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主探究學習”是指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能運用探究的學習方法來學習,主動獲取知識,提升實踐能力的一種教學活動。針對小學數學教學的課堂自主探究學習問題進行探討,從教學環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等方面來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自主探究學習
在基礎的教育課程中,都在注重轉換學生的學習方式,而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中也提出了新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創造自主探究的學習氛圍,該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和時間,讓他們在自主探究的學習中真正掌握知識、思想和方法,使學生在探究學習中得到全面的發展。下面,我們就來具體談談。
一、創造情境,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適用于任何一個學科,培養學生的興趣就是會使得教學有雙倍的效果。自主探究學習更不例外,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地創設情境,把學生的學習興趣轉移到上面來。教師可以根據學習內容來創設新奇、生動、愉快的學習環境,讓學生有躍躍欲試的學習心態,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二、開放教學環境,創造自主探究環境
課堂教學就是一個師生相互交往的過程,而一個開放的教學環境,就會更有利于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只有在這樣的課堂教學中學習,才能消除學生在心理和生理上的恐懼感,在一種愉快的精神狀態下輕松地學習,從而為自主學習營造一個必要的探究空間。(1)給學生創造一個平等、合作的環境,在教師與學生之間建立一種平等的交流環境;(2)學會傾聽、理解和欣賞學生。教師要改變以往自身的角色,除了關注學生的成績外還要關注學生的情感需求、價值觀等方面。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下,學生就能更好地挖掘自身的自主探究學習能力。
三、設計一定的練習題,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在教學環境中,教師要積極地設計出一定量的練習,以此來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這些練習題既有一定的彈性,又有一定的開放性,這樣就有利于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這就要求,教師給的練習題要有針對性和科學性,把練習題與課堂內容很好地結合起來就會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總之,自主探究學習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今后的數學教學中要改變教學觀念、營造教學環境等方式來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參考文獻:
謝榮.淺談小學數學有效教學活動中自主探究策略運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0(23).
(作者單位 吉林省扶余市得勝鎮第二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