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則關于中國054型護衛艦遭泰國海軍拋棄的新聞引發廣泛關注。據記者獲悉,泰國皇家海軍每年都要進行軍備采購,而這次其護衛艦制造在韓國海軍艦艇制造商與中國054型護衛艦中間選擇了韓國,原因是:中國054型護衛艦不符合海軍要求規范。
據泰國《曼谷郵報》近日報道,泰國皇家海軍已經選擇了一家韓國海軍艦艇制造商來打造一艘新的護衛艦,總花費達130億泰銖(約合人民幣29億元)。
文章稱,一名海軍消息人士稱,泰國皇家海軍選拔委員會近日宣稱,他們已經選擇了“大宇”造船和海洋工程公司來制造這艘護衛艦。該公司是在進入選拔小組最后一輪投標的兩家韓國公司產生的。前幾家外國公司均被淘汰,分別來自西班牙,意大利和中國。
項目選拔小組主任說,“大宇”造船和海洋工程公司被選中,主要是因為它提出了符合海軍要求規范的護衛艦。同時,他還表示,海軍要求該公司生產一套戰斗管理系統(cMS),這個系統可以與納萊頌恩號護衛艦和塔克辛號上安裝的其它系統相互聯接。這艘護衛艦將是泰國第一艘由韓國建造的海軍艦艇,它將會在兩年內投入使用。它的排水量將在3000至4000噸之間。泰國內閣此前已經批準皇家海軍采購兩艘護衛艦的300億泰銖預算。這兩艘的護衛艦將按先后順序一一建造。據上述消息人士稱,選拔小組首選歐洲的護衛艦,但它們太過昂貴,不得不放棄。
之前據英國《簡氏防務周刊》網站報道稱,知情人士透露,泰國和中國已進行談判,中國方面計劃向泰國出售3艘054型護衛艦,合同價值10億美元。簡氏稱,泰國海軍希望購買多功能護衛艦,中國向泰國推薦了054型江凱級護衛艦,與美國軍火商推銷的近海戰斗艦展開了正面競爭,雖然泰國海軍據說傾向于購買美國、歐洲或韓國的軍艦,但泰國政府卻傾向于從中國購買,認為054型護衛艦是西方軍艦的一個很劃算的替代品。而且,從后勤角度來看選擇中國軍艦也很有利,因為泰國海軍已經有了不少中國制造的艦船。簡氏稱,如果中國和泰國這筆交易成功,中國將向泰國轉讓技術以方便維修保養,而且部分零部件可以在泰國本地生產。054型護衛艦重約4000噸,長135米,大約七八年前進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服役。這次,但因中國054型護衛艦不符合海軍要求規范而落選,也或多或少讓外界匪夷所思。
不過綜合現在得到的信息來看,中國生產的054型護衛艦已經輸給韓國軍艦采購項目。
相關閱讀:
054型護衛艦是中國第一型真正形成量產的隱身護衛艦,又稱“江凱”級護衛艦。該艦擁有較強的防空及反艦能力。舷號525的首艦于1999年12月在上海滬東廠開工,2003年9月11日下水,命名為馬鞍山號,基本型還有526溫州號。改進型054A首艦為529舟山號,054及054A型護衛艦由上海滬東中華造船廠和廣州黃埔造船廠建造。
054A型護衛艦排水量4039噸,采用柴柴聯合動力,最大航速28節。054A型采用32單元垂-直發射系統,可發射HQ 16防空導彈、反潛火-箭助推魚雷等多種武器,反艦導彈采用2具四聯裝鷹擊83導彈。近日開赴釣魚島近海巡航的衡水號(舷號572),是054A型11號艦,2012年7月服役。
054型隱身導彈護衛艦是中國第一型真正形成量產的隱身護衛艦,又稱“江凱”級護衛艦。該艦擁有較強的防空及反艦能力。
反艦能力:054A裝備的Miner~雷達系統,由E1、ME2主/被動雷達與2個ME3球狀數據鏈組合而成,后者安裝于煙囪二側支架上。工作于I/G/E/F/D波段的該雷達系統具有360度全方位探測能力,能在450公里內同時跟蹤50個以下的目標:并具備同時進行不大于200個目標的數據處理能力。而“高波”級驅逐艦所在的“九十”艦隊,本來就不特別注重反艦能力的發展,戰時若遭遇強大對手,可依靠美海軍的支援。考慮到雙方裝備的鷹擊83和SSM-1B反艦導彈在性能與數量上基本相同,因此054A的反艦能力更強。
(本報綜合報道)
不戰而屈人之兵?日媒:中國“航母殺手”還是詐術?
日本《外交學者》雜志網站發表標題為《東風21D導彈,“航母殺手”還是詐術?》的文章,文章稱:理論上講,中國的東風一21D反艦彈道導彈無疑是種強大的反介入武器。據稱這款導彈于2010年左右部署,被稱為“航母殺手”。自那時以來,許多分析家認為它在未來東北亞的任何武裝沖突中將具有左右局面的作用,可阻遏美國航母作戰群介入。但這款導彈真那么極具威脅嗎?抑或是中國不對稱戰略的夸大,意在不戰而屈人之兵?
從之前國防情報局局長邁克爾·弗林在參議院軍事委員會所做的表述來看,美軍方是相信東風-21D的威力。
2011年7月,時任總參謀長陳炳德證實解放軍在發展東風21D。但此后,有關該導彈的細節卻少之又少,官員們不愿具體談論。大多數時候,是中國媒體大肆渲染,然后被西方媒體和分析家重提。有分析家推測,中國官員不透露相關信息,或許是想淡化威脅,從而不刺激美國和地區國家發展有效反制措施。但事實可能恰恰相反。也許東風21D只是一種不對稱武器,其效用與該系統是否達到“初步作戰能力”無關。換言之,這款導彈不必完全形成作戰能力,就能滿足中國在其勢力范圍內的反介入和區域阻遏的戰略要求。
只要存在足夠的不確定性,只要各國專家夸大它對航母和其他水面艦船的威脅,東風21D就仍會是終極威懾。據我們所知,解放軍尚未在海上進行反艦彈道導彈打擊移動目標——這對技術最先進的軍隊都是一大挑戰——試驗。迄今,唯一一次所謂試驗是“擊沉”戈壁沙漠上一艘靜止航母模型。這種試射即便成功,也幾乎不可能在實際作戰中復制。盡管如此,我們被告知解放軍部署了東風21D,許多人居然信以為真。
這是使詐,其作用不容低估。眾所周知,赫魯曉夫曾說蘇聯制造導彈就像生產香腸。北京還沒過分到稱生產東風21D“像生產香腸一樣”。但它不糾正媒體的錯誤說法,無疑助長了外界猜疑。這反映出孫子的不戰而屈人之兵戰略,也暗合宮本武藏《五輪書》中的名言:戰斗中,讓對手畏縮,你就贏了。
但是,如果我們的情報錯失了一些關鍵信息,中國的反艦彈道導彈威力遠超我們預期,又會怎樣?這個問題本身就足以阻遏華盛頓介入不想讓航母冒險的次要沖突,比如臺海或南海島嶼爭議。中國的最高中期目標之一是把美海軍逼出其視為自家后院的地方。北京會動用一切手段——外交、甜頭、威脅——來達到目的。忽視使詐(作為中國的另一個手段),將是嚴重的錯誤。
(人民網)
港媒稱:朝鮮10多條地道穿越38線每小時可過上萬士兵
港媒稱,朝韓決戰,一觸即發。駐中國的一位韓國外交官說:“其實,朝鮮從空中、地面發起的進攻,我們都有辦法對付,最擔心的還是地下。那些被我們稱為‘南侵隧道’的地下坑道,我們前后發現過四條,但究竟有多少,幾十年來誰也說不清楚。他們的軍隊或許已經在我們腳下,不按常理出牌的北方,一舉一動,神神秘秘,這太恐怖了。”
香港《亞洲周刊》刊登題為《朝鮮半島神經戰韓國嚴防地下坑道突襲》文章指出,60年前朝鮮戰爭結束,自劃定北緯38度的分界線(三八線)以來,朝鮮仍處心積慮要進入韓國,他們在100多米深的地下挖掘了多條坑道,從朝鮮那一頭,在地下穿過三八線抵達韓國。這條三八線,是長246公里、寬4公里(南北各兩公里)的非軍事區,風可以穿過,鳥可以飛越,如果人擅闖這道藩籬,便旋即引來一陣密集槍聲。
文章稱,就這樣,人為將一個民族分為兩個國家、兩種制度。貫穿這三八線的,是令韓國人懼怕的多條“蟄伏”在地下百米的地下坑道。《亞洲周刊》記者曾進入過被稱為“第三坑道”的地下秘密坑道。據韓國外交通商部一位官員介紹,這條地下坑道是1978年10月被發現的,由一名叛逃韓國的前朝鮮情報官揭秘后才發現。坑道已經挖空而逐步在地下推進,其中一個出口距離首爾僅45公里。這令韓國方面嚇了一跳。
第一條地下坑道是1974年被發現的。一天清晨,一支美韓官兵組成的巡邏小分隊在三八線附近的樹叢中穿行,一名韓國士兵蹲下“方便”之際,感覺腳下似乎有異常聲響,警覺的他趕緊向上報告。經多番尋覓、勘探、挖掘,一段深50米、長三四千米的南北向的地下坑道呈現眼前,地道南向直指美韓軍事重鎮京畿道的政府機構,距首爾僅60多公里。地下坑道的洞壁,石塊間抹著水泥,坑道里布著電線和燈泡,令人意外的是竟然還有軌道、軌道車。據韓方估測,地道的寬度和高度,能在每小時通過近干人的武裝部隊。
第四條地下坑道是1989年5月發現的。韓國軍人無意中聽到地下傳出輕微的機器隆隆聲,旋即部署開掘。這條地下坑道,在地下深一百四五十米,總長2050多米,每小時可通過2萬至3萬武裝士兵。
文章指出,據韓國情報部門掌握的情報,這樣的地下坑道有十多條,但至今大部分未被發現。幾十年來,這些神秘通道令韓國民眾心里總是不踏實。如今,韓國除了監控來自北方的天上和地面的軍隊異動,更是密切監控地下動靜,應對從來不按常理出牌的朝鮮的“進攻”。
(新華網)
外媒臆測中NI欲將勢力范圍拓展至日本澳大利亞
據lowyinterpreter網站刊文稱,中國正在建設不同的海上力量維護自己的海洋權益,目前主要是確保自己在近海的權益,未來可能會逐步擴大自己的勢力范圍。
文章稱,黃海、東海和南海及臺灣海峽是中國當前關注的內海。從傳統意義上看,海上運輸對中國經濟發展非常重要,中國必然擔心自己的海上交通線被切斷。中國每年通過海上航線運輸大量原材料,因此它會不惜一切代價確保航線的暢通。為了確保這一目標,中國海軍未來會裝備更多的護衛艦和靜噪潛艇,增強海軍實力。中國還可以借此壓迫對手戰略核力量和航母戰斗群在靠近中國海域的活動。
海底礦物和油氣資源對于中國的安全而言,非常重要。獲得周邊海域的海底資源,將會減少它對遠距離地區資源的依賴。漁權對向沿海城市提供食物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去年,中國就利用海監力量在黃巖島海域驅逐菲律賓漁船,為本國漁船提供保護。
為了確保自己的海洋權益,中國采取了更全面的措施,把海上力量劃分為海軍,海監和漁政等幾個部門。他們并非相互獨立,而是在最高決策層的指揮下,協調執行任務。
同時,中國還宣布了自己的中長期海洋目標,即把自己的勢力范圍擴展到日本及該國東部的西太平洋地區,甚至可能把遠到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地區也納入自己的影響范圍。
(中新網)
美媒稱朝鮮或發生嚴重饑荒已向蒙古請求糧食援助
法新社報道,美國將考慮朝鮮提出的恢復糧食援助的請求,只要平壤允許美國工作人員在這個封閉國家監視糧食分配。美國的糧食援助自2009年起中斷。
美國國務院朝鮮人權事務特使羅伯特·金目前對記者說:“我們提供人道主義援助的政策出發點是需求。”金說:“如果提出請求,這就是我們一定會考慮的事。”但他表示,任何請求都必須平衡對待,還要看其他國家的需求以及美國“監視援助分發的能力”。
他說,美國官員需要進入該國,以作出自己的評估并監視分配。朝鮮最近幾周發出一系列好戰威脅,令半島局勢升級。
韓聯社則發表消息:美國國務院朝鮮人權事務特使羅伯特·金近日在國務院辦公大樓召開記者會時表示,雖然朝鮮最近挑釁行為不斷,但是如果朝鮮提出糧食援助的請求,美國仍然會按照原則予以考慮。雖然金特使特別強調“人道主義援助與政治無關”,但這是在半島危機加重之后美國高級官員首次提及對朝鮮進行糧食援助,媒體紛紛猜測是否有其他“隱情”。加之這番發言是在美國國務卿克里提出與朝鮮開展對話以后進行的,朝鮮會對此作出何種反應十分引人關注。
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網站則說:朝鮮與蒙古共享古老悠久的民族及語言遺產,如今朝鮮似乎希冀這些聯系將幫助他們借到一些所需的基本糧食。
從平壤赴烏蘭巴托的大使正式表示,“嚴重的糧食短缺”也許即將發生,其國家正在尋求援助。
《華爾街日報》報道說,(朝鮮)大使洪奎對(蒙古)總統說,“朝鮮也許會面臨嚴重的糧食短缺”。該報報道說,然后,洪奎請求蒙古考慮進行糧食援助的可能性。
路透社報道,美國堅決地拒絕了朝鮮方面對于承認其為核武器國家的要求。美國負責國際安全和不擴散事務的助理國務卿托馬斯·康特里曼在日內瓦說:“朝鮮要求自己被承認為一個核武器國家,這種要求既不現實,也讓人無法接受。”康特里曼目前正率團參加在日內瓦舉行的《不擴散核武器條約》談判。
(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