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 宮穎
摘要:滿足互聯網用戶更加人性化的需求,是網頁交互設計所面臨的問題,本文以認知心理學為出發點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總結了認知心理學理論指導下的網頁交互設計方法,從而對網頁交互設計提出新的補充。
關鍵詞:交互設計;網頁設計;認知心理學
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化社會的進程不斷走向深入,網絡分享與參與日益成為網站發展的新熱潮。熱潮的主體無疑是成千上萬的互聯網用戶,因為用戶既是網站內容的瀏覽者,也是網站內容的參與者。交互設計對于網站設計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當今的交互設計模式開始更多地聚焦于用戶內在的心里感受,開始關注認知心理學對用戶界面操作行為的影響。本文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對網頁交互設計進行探討分析,并總結出基于認知心理的交互設計方法,以及如何在認知心理學的理論指導下設計網頁界面,從而對網頁交互設計提出新的補充。
1認知心理學的研究領域
認知心理學(Cognitive Psychology)是二十世紀50年代中期起源于西方的一種心理學思潮。它主要研究人的高級心理過程,該過程包括人類如何獲取外部世界信息,然后人腦如何將所獲信息轉換成知識,知識存儲后又如何對人的行為產生影響。認知心理學涵蓋了人們從感覺到知覺、識別、注意、學習和記憶、思維、語言、情緒等幾乎全部心理活動的過程。是人類行為最基礎的心理機制。現今時代,認知心理學的主導研究方向是將人看作是一種能夠加工處理信息的系統,而人在認知過程中發生的信息輸入及輸出行為被稱為信息加工行為,所以認知心理學也被稱為信息加工心理學。用戶瀏覽網頁的過程其本質是用戶認知信息加工信息的過程,用戶對頁面信息內容的認知過程由多個分支過程組合而成的,各個子過程首先相對獨立的對網頁上的信息做出特定的響應,最終再將各子過程的回饋反映分析處理,得出對網頁的綜合評價。
2交互設計與認知心理學的關聯性
交互設計是定義、設計人造系統的行為的設計領域,用于定義人造物的行為方式的相關界面。交互設計被廣泛應用在web設計、軟件設計、環境設計、產品設計等多個領域。網頁設計師通過對網頁界面及其使用行為進行設計,使產品與用戶之間建立良好的互動關系。在用戶認知網頁信息加工信息的過程中,交互設計的作用在于對使用者的需求進行正確的認知和傳達,目的是提高人們獲取并分析處理信息的能力及速度,用最合理最優化的方法提高用戶與信息資源之間互動的品質,為了達到這樣的目的,也為了更好的為人服務,交互設計師在設計網頁時首先要從用戶最根本的心理機制研究入手,將認知心理學理論應用于交互設計之中,充分了解用戶的認知心理,行為過程及規律,設法讓用戶主動積極的使用互聯網產品,在使用過程中獲得各個方面的愉悅體驗。認知心理學作為人機交互界面設計的一項重要理論基礎,對網頁界面交互設計具有及其重要的價值與意義。
3基于認知心理學的網頁交互設計方法
(1)網頁交互設計中的感知覺。感覺是我們與外界的交流方式,來自外部世界的刺激使我們產生感覺,而感覺又促使我們進一步產生知覺。感知覺是認知的基礎。認知心理學研究表明,外界的各種刺激樣式所對應的感知限度是有所區別的。在此基礎上我們不難發現,進行網頁設計時,如果能夠根據各感覺器官所能承受的感覺刺激程度來進行傳達信息、安排頁面布局,將會使頁面更加符合人們的感知覺習慣,使用戶直觀感覺頁面舒適、美觀、格局清晰合理。網頁交互設計涉及的最主要感知覺是視覺及聽覺。在設計時應為網頁信息選用最適宜的視覺刺激維度,例如,蘋果中國官方網站的主頁,整體頁面感覺具有科技感時代感,背景明亮文字灰暗使人眼感覺舒適,閱讀流暢。各層級頁面關系簡潔明了,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區域劃分符合人眼視覺習慣,主要信息區域占屏幕中部空間,次要信息依次排列于屏幕下方,14號的標準字體符合人眼舒適辨認的習慣。此外,聽覺感覺也開始被應用于互聯網設計之中,它比視覺更具有隨意性,在設計時聽覺信息應該更多的與人的自然習慣容為一體,不要產生突兀、嘈雜的感覺。
(2)網頁交互設計中的記憶。記憶代表著一個人對過去活動、感受、經驗的印象累積,主要分為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兩種。用戶在使用網站時,產生的短時記憶占較大的比重,因為頁面信息在迅速變化,記憶也隨之變化,很快衰退,或者受到干擾刺激遺忘,為了避免這些問題產生,在進行交互設計時,要保證各頁面元素的一致性,保證部位和模式功能,外觀和操作位置成為一個系統的內部不同區塊,每次劃分的信息區塊最好分為7個最符合人的記憶特點,各區塊間具有連貫性,幫助用戶記憶。在設計時還應注意幫助用戶提取已長期儲存的記憶,需引起用戶注意的信息應該設計取樣提醒功能,用來提醒操作人員對某個特殊的信息源做取樣提取。此外,設計元素應盡量符合用戶大腦中已經儲存的行為經驗或者記憶元素,使用戶可以憑生活經驗和本能反應完成操作過程,例如,淘寶商城里的購物車功能,就是將用戶在長期生活中對購物車這種事物已經形成的記憶應用于虛擬網頁設計中,便于用戶快速理解并使用該功能,這樣通過調用人們的隱性記憶,減輕用戶重新學習的認知負擔。
(3)網頁交互設計中的情緒。人是富有感情的生物,我們每天的生活都離不開喜、怒、哀、樂種種情緒的牽絆,情感更是人類認知心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網絡時代的發展,用戶對互聯網產品產生了越來越多的情感化需求,人是會產生情緒的,如何使冰冷的機器產生類似人類的情緒,在情感上與使用者產生溝通交流、互動,就是網頁交互設計師應該做的工作,設計時要注意增加正面的情感,使網頁更能吸引瀏覽者,用愉悅輕松的體驗消減用戶的負面情緒,用戶在快樂及積極的情緒當中更易容忍那些操作頁面中的難題。例如國外的知名設計網站Dribbble,用戶填寫注冊信息后還需要登錄郵箱,點擊驗證鏈接完成注冊,完成注冊按鈕上的文字不同于一般網站的“注冊成功”,而是寫了一句話“Im human,let me in!”,一個很小的細節,從用戶的情緒感受出發,大大減少了用戶在之前繁瑣的注冊過程中產生的厭煩情緒,感覺網站既具有親和力又富有生命力。在此基礎上,還應保證網頁的易用性,當可用性和易用性短缺時,用戶容易對產品失去掌控,產生沮喪自責的消極負面情緒,設計者應該以網頁內容結構等各方面元素的清晰表現、協調配合為重,而不是一味的追求效果,依賴技術手段。
4結論
網頁是設計師與用戶溝通的橋梁,檢驗一個網站頁面的標準就是最終用戶的使用感受,所以網頁交互設計要緊密聯系用戶的心理特點、情感需求及行為規律。本文從認知心理學理論出發,聯系設計實例說明了其在網頁交互設計領域中的重要價值及意義,并從感知覺、記憶以及情緒三個方面總結了基于認知心理學的網頁交互設計方法。為了更好的向用戶傳達信息資源,激發使用者的興趣,使用戶從產品中獲得滿意愉悅的體驗,就應將認知心理學應用到網頁交互設計中,不斷提升網頁交互設計水平。
參考文獻:
[1] 唐納德·A·諾曼(美).設計心理學[M].張磊,譯.北京:中信出版社.
[2] 喬伊森(英).網絡行為心理學——虛擬世界與真實生活[M].任衍具,魏玲,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
[3] Donald A Norma(美).情感化設計[M].付秋芳,等,譯.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