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昱池 夏慧琳

【摘 要】在兩會報告教育經費支出計劃增加到4%的前提下,從我國教育支出結構的實證數據分析教育支出的現狀,進行一系列對比得出相關問題,并提出關鍵性解決措施。
【關鍵詞】財政教育支出;層級結構;使用結構;區域結構
溫家寶總理在2013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五年累計7.79萬億元,年均增長21.58%,2012年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達到4%。教育資源重點向農村、邊遠、民族、貧困地區傾斜,教育公平取得明顯進步?!钡牵S著經濟的增速,居民的生活成本也在增加,隨之而來的就是教育成本的上升,因此,在量上不斷增加的教育支出也許無法保證整個教育支出質的提升。筆者從分析我國教育支出結構現狀中找出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一、教育支出的理論依據
在我國,就教育而言,屬于準公共產品。我國財政體制向公共財政框架逐步過渡的過程中,財政無疑仍然要對教育承擔必要的責任,這不但是由政府財政本身的性質和職能所決定的,同時也是由教育的功效和責任所決定的。
二、我國財政教育支出層級結構狀況及存在的問題
(一)我國的財政教育支出的結構分類
三級層級結構是由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三個部分組成,其中初等教育為小學教育,中等教育包含普特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包括高職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我國的財政教育支出是在既定的支出總量下在三級中按比例進行劃分的,所以,這三級比例的配置決定著我國教育質量的高低。學術上用來衡量教育支出指標的是總量結構指標,是用各級教育支出除以教育支出總量。
(二)各國財政教育支出在結構上的特點
根據相關研究發現,經濟發展相對落后的發展中國家的教育重心在初等教育上,而經濟發達的國家的教育重點在高等教育上,這是由一國的經濟發展水平決定的。
(三)我國財政教育支出結構存在的問題
可以發現,在我國的教育支出中,高等教育所占比例大于初等教育所占比例。但是與國際相比,我國的人均GDP并沒有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仍然有很大的差距。我國教育支出中對于高等教育的大量投入和對于初等教育的投入不足,形成了一個兩極分化,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教育資源浪費,不符合我國的國情。
三、我國財政教育支出分配的區域結構狀況及問題
我國財政教育支出分配的地區差異:隨著經濟的發展,教育支出結構如同經濟發展結構一樣,在我國形成了東、中、西三級的現象,東部11省、中部8省、西部12省的教育支出有著很明顯的差異性。根據教育部的預算支出方案,本文把預算內生均支出作為地區比較衡量的指標。根據《2010全國教育經費執行情況統計公告》各級教育生均公共財政預算教育事業費支出增長情況。2010年全國普通小學、普通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職業學校、普通高等學校生均公共財政預算教育事業費支出情況是:
全國普通小學為4012.51元,比上年的3357.92元增長19.49%。其中,農村普通小學為3802.91元,比上年的3178.08元增長19.66%。普通小學增長最快的是海南?。?3.34%)。
全國普通初中為5213.91元,比上年的4331.62元增長20.37%。其中,農村普通初中為4896.38元,比上年的4065.63元增長20.43%。普通初中增長最快的是江蘇?。?2.04%)。全國普通高中為4509.54元,比上年的3757.60元增長20.01%,增長最快的是海南省(53.44%)。全國中等職業學校為4842.45元,比上年的4262.52元增長13.61%,增長最快的是青海省(54.02%)。
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為9589.73元,比上年的8542.30元增長12.26%,增長最快的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84.03%)。橫向比較東、中、西三級的生均支出,我們不難發現,初等、中等生均教育支出額與當地的經濟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經濟發達則生均支出費用相對要高,經濟欠發達則低。另外,我們可以發現,中西部地區高等教育生均支出水平較高,這是由于中西部地區需要更好人才去發展經濟,吸引更多的人才,另外國家實施“中原崛起”和“西部大開發”戰略對中西部的高等教育起到了有力的支持。
四、我國財政教育支出結構優化的具體對策
(一)優化我國財政教育支出的層級結構
我國目前的教育支出在在初等、中等、高等教育中的比例不合理,初等、中等過低,高等過高,基礎教育發展缺乏后勁,從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社會發展的人才結構。因此,必須優化我國財政教育支出在三個層級中的比例,在擴大總量的前提下擴大對基礎教育的投入,高等教育則鼓勵更利用社會資金進行投資,進一步優化教育支出結構,合理配置教育資源。
(二)優化我國財政教育支出分配的區域結構
要優化我國財政教育支出的區域結構,必須增加對中、西部地區和農村地區的財政教育支出,縮小中、西部地區與東部地區之間的差距,縮小城鄉差距,實現我國教育的均衡發展。要實現這個目標,根據國際經驗,必須加大教育轉移支付力度,完善政府間的教育轉移支付制度。優化區域教育支出結構,就必須縮小中西部和東部基礎教育的差距,加大財政的轉移支付力度。用優厚的待遇鼓勵東部更多的人才去中西部從事初等、中等教育,并且在中西部設立一定的民族教育基金,為少數民族的初、中等教育事業提供大力的支持。
五、優化我國財政教育支出結構的配套性措施
1.對我國的教育體制進行深入改革。我國的現行教育體制弊端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育質量和教育支出,對我國教育體制進行深入改革,可以從優化我國教育體制,對財政教育支出資金的使用效率也有很大的提高,還有利于國家對教育資源和教育支出預算的宏觀調控能力。
2.建立財政教育支出專項績效考核體系。教育支出專項績效考核體系的建立首先需要建立科學、完善的財政教育支出評價指標,并且構建一個合理、全面的框架;其次,需要選擇指定合乎我國國情的績效評價方法;再次,強化考核體系中的信息通暢程度。
參 考 文 獻
[1]溫家寶.政府工作報告[N].新華社,2012(12)
[2]中國統計年鑒[N].中國國家統計局.2012
[3]全國教育經費執行情況統計公告[N].教育部.2011
[4]陳劫.財政教育經費管理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廣州:暨南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