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雨露,就沒有百花的芳香;沒有陽光,就沒有萬物的生長;沒有老師,就沒有我的成長。時光荏苒,許多人與事都淡忘了。但是,有三位啟蒙老師在我腦海中記憶猶新,久久不能忘懷。
第一位是書法的啟蒙老師
我讀小學三年級時,教我《語文》和擔任班主任的是周天明老師,他寫的字剛勁有力,筆劃活潑,瀟灑自然,是寫字最好的老師。當時,我的毛筆字在全班來說是最好的一個。有一次上書法課,我隨便寫幾個字就交了。第二天,他來到教室找我,并指著作業薄上的字說:“你看,你昨天寫的字太差了,你現在將每個字重新寫一次?!蔽铱匆娝袂榉浅烂C,不敢怠慢,只好認真地寫完交給他。他接過作業簿,對每個字看得非常仔細,并進行點評,親自示范給我看怎樣寫,然后手把手教我寫二遍。從此以后,我每次書法課都很認真練習,他在每次的書法作業批改中都寫上不同的激勵評語,這些評語成為激勵我繼續努力的動力。
在一次勞動課開始之前,周老師在班上宣布我以后不用參加勞動,專門負責抄寫學校分配給班上的黑板報。每次出一期黑板報都要抄五張大白紙。為了做好黑板報的出版工作,周老師很早就有計劃,在學生中挑選一些優秀作文,在報刊中摘錄一些好的稿件,將內容排好版,然后讓我將它抄在大白紙上,并規定一張大白紙抄寫1至2篇左右的文章。由于規定紙面積的大小,規定抄寫的內容,所以,我在抄寫中除了認真寫好字之外,還要做到字體差不多一樣大,字寫小了,剩太多白紙;字寫太大,抄不完內容。所以,我非常認真抄寫,不敢大意。每次抄完后,周老師都認真檢查,對寫得好的字進行表揚,對寫不好的字,他用手寫一次給我看。有時還要我重抄,我很不服氣,重新抄一張大白紙需要很多的時間,但是沒辦法,師命難違,只好重新抄一次。如此的反復抄寫,到了五年級,我發現自己的字越寫越好,嘗到了寫字的甜頭,對寫字產生了興趣,增強寫字的信心。在閱讀報刊時,看見比較好的字就用手指模仿寫一寫;有時走在大街小巷,看見一些寫得好的藝術字,也用手指模仿練一練;有時用清水在水泥地板進行練習,先后依據枊公權、顏真卿、王羲之等名家字貼進行臨貼。此外,我又學習藝術字,經過努力,我寫的字雖然與書法家無法相比,但是,與自己之前的水平對比有了一定的提高,在參加全國省市書法比賽中多次獲獎。我發自內心的感慨:這是周老師從小對我嚴格要求和培養的結果,這是周老師給予機會(抄黑板報)我訓練的結果,他的良苦用心至今使我念念不忘,在此,特向周老師表示衷心的感謝!
第二位是教學的啟蒙老師
我讀中學二年級時,教我《化學》的是一位隨和幽默的吳恒輝老師。我當時不是很喜歡學習化學,但是,由于吳老師的每一堂課都教得生動有趣,深深吸引我學習化學。他每次上課總是兩手空空,神情輕松,略帶笑容走上講臺,當同學們坐下后,就開始講課,一會兒,同學們被他由淺入深的講述,幽默恢諧的講解,循循誘導的啟發吸引住了,同學們的精神都集中在他的身上,目光注視著黑板的例題,思維跟隨他的講解而轉動。由于他上課生動活潑,由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同學們聽得非常入神,偶爾控制不住發出陣陣的小笑聲;由于他的教學手段靈活有度,教學方法生動有趣,學生聽得津津有味,有時控制不住沖動,學他的教態做一回老師過一下癮,所以,他的教學風格和教學方法深深銘刻在我心里。心想,我如果將來為人師表,我一定讓學生樂學、好學,成為真正的學習主人。后來,我真的如愿,師范畢業后當上一名教師。
在教壇上,我模仿他的教學風格進行上課,運用他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但是,教得很吃力,講得很累,一篇活生生的課文被我教得支離破碎,黯然失色,教學效果不言而喻。后來,我反復進行實踐和探索,終于悟出他教學的真諦:就是備熟教材、教法。所謂“熟”就是對教材做到滾瓜爛熟,將重點的語段背熟,必要時甚至能將課文背下來,讓自己走進課文,又從課文中走出來,做到熟能生巧,因材施教。如教《“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一課,我從課題切入,抓住“精彩”和“糟糕”中心詞因勢利導,在教學過程中操縱自如,得心應手,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
在以后的教學中,由于我的教學方法走向成熟,將教材和教法融為一體,有時是不用帶課本上課,擺脫一邊看教材一邊看教案的束縛,在課堂上大膽創新進行教學,如教《園明圓的毀滅》《自己的花是給別人看的》《少年閏土》《伯牙絕弦》《清平樂·村居》等課文,我都是洋洋灑灑將課文講得有聲有色,把學生帶入情境中,如臨其境,體其情,悟其理,品其德,讓學生在課堂中快樂學習,教學效果非常顯著。有時與同事閑談說笑時,他們都稱贊我課堂教學生動活潑,他們都自然而然導出我上課時一些精彩的片斷,或者是一個懸念的導入,或者是一個生動的教態,或者是一個有趣的啟發,或者是一個幽默的引導等,這些都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老師還重新進行演繹,再現當時的教學情境,作為他們在教學模仿和學習的范例。還有的學生(我借班在鎮上公開課,)看見我,就走上前對我說:“宋老師,您上課太精彩了?!甭牭綆熒鷮ξ业脑u價,我感到自己教學有一定的成功感,這都歸功于我之前的吳老師,在此告訴您:“吳老師,您的教學風格和教學方法,我在講臺將它發揚光大了,很成功,效果很好!你不但是我學習上的好老師,而且是我課堂教學的啟蒙老師 ?!?/p>
第三位是教育的啟蒙老師
我讀師范三年級時,教我《心理學》的是一位約五十歲的黃漢宗老師。他第一節課就是講解心理知識,再將要點與我們進行詳細解釋,然后運用知識去解剖案例,由于觀點鮮明,有理論依據,有解決問題辦法,由淺入深,由表到內,層層剖析,理論聯系實際,為我們提供解決案例問題的方法,被他巧妙的教育藝術所折服。下課后,教室里一片稱贊聲,我們都異囗同聲贊揚黃老師教學效果好,所講的案例都是用心理學知識去解決,聽起來感到很生動,很真實,很實用,在以后的教育工作中有很大參考和運用價值。后來,我們從班主任處得知:“黃老師是一位知識豐富,博學多才的人,曾擔任中小學教學工作和學校的領導,現分別擔任市文聯副主席和心理學研究學會常務副會長?!甭牶?,我們在訝驚中感到佩服。
從此以后,每上一堂心理課,同學們聽得非常入神,認真做好筆記。他上課聲音平和,但是非常清晰動聽,情真意切,理論聯系實際,教我們怎樣用心理學的知識去解決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并深切寄望我們以后做老師:首先要了解你所教的學生的心理特征,并將其分類。其次根據學生的實際運用心理學知識教育學生,然后運用心理學的知識和方法進行教學,前者是教育的前提,后者是教育成功的關鍵,兩者相輔相成。畢業后,我任四年級的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遇到不少的難題。如班上有一位丟三落四,經常不交作業的小東同學,我不但對他進行耐心的教育,而且對他進行嚴肅的批評,甚至對他進行最嚴厲懲罰,投訴其家長,都沒有湊效。如何解決這個難題?我翻開以前的筆記本認真閱讀后,運用黃老師教育方法嘗試:我先從他的心理作為突破口,了解到他父母在外面打工,自己一直與奶奶生活,缺少的是一種父母的愛,成為一個無人管教的孩子。于是,我制訂措施,先從“心理”切入,通過生動的事例對他進行心理教育,鼓勵他面對現實,做一個堅強的好孩子;再從“愛心”入手,與他做真誠的朋友,平時與他一起做游戲,講故事,開展有趣的活動;在生活上關心他,給他買學習用品,讓他感到如“父母”般的溫暖;在學習上幫助他,當他不會做作業時,與他分析不會做的原因,然后對他進行耐心細致的輔導;在作業批改時挖掘其“閃光點”,并及時對他進行表揚,讓他感到如老師般的關愛,從此,他認真學習,成為一個按時交作業、學習成績好的學生。
我后來對這個成功的教育案例進行反思:同是一個學生不交作業的事,不同的解決方法,結果就不一樣。我開始對小東以長輩、老師、教育者自居,對他進行重罰、批評和投訴家長,以為這樣一定能使他交作業,其實,我這樣做使他受到人格侮辱,丟盡面子,傷害他的自尊心,于是他像一個“摔破的罐子”,干脆不交作業。后來,我通過反思知道自己的教育方法不妥,于是,我運用黃老師教的心理學知識去教育他,我對他進行深入的了解,知道他是一個性格倔強的學生,不能用“粗暴態度”“恐嚇方法”教育他,而是從心理和關愛入手,用寬闊的胸懷接納他,關心他,愛護他,像南風一樣溫暖他的心靈,像春風化雨一樣滋潤他的心田,用愛心點燃他希望,最后他按時完成作業,成為一位好學生。這個教育案例使我深深體會到:學生完成作業,取決于師生關系是否和諧,取決于師生的情感,取決于教師的教育方法和技巧,更決定于教師的無私奉獻。由此可見,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在解決問題時,如果從事情的本質特征入手,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于教育成績顯著,所教班級班風好,學風正,我被市授予“教書育人,優秀班主任”的稱號。
時隔三十多年,我沒有忘記黃老師給我們的啟蒙教誨,更不忘記第一個教給我解決教育難題方法的啟蒙老師——黃老師,在此祝他健康長壽!
(作者單位:廣東東莞市石龍中心小學)
責任編輯 蕭 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