓小學語文識字教學得以更加良好地開展和完善,如何讓學生在更加輕松愉悅的學習過程中掌握漢字,讓識字教學質量和有效性得以提升做一些簡單談論。
關鍵詞:減負增效;識字教學;小學語文
漢字文化歷史悠久,是中華文明最主要的承載形式和傳遞者,認識漢字,是認識中國文明,了解中國歷史的必經之路,是為我國兒童打開文明之路的堅實基礎所在。小學生還處在一個年齡較低的階段,無論從其自主學習能力上來說,還是從其記憶能力上來說都還處在一個初級階段,在這種情況下,識字教育的開展還存在諸多困難。興趣于一個孩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是一些探究鉆研的最佳原動力,對于這群年齡較幼的孩子來說,通過他們感興趣的方式和事物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顯然更是極為有效的。下面我將主要根據興趣以及情境創設等方面就具體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提升識字教學的有效性做一些簡單闡述。
一、情境創設,興趣激發
興趣激發是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并且提升識字學習有效性的重要手段之一,要完成識字教學的教學目標,我們首先應當通過多種方式讓學生對識字學習產生較為濃烈的興趣,寓學于樂。著名教學家卡洛琳曾經說過:“孩子們的工作就是游戲,在游戲中激發他們的思維,是他們最愿意接受的。”所以,在識字教學當中,尤其是針對這些年齡較小的學生,教師應當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通過一些飽含趣味的游戲活動情境,讓學生在這樣輕松愉悅的游戲活動中收獲知識,達到識字教學的目的。例如,在識字教學中,當學生根據教師要求已經完成生字學習后,先讓班級各個小組的小組長帶領組內成員再次溫習一遍生字。然后可以從每組抽調一名認字較為熟練的學生到其他小組進行“抓特務”的活動,逐個檢查其他學生的認字情況和字音、組詞等是否存在錯誤。出現錯誤的學生則是“特務”,最后,再由組長和組內成員輔助被抓到成為“特務”的學生進行生字學習。這樣一來,為了不成為自己組內的“特務”,大家紛紛努力而專注地學習生字,識字效率明顯有了提升。即使有識字困難的學生也都在組長和組員的幫助下完成了對難字的掌握。無疑,這樣的方式更容易調動和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讓他們的識字學習更有動力從而提升識字質量和效率。
二、多樣方式,積極調動
1.字謎識字法
對于這群年齡較小的學生來說,猜字謎對他們也是極有吸引力的,恰到好處的運用字謎來輔助學生識字同樣是極為有效的。例如,“三人同日去看花”——是個“春”字;“六十天”——是個“朋”字;“1+1不等于2”——是個王字;“牛走獨木橋”——是個“生”字,“一口咬掉牛尾巴”——是個“告”字等等。挑選這樣一些簡單而又符合小學生認知的趣味字謎,讓學生在字謎游戲當中完成和加強對生字的記憶,對識字教學的有效性來說同樣有著相當積極的意義。
2.故事識字法
小學生喜歡聽故事這是毋庸置疑的,在小學語文的識字教學當中,教師可以將漢字通過各種方式將漢字演變成為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段小故事,讓學生在聽故事的過程中完成對生字的學習并加深印象,顯然,這樣的識字教學是事半功倍的。例如,在“望”的識字教學時可以為學生講述這樣一個小故事:很久以前,有個王子的母親去世了,小王子很想念自己的母親,他的父王告訴小王子,母親是去了高高的月亮上了,于是,小王子自此以后就經常在夜晚抬頭望著月亮想念母親。就這樣“王子望月思亡母”的故事則成了一個“望”字。這種故事識字教學的方式對一些結構復雜的疑難字識字教學尤為重要,讓學生在故事的輔助下加深對難字的記憶。同時,這種方式有利于他們學習積極性的調動。
3.順口溜識字法
順口溜易學好記,學生朗朗上口。在識字教學當中恰當地運用順口溜的形式給學生導入一些生字,不僅能夠增加語文課堂識字教學的趣味性,同時也能達到活躍課堂氛圍和提高識字效率的作用。例如,在教學生認識“美”字的時候,可以通過這樣一段順口溜:羊字沒尾巴,大字在底下;“金”字也同樣可以通過這樣的一段順口溜:一個人,他姓王,口袋裝著兩塊糖。
4.實物識字法
相對于枯燥的生字、難字來說,學生顯然更喜歡和容易接受直觀形象的事物,通過直觀形象的事物展示來認識生字也能夠達到更好的記憶效果。所以,在學習能夠與具體實物相對應的時候,應當將具體實物和生字教學結合起來。如,“腰”“傘”等生字,可以讓學生自己摸一摸、擠一擠;在學到“丟”“扔”“跳”等字的時候則可以讓學生一邊做著對應的動作,一邊進行記憶學習,這樣調動身體,結合實物的識字教學方式同樣也是極為有效的。
5.加減識字法
漢字加減的識字法也是最為常見的一種識字教學方法,是讓學生通過實踐而發現的一種識字方法,只要學生掌握了一定的規律,就可以通過一個學過的熟字來識記相關相近的一些生字,例如,可以將熟字加減偏旁部首、加減比劃等等。
6.游戲識字法
小學生由于年齡和認知的限制,難以理解太過抽象的事物,對于記過的字詞也較為容易忘記。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完全可以將漢子形象化、具體化。例如,我們可以通過肢體語言的展示等方式讓學生猜字,教師可以模仿有的娛樂節目的猜物活動,在講臺上運用形象的比喻和身體語言讓學生觀察猜字。例如,可以將手放到眼前望來望去,這叫做“看”,放到耳后叫做“聽”等等。另外,對于一些形體上較為接近的生字,我們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偏旁部首的拼字游戲。如,錨、貓、瞄、描、喵等擁有統一聲旁的字,可以將各個生字分解開來,讓學生進行自由拆裝組合并朗讀出正確的拼音,在這樣的游戲過程中讓他們感受到漢字的神奇,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同時對識字教學“減負增效”的目標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三、信息技術,效率提升
伴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信息技術的發展,各種現代化手段在教學中有了更多的體現,多媒體教學的方式更是現今極為常見的一種方式,它通過視頻、圖片或動漫的形式向學生直觀形象的傳達信息,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讓教學知識的傳輸更加直觀、形象,更加具體而富有感染力和情感。在識字教學當中融入多媒體技術,將生字詞通過抽象的方式利用圖片或者制作簡單的動漫圖像表現出來,這對小學生來說顯然是極富吸引力的,無論是從識字教學的效果上來說,還是從感官的調動上來說,都是極為有利的。同時,小學生因其年齡較小,在自我約束力上有所欠缺,難以集中思想,通過多媒體的方式對他們注意力的集中也是極為有效的,這也符合了“減負增效”的教學目的。
在“減負增效”的大前提下,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有效教學方式,不過,伴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推進也有全新的問題在不斷衍生,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關注和了解學生情況,針對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學習情況不斷尋求和探究全新的有效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輕松愉快地學習和吸收知識,真正讓識字教學達到寓教于樂和“減負增效”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綦昕.例談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有效途徑[J].吉林教育,2006(12).
[2]吳茂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識字教學探究[J].魅力中國,2009(16).
[3]林曉鈴.讓學生動起來 擁有自主識字的能力:陶行知教育理論在識字教學中的一點實踐[J].福建陶研,2009(Z1).
[4]鄭曉英.找準識字教學方法 提高識字質量[J].寧夏教育科研,2007(01).
(作者單位 浙江杭州市實驗外國語學校小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