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園幾何形體教學要關注幼兒學習與發展的整體性。兒童的發展是一個整體,要注重領域之間、目標之間的相互滲透和整合,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協調發展,而不應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幾方面的發展。幼兒園幾何形體教學要尊重幼兒發展的個體差異,每個幼兒在沿著相似進程發展的過程中,各自的發展速度和到達某一水平的時間不完全相同。幼兒園幾何形體教學中,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幼兒;幼兒園幾何形體教學,要理解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特點,要重視幼兒的學習品質。
關鍵詞:整體性;個體差異;學習方式;學習品質
兒童主要通過視覺認識世界,再通過視覺與知覺獲取信息,物體形態的外部特征占大部分,幼兒對物體的認識是以對幾何形體的認識為基礎的。在幼兒園的數學性活動教學中,關于幾何形體的教學是非常有必要的。現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與實際,談談幾何形體教學在幼兒園中實施的幾點建議。
一、幼兒園幾何形體教學要關注幼兒學習與發展的整體性
兒童的發展是一個整體,應注重各領域及目標之間的相互滲透和整合,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協調發展,而不應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幾方面的發展。
1.與語言領域的結合
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幼兒關注物體的形狀特征,試著用表示形狀的詞來描述物體,感受描述過程中的生動和趣味。如,和幼兒一起說說看到的事物的形狀,鼓勵幼兒想象,并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描述。如,刺猬的身體蜷起來是圓圓的,全身好像是一個個圓形組成的。在與幼兒交談或讀書、講故事時,適當地運用一些有關形狀的詞匯來描述事物,如聽錄音機時,和幼兒討論為什么叫面包機,看圖片時,奧運會場館的形狀,為什么有的叫“水立方”,有的叫“鳥巢”。
2.與藝術及日常生活的結合
教師要善于引導幼兒觀察一些按照一定規律排列的圖形,體會其中的排列特點與規律,并嘗試自己創造出新的排列規律。如,按顏色間隔排列的地板磚、按形狀間隔排列的圖案等,鼓勵幼兒發現和感受其中的規律;鼓勵幼兒嘗試自己設計有規律的幾何圖案(如青花瓷盤)、創編有一定規律的動作,或者按某種規律進行拼搭活動。
二、幼兒園幾何形體教學要尊重幼兒發展的個體差異
每個幼兒在沿著相似進程發展的過程中,各自的發展速度和到達某一水平的時間不完全相同,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幼兒。
如,2~3歲的幼兒在認識物體的形狀時,受自己生活經驗的影響很大,往往把幾何形體視為自己熟悉的物體。例如,見到物體是球體的,就叫籃球、蘋果;見到不同形狀的圓形就說是卡片、腦袋等。到了小班,幼兒能叫出圓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名稱;中班幼兒已經能夠區分幾何形體與他們熟悉的物體,并開始把幾何形體與他們熟悉的物體進行比較。例如,幼兒會說:“橢圓形像鏡子。”大班幼兒開始把幾何形體作為物體形狀的標準形式,去衡量物體的形狀,能夠說出物體某部分的形狀像哪種幾何形體,例如,固體膠是圓柱體的,足球是球體的,手工紙是正方形的,魚盤是橢圓形的等。
又如,同年齡段的幼兒,在進行圖形組合拼擺創作時,由于每個幼兒個體發展的差異,產生的作品也是完全不同的。有的幼兒可能只能拼出房子、小樹或小魚等一些簡單的事物,而有的幼兒卻能拼擺出樓房、公園或城堡等眾多復雜的事物。
三、幼兒園幾何形體教學要理解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特點
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主要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
1.運用有關幾何形體的玩具開展游戲活動
有的玩具是以幾何形體為內容設計的,幼兒在使用玩具游戲的過程中,自然地起到了復習幾何形體的作用。如“圖形嵌板”,在板上挖出一些大小不一的幾何圖形供幼兒游戲。既鞏固了幼兒對幾何圖形的認識,又便于幼兒發現和改正錯誤。又如“百寶箱”,在箱中放入圓柱體、球體、長方體等立體圖形,通過讓幼兒在摸摸、猜猜的過程中,感知幾何形體的特征。
2.在幾何形體教學過程中開展游戲活動
教幼兒辨認平面幾何圖形的過程往往過于單調,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此,在辨認幾何圖形的活動中,我們可以將游戲情節貫穿始終。首先漂亮的房子、彎彎曲曲的小路以及小兔的表演吸引了幼兒。接著鋪路的游戲讓幼兒體驗到助人為樂的情感。最后,踩石頭的游戲又使幼兒興味盎然,把整個活動推向了高潮。游戲中幼兒既鞏固了對幾何圖形的認識,又收獲了快樂與自信。
四、幼兒園幾何形體教學要重視幼兒的學習品質
幼兒在活動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幫助幼兒逐步養成積極主動、認真專注、不怕困難、敢于探究和嘗試、樂于想象和創造等良好學習品質。
如,七巧板是我國一種傳統的拼板玩具,用它可以拼組圖案,能加深幼兒對已學的各種幾何圖形特征的認識,同時豐富想象,強化思維概念,提高學習興趣;與幼兒一起準備操作材料,除一些常用的幾何形體圖卡外,如鞋盒、撲克、小石頭等與生活密切相關的物品都成為我們操作的材料。讓幼兒主動去操作,有東西可操作。再如,在數學活動“巡邏”中,通過創設情境,充分調動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利用顏色鮮艷和可移動的圖形組合解決問題,看到的是幼兒認真專注、敢于探究和嘗試的優秀品質,在進行自由創作的過程中展現出來的是幼兒想象與創造之花。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幼兒進行幾何形體的教學是幼兒園計算教學的一個組成部分,也是為其后繼學習及終身發展奠定基礎的。物體的物和形是客觀存在的,它們是有機聯系的。幼兒生活在具有各種形狀的物體的自然環境中,他們很早就對物體的大小、形狀感興趣,在游戲中喜歡尋找各種形狀的玩具。但幼兒要獲得幾何的初步概念,還需要教師的觀察和思考以及指導和教育。
參考文獻:
沈梅麗,蔡春燕.幼兒園幾何形體教學策略研究.幼兒教學研究,2009(03).
(作者單位 河南省安陽市九府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