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鶴飛 邱國橋 陳振富
課題項目:本文系江西省藝術規劃項目YG2011106的部分研究成果
摘要:新干剪紙有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化。據調查考證,震驚中外的新干大洋洲商代出土文物,其中青銅、玉器文物紋飾,有可能就是原始的新干民間剪紙雛形。在漫長歷史發展變遷過程中,新干民間剪紙經過在傳統文化、民俗及宗教思想影響下各方面的保護利用措施、經過歷代剪紙藝人傳承發展,成為新干古老的民間藝術之一,是中華民族文明的一朵奇葩。
關鍵詞:新干民間剪紙;價值;傳承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新干剪紙得到有效保護和發展,并享有“剪紙之鄉”之美稱。2011年,江西省文化廳批準命名為“新干剪紙之鄉”。
1遺產基本形式和內涵
新干剪紙源于民間,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具有濃厚的地方民俗特色,反映了當時社會的方方面面,主要有:春節的彩簾,結婚的雙喜,喪事的靈屋、壽鞋、鬼衣、冥錢等,婦女的攔裙花、鞋花、頭蓋花,新婚洞房的門簾,小孩的帽花、口枷花以及飛禽走獸等等。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新干剪紙注入了新的元素,表現形式和內涵更加豐富,既有傳統的民間風俗,又寓含著福份、財氣、順遂、企盼等美好生活和愿望,傳統風俗與現代社會生活相互結合、滲透,融為一體,成為現在新干剪紙賴以存在延續的基礎。主要有喜慶花鳥、農村景象、人物典故、民間傳說、生產生活、勞動場景、時事政治、家事國事等,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時代特色。
2對剪紙藝術的民俗保護管理措施、成果的評述
積極構建有效的保護體系,健全和完善保護工作機制,充分發揮新干剪紙在傳統文化教育、豐富文化生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切實可行的保護措施,做好組織、經費、人員、機制等保障措施。
2.1保護的目的和意義
新干剪紙是農耕社會和現代社會生活的產物,融思想性、歷史性、藝術性、觀賞性、裝飾性為一體,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濃郁的地方風情,純樸的藝術形式,豐富的創作題材,一直保持著旺盛的藝術生命力和吸引力,這對廣大群眾特別是青少年進行傳統文化和愛國主義教育,豐富精神文化生活,進行地方民風民俗等理論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2.2保護措施與進度
(1)開展搶救性記錄、保存工作。開展搶救性記錄和保存,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動態保護過程。一是要對民間藝人的作品進行收集、整理、記錄。二是關心民間剪紙藝人,經常上門走訪看望,解決生活中實際困難,為他們藝術創作提供力所能及的方便和條件。三是要對田野調查獲得的文字、照片、錄音、攝像及其他資料,分別予以整理、保存和歸檔,為今后的剪紙傳承、研究和科學利用提供真實有價值的材料。
(2)保護、培養傳承人,舉辦傳習培訓班,設立傳習所。新干剪紙主要以口傳心授的形式流傳至今。現在面臨著傳承、傳習問題。一要解決資金、場所、人員報酬和其他開支;二要有切實可行的措施,落實工作責任,領導認真負責管理,學校等部門單位積極配合;三要以“新干剪紙藝術培訓基地”為示范,推動其他學校、農村等基層傳承、傳習活動。四要堅持抓好活動質量,不走過場,不圖虛名,真正把剪紙培訓辦得有聲有色,出傳人,出作品;五要重點資助支持主要傳承人洪桂英、彭許平、張偉良等舉辦的培訓傳承活動。
(3)征集和保存實物。已征集老藝人和部分重點作者剪紙100多幅,并已經拍照留存。今后,要繼續征集剪紙作品,常抓不懈。由于目前還沒有專門的檔案室和專用文檔柜,只能因陋就簡解決,由專人負責,待新文化館建成后,設立非遺工作室,有專門的非遺展覽廳和非遺檔案室,這將極大地改善保存條件。
(4)開展理論和技藝研究。新干剪紙理論和技藝研究,目前仍然是一項空白,亟待認真加以解決。一要提高對這項工作的認識,進一步明確理論和技藝研究與非遺項目申報,同樣具有重要意義;二是有關部門要為此作出計劃和安排,主動與高校或其他專業研究機構協調溝通,在適當時候邀請有關專家學者來新干,開展剪紙理論和技藝研究活動;三要充分利用已有的資料,加強剪紙理論研究,通過舉辦學術研討會等形式,加強學術交流,出版研究成果;四要加強信息交流與溝通,尤其注重外地剪紙理論研究和發展情況,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學習借鑒外地的成功經驗,推動新干剪紙理論和技藝研究向前發展。
(5)開展民間原生態活動。幾年前,新干縣嘗試運用舞蹈《剪春》在舞臺上反映剪紙原生態藝術形式,取得成功,并在省、市演出獲過等級獎,《剪春》反映了剪紙藝人生活、創作生動形象,不僅是舞臺上的藝術形象,同時也是宣傳新干剪紙的一種有效方法,很多人從舞蹈節目中了解感受新干剪紙的藝術魅力。
(6)保護文化生態空間環境。七琴民間剪紙是新干的重點,當地民風淳樸,風景秀麗,剪紙氛圍濃厚,代表性傳承人洪桂英就是七琴人,在她的影響和帶動下,形成了以七琴為中心的剪紙群體。通過近十年的發展,剪紙已成為當地農村婦女主要愛好和自覺行動,客觀上為當地民間剪紙生態空間環境提供了良好的條件。遠近聞名的七琴街歷史古老,隔日趕墟,街上商品豐富,買賣興旺,以廣場為中心的七琴街周邊,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人文環境,是宣傳展示民間剪紙的公共場所。各級領導非常重視七琴剪紙文化生態空間環境的建設,有關部門做出建設規劃和措施,形成共識和合力,以當地山水風光為依托,以民間剪紙為品牌,以市場為推手為發展理念,整治七琴廣場、街道,美化環境,文化部門結合辦班培訓、傳承傳習、藝人示范、作品展覽等工作,逐步把七琴打造成剪紙生態基地,展示獨具特色的七琴剪紙文化藝術。
(7)推動展示、展演、交流和“六進”活動。開展剪紙展示、展演、交流和進校園、進課堂、進社區、進企業、進軍營、進家庭“六進”活動。
(8)組織宣傳出版及網站和數字化建設。制作剪紙影像宣傳光盤,深入實地拍攝,精心剪輯制作。把新干剪紙作為網站的重要內容,嘗試在網站創建剪紙二維畫宣傳,讓人們在游戲中學習剪紙,在剪紙中走近并傳播新干民間剪紙藝術。組織與企業“聯姻”,把剪紙元素融入企業文化和產品進行宣傳,開辟剪紙產品宣傳銷售新途徑。
3結語
以新干剪紙保護方案為契機,通過剪紙保護傳承、科學利用的新路保護方案的實施,使其藝術的生命力和吸引力保持旺盛,對廣大群眾特別是青少年進行傳統文化和愛國主義教育,豐富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使新干剪紙保護與傳承工作再上一個新臺階,為實現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而努力。
參考文獻:
[1] 王光敏.剪紙文化[M].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
[2] 劉麗麗,田曉冬.民間剪紙在現代藝術里的視覺延伸[J].藝術與設計,2007.
[3] 雍自鴻.淺析“喜花”主題剪紙中的符號化寓意[J].蘇州大學學報(工科版),2002.
[4] 胡業福,劉萍.論我國婚慶產業的發展與規范[M].商場現代化,2007.
作者簡介:肖鶴飛(1963—),江西吉州人,井岡山大學藝術學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美術學。
邱國橋,江西南康人,井岡山大學藝術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數字媒體藝術。
陳振富,江西南康人,江西省唐江中學一級教師,主要研究方向:美術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