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俗通》載:長吏馬肥,觀者快之,乘者喜其言,馳驅不已,至于死。
這是“捧殺”典故的原始出處。關于罵與捧,魯迅在《罵殺與捧殺》一文中說得簡單透徹:
其實所謂捧與罵者,不過是將稱贊與攻擊,換了兩個不好看的字眼。指英雄為英雄,說娼婦是娼婦,表面上雖像捧與罵,實則說得剛剛合式,不能責備批評家的。批評家的錯處,是在亂罵與亂捧,例如說英雄是娼婦,舉娼婦為英雄。
此為開題。為何以此開題,因為經典總是有其普遍的參考價值所在——今日,這竟也像在調侃中國藝術品市場的近況。
想早幾年,中國藝術品市場馬肥人肥,天下乘者無觀者而自快,乃至天下觀者無論騎術高低,也紛紛上馬馳驅。彼時,中國藝術品市場這匹肥馬被寄予帶動文化產業大繁榮的厚望,風頭一時無兩。中間雖也有那么幾聲吁吁之聲,然而起速畢竟太快,并不顧及此馬蹄下乃湍湍流水,而馬并無摸著石頭過河的先天能力。到得今日,雖不至死,人馬俱傷則是難免。近日,中拍協所下一診斷書清楚地顯示著目前的病癥:
由于經濟、投資環境的變化,以及個別政策的不利影響,市場化程度最高的文物藝術品拍賣出現嚴重下滑。……相比2011年,拍賣場次基本穩定,但成交額下滑達到51.53%,是2012年度各拍賣業務種類中下滑幅度最大的板塊,也是我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四年中首次下滑。此時,乃有乘者悻悻下馬而成觀者,并連同所有一貫冷眼旁觀者一道,以“虛胖”的罪狀來討伐此馬——無外乎泡沫太多炒作過甚之類的陳詞——惡言相向進而斷定馬之將亡為時不遠。
中國藝術品市場這匹馬到底是不是虛胖,一向各有說法。如果是指英雄為英雄,說娼婦是娼婦,那也剛剛合式,誠可接受;厲害之處,乃在一“亂”字,亂罵與亂捧——但這竟十分符合很多人的行事習慣,所以中拍協的診斷書一下,難怪有人斷言2013年會是很有意思的一年:馬就在那里,不胖不瘦,你還上不上?
這并不是件容易決定的事情。然而如果不涉及到法律問題,“亂”是很容易;作為一個合格的觀者,快之慢之就是嘴皮子動一下的事情,沒什么高科技。難在不亂,也就是“合式”。首先知馬知人,多肥多瘦必須有底;其次要有超人的騎術,把握得了速度與方向;最高境界則是心情恬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踏花歸來馬蹄香,人好馬也好,才是真正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