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的非洲》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的最后一篇文章。本篇課文向學生展示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異域風光,鮮明地表達了作者的真切感受——非洲真是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讀后讓人大開眼界。
一、這篇課文有兩個非常明顯的特點
1.表達
它在篇章布局、語言表達上的特色十分鮮明。結構上采用了先概述再分述,最后又概括總結全文的方法。開頭“非洲真是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啊!”和結尾“啊,非洲,好一個多姿多彩的世界!”既首尾照應,呼應課題,又直接抒發了作者對非洲的贊美之情。課文不僅條理清楚,層次分明,過渡也十分自然,如,過渡句“非洲不僅植物世界是彩色的,動物世界也是彩色的”等,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使文章順暢自然。
2.語言
課文的語言十分優美生動,作者聯想豐富,如,“金燦燦的陽光,映照得天空格外的藍,好似透明的藍寶石。”“……繁花似錦,綠海蕩波,滿眼是綠色,處處是花海。”無不體現著意境的色彩美和語言文字本身的美,讓人回味無窮。
基于這些特點,考慮到學生已具備一定的自學能力,根據略讀課文教學略教但不略學的理念,在教學中我大膽嘗試讓學生當“小老師”完成這一課的教學。課前我布置學生認真預習課文,自學生字詞,搜集與課文相關的圖文資料,根據自讀提示和教師平時的教學過程寫出自己的教學設想。誰寫得好,誰就當老師。學生的積極性真高!有十多個學生完成的預習作業出乎我所料。其中有兩個學生的作業更勝一籌——幾乎可稱得上是一份比較完美的教案,有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有一份還有非洲的資料、非洲的簡易地圖和教學過渡語呢!于是我讓這兩個學生分別執教這一課。
二、兩個學生對這篇課文的執教情況
第一個當“小老師”,講《彩色的非洲》一文的是楊德坤同學。他分三步展開教學:(1)板書課題,學生質疑。(2)初讀課文,了解生字詞的自學情況。(3)再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他的導入很有特色。他首先板書:非洲,然后問:“同學們,你了解非洲嗎?請你介紹一下你了解的非洲。”他叫了一個學生交流非洲的資料,自己在黑板上畫非洲的簡易圖。畫完又問:“在你的眼里非洲是什么顏色的?”學生異口同聲回答:“是彩色的。”于是他叫一名學生上黑板寫:“彩色的”。(遺憾的是由于緊張,他畫完非洲地圖沒有利用地圖再介紹一下非洲。)接著他引導學生質疑,讓學生帶著問題,自讀課文思考:“非洲是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都表現在哪些地方?”然后組織學生討論交流這個問題。一個人有板有眼地講了整整一節課。其他學生在他的引導下時而思考,時而讀文,時而討論,時而發言,學習效果大大提高。
下課后,學生激動地圍在我身邊,七嘴八舌地說:“廖老師,下一節課還上語文吧!”“好!好!好!”我連聲答應。楊德坤同學更加激動!他說:“廖老師,我太高興!太激動了!當老師的感覺真好!我以后也要當老師!”“好!我歡迎你和我將來成為同事。”我高興地說。于是我和數學老師換了一下課,第二節課讓另一個同學接著講這一課。
第二個當“小老師”的是董怡旻同學。她的教學過程分四步:(1)板書課題,導入新課。(2)找中心句,體會文章的結構。(3)再讀課文,感受文章的語言美。(4)談感受。在教學中她把楊德坤“老師”講得詳細的地方,一帶而過,把沒講到的地方重點講了一下。比如,導入新課后她問:“同學們,非洲是個什么樣的世界?請你找出文中直接寫非洲的一句話。”學生很快找到了開頭的“非洲真是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啊!”和結尾“啊,非洲,好一個多姿多彩的世界!”兩句話來回答。她說:“不錯,這兩句話既首尾照應,呼應課題,又抒發了作者對非洲的贊美之情。”接著又問:“非洲美不美?把你覺得美的詞語或句子讀一讀,好嗎?”同學們讀了文中的很多好詞好句,不但感受了文章的語言美,也感受了美麗的異國風情。接著她說:“課文不僅條理清楚,層次分明,過渡也十分自然。文中有哪些過渡句?誰來讀一讀。”學生讀了兩個過渡句。如,“非洲不僅植物世界是彩色的,動物世界也是彩色的。”“這句話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一個學生回答。她教學的最后一個環節最精彩。她問:“同學們,學了課文你有什么感受?你喜歡非洲嗎?”有的說:“學了課文,我覺得非洲很美,我喜歡非洲的服裝。”有的說:“我覺得非洲是一個多姿多彩的世界!我喜歡非洲的蝴蝶。”……等大家說完了,董怡旻“老師”說:“這節課我也有一些感受,我覺得非洲的驕陽、藍天、綠樹、紅花……這里的一切都是多彩的,都是美麗的。有機會我一定要去那里看一看!”
在這一課的教學中,我始終貫徹了語文新課標中以學生為主,充分利用一切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提升閱讀感受和理解力、創造力。遺憾的是在教學中,有的問題學生回答的不到位,“小老師”沒有及時補充。而這些都是“小老師”的預設不到位,沒及時調整課堂教學,為了完整呈現教學流程而導致的。對于從事教學不久的年輕教師難免會出現這些問題,何況我們的“小老師”呢?通過《彩色的非洲》一文,讓學生大膽地當“小老師”,我有兩點感受:第一,我覺得現在的孩子真的不得了!真的應了這句話“長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第二,作為一名一線的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大膽探索,大膽創新,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要相信學生,在教學中不但要會“扶”,還要學會“放”。要給學生提供成長的最佳平臺——讓學生當“小老師”是一個不錯的途徑。
(作者單位 甘肅省蘭州鐵路第四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