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新
摘 要:筆者最喜歡花貨的自然純真,它可以以自然界各種動植物結合紫砂表現自然生命之美,也最能體現紫砂壺的生活情趣,也是最受人們青睞紫砂造型,花貨自然有其可愛可親之處,從中體會的人文思想也是值得我們深入學習和體會的。
關鍵詞:紫砂;造形;藝術;梅竹;傳統文化
1 前言
紫砂是貼近生活從生活中誕生的飲茶茶具,它是中國文化的產物,使我們了解中國文化的同時傳承我們自己的文化。紫砂壺的理念和文化中,能夠體現出博大精深的紫砂文化,不僅將中國的陰陽五行的哲學理念融入紫砂之中,還將吉祥的美好希望注入紫砂之中,詮釋儒釋道等文化理念,體現紫砂精髓,完美演繹中國茶文化與紫砂的結合,體現出了最純真的紫砂文化。
2 《梅竹雙友》壺的造型藝術和人文思想
筆者最喜歡花貨的自然純真,它可以以自然界各種動植物結合紫砂表現自然生命之美,也最能體現紫砂壺的生活情趣,也是最受人們青睞紫砂造型,在傳統的紫砂花塑器的造型中,最受人推崇的就是供春的樹瘤壺,這把代表著花貨第一的壺式,可謂古往今來頗受人們喜愛的器形了。花貨自然有其可愛可親之處,從中體會的人文思想也是值得我們深入學習和體會的。
梅竹自小無嫌猜,青梅竹馬來相伴;梅竹與松相交,是歲寒三友,情意無堅;與蘭菊同道,得“四君子”之美名。在中國傳統的文化里,梅常常作為傳春報喜的吉祥之物,傲霜斗雪,凌寒獨自開的精神。竹,經冬不凋、高風亮節、能屈能伸,是高雅之士的象征。千百年來,梅、竹以其清雅淡泊的品質,為世人所鐘愛,成為一種人格品性的文化象征。梅竹與自有清高處,吾自比梅竹,傲骨錚錚,自有惺惺相惜,融情于物的情感。
《梅竹雙友》壺以紫砂為媒介將梅竹以花貨的組合的形式融入紫砂的造型之中,以梅與竹為題材既是取梅竹青梅竹馬,君子相交之美好友誼為主題核心,梅竹在紫砂造型中相互呼應,具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價值。
此《梅竹雙友》壺,壺身以光素器的飽滿圓潤為基本形體,提煉取舍,精心設計,制作精細,十分清雅。此壺在以梅竹的塑造上以花貨的形式,在壺嘴處取竹節為形,自然的竹節,粗細皆自然融洽,竹節的線圈裝飾,竹枝虬勁延綿從竹節中蜿蜒至壺腹,竹枝上伸展出幾片竹葉,竹葉俏麗凌風,適然清雅,十分怡人。竹,儒之所(下轉第71頁)愛。“未出土時便有節,及凌云處尚虛心”,它正直,虛心,勁節,的品質和高尚的情操為人們所喜愛,也是筆者將之塑入壺中所表達的思想情感。
而壺把則是取梅枝干所塑造,壺把以自然之梅遒勁的枝干為形,以梅之曲為美,節疤嶙峋,形態自然而富含力度,遒勁多姿。壺身貼塑梅枝,伸展自然,梅枝上梅花爭相竟放,端莊秀雅、香遠益清,技法老道精湛。萬花敢向雪中出,一樹獨先天下春”,梅花自然清逸傲雪獨自盛放,精神和氣質感染著人們,遙遙一片,自有香氣飄來。
3 總結
壺鈕處以梅竹交相輝映的姿態,將竹枝與梅枝塑成橋鈕狀,且延伸出竹葉和梅花,竹葉清香,梅花暗香,香清氣遠,十分符合意境。壺身梅竹遙相呼應,自然天成,可謂應和了青梅竹馬之說了。此壺源遠流長,蘊含豐富的文化現象,其壺型線條處理的十分得體,整幅畫面溫和沉靜,氣質清潤,結構嚴謹,賞心悅目,是集歷代精華凝練而成。在紫砂凝練地表達過程中,譜寫出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美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