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旭剛
廣州擬投資6.2億建設的
福山公墓,被輿論推至風口浪
尖。媒體通過調查得知,這個
被廣州列為民生工程的項目,
竟然與普通公眾無緣,墓穴購
買者或骨灰存放者必須是革命
烈士、國家干部、軍人等“七
種人”,因此,輿論將其概括
為“只埋干部”。
由于輿論的強烈反應,廣
州民政局迅速發布公告稱,該
消息失實;并強調,該公墓的
全稱并非是媒體所言的廣州福
山革命公墓,而是廣州福山公
墓,并不存在“只埋干部”的
說法。廣州民政局能夠積極回
應輿論,這當然很好,但遺憾
的是,廣州方面所謂的“辟謠”,
并不能消弭公眾的指責,因為
這份“辟謠聲明”,其實才是
真正的“失實”。
廣州民政局為什么要特別
強調,該項目的名稱是“廣州
福山公墓”,而非媒體所稱的
“廣州福山革命公墓”?事實
上,奧妙就在于此,因為公墓
前面是否綴有“革命”二字,
將直接決定“誰可以埋到公
墓”。依照2009年出臺的《廣
州革命公墓安放骨灰規定》,
革命公墓只能安放烈士、軍人、
公務員等七種人,并且要經過
縣團級以上單位批準,或經過
廣州民政局審核。也就是說,
對普通人來說有身份級別的限
制。所以,福山公墓如果是革
命公墓的話,公眾將其概括為
“只埋干部”,基本是準確的。
那么,廣州福山公墓,到
底是不是革命公墓?回答是肯
定的。其一,福山公墓自從
2011年被提上議事日程以來,
廣州當地媒體的公開報道及官
員的公開表態都明確表示,福
山公墓的全稱是廣州福山革命
公墓。其二,廣州民政局2011
年發布的招標文件也明確寫著
“廣州福山革命公墓”的字樣;
同時,廣州市政府的批復、廣
州開發區規劃局的文件上,都
明確表明項目名稱為“革命公
墓”。現在,爭議出來之后,“革
命公墓”卻突然變身普通公墓,
用意如何,一望即知。
不過,坦率來講,廣州預
備新建福山革命公墓的舉措,
不論是從歷史沿革還是從法律
規定來看,其實都能說得過去,
一則有先例,二則有規定。但
必須提及的是,輿論之所以意
見多多,大概也是因為,廣州
此次擬建的福山公墓,早已背
離了革命公墓表彰先烈、紀念
為公眾利益而犧牲者的初衷。
一個淺顯的道理是,在現今這
個年代,一個單純為了紀念的
“革命公墓”,哪里需要耗資6.2
億?
通過相關公開資料可知,
福山公墓不但用革命公墓的名
義將普通人拒之門外,在革命
公墓內部也分為廳級、部級等
多個區域。以前,由于殯葬問
題尚不突出,所以公眾也不在
乎這些事情;但是,當食品開
始“特供”,醫療資源開始“特
供”,優質教育資源開始“特
供”,住房開始“特供”,加之
普通墓穴價格一日高過一日,
普通人儼然有了“死不起”的
趨勢,如此,限定特殊群體的
“革命公墓”,必然極大撩撥公
眾情緒。
這樣的“革命公墓”,實
則是官員“跑馬圈地”。顯然,
廣州民政局之所以出爾反爾,
大概就是意識到,福山公墓的
操作方式,已經觸碰了公眾的
公平底線。
(大浪摘自《華商報》2013年5
月10日,圖/焦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