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昊 張瑞云
摘要:在消費者的購買活動中,商品的外部包裝是吸引消費者的有力手段,是商品能否受到青睞的重要因素。然而,在影響包裝設計的諸因素中,色彩則是最為重要的,完美、合理的色彩搭配及應用,能起到美化產品,提高產品附加值的功效。反之,不當的色彩搭配及應用,將誤導消費者對產品形象的認知產生偏差,最終影響產品銷售。本文著重從產品視覺、產品印象以及產品性質三方面進行深入剖析,來研究色彩在包裝設計中的傳達功能。
關鍵詞:色彩;包裝;審美;傳達功能
時下,市場競爭日趨激烈,要使商品贏得更為廣闊的營銷市場,外部包裝則顯得尤為重要。事實證明,優美的包裝能使產品在琳瑯滿目的商品中脫穎而出,快速吸引消費者的目光,簡要、準確地傳遞商品特點及功效,激起消費者的購買欲望。然而,在市場特定的空間中,要使產品包裝極具視覺沖擊力,在設計時就要充分考慮,包裝的造型是否新穎、別致;色彩搭配是否完美、協調;文字說明是否簡單、明了;圖案表現是否美觀、和諧;包裝材質是否恰當、合理,而在這諸多因素中色彩則具有先聲奪人的魅力。
1視覺的傳達功能
在消費者的購物活動中,面對各類造型優美、色彩鮮艷的商品時,由于商品陳列繁多,購物時間有限,致使人們無暇仔細審視每一件商品,而往往被那些色彩優美的包裝所吸引,從而縮小選擇范圍,將購買目標鎖定在那些包裝搶眼的商品上,而那些色彩美感較弱的則常被忽略掉。可見,色彩在包裝設計中具有強烈的視覺感召力和表現力,能有效突顯出產品的個性特色,使其在紛繁復雜的商品中脫穎而出,吸引人們驚羨的目光,誘發人們產生濃烈的興趣,激起強烈的購買欲望。
人們在商品的選擇過程中,通常在潛意識中形成了一種依據色彩來判斷和感受商品的心理。倘若色彩搭配或應用不當,將導致消費者對產品形象的認知產生偏差,減弱購買欲望;反之,若色彩搭配或應用得當,則會美化商品,使消費者在情感上形成一種極佳視覺效果,增強審美愉悅感,以此來打動、吸引消費者,激發消費者去判斷、去聯想,進而誘發其對美的渴望與追求,最終實現購買行為的目的。可見,色彩運用的好壞,將直接影響著人們的購買行為。
吉爾·莫頓曾說:“色彩是一種通過潛意識作用的說服力量。作為人類視覺機能的組成部分,色彩能夠吸引人們的注意力,使眼睛得到放松或者受到刺激,從而有助于一種產品、一項服務甚至一個室內空間設計的成功。錯誤的色彩選擇也許會讓人付出昂貴的代價。”吉爾·莫頓的這段文字說明,色彩的直觀性影響著人們的情感和行為,在吸引人的同時又制約著人,當人們看到產品的包裝后,色彩美感強烈的包裝易使人產生愉悅感,引領人透過包裝對產品產生好感、親切感,從而激起強烈的購買欲望,提高產品銷售額,這便是色彩在包裝設計中的價值與力量之所在。
2產品印象的傳達功能
色彩是包裝設計中最具影響力的因素,也是最能快速有效傳遞信息、表達情意的因素,它能有效喚起人們情感的聯想。無論是有彩色還是無彩色,都有自己獨特的表情特征,都可表達出各種不同情感,引發心理上的連鎖反應。由于每種色彩都有自己獨有的印象,而這種印象又深烙在人們記憶深處,長久以來,便賦予每種色彩以固定的情感,當看到某一色彩時,就會自然而然產生它所對應的情感,而這種情感性則使人們看到外部包裝色彩,就能基本聯想到內部商品特征。
人們通過長期生活經驗的積累,使色彩與商品內容的屬性之間無形中形成了一種內在的聯系,每種商品在消費者的印象中都有著根深蒂固的“概念色”、“形象色”、“慣用色”。因此,消費者僅憑包裝的色彩就可對商品進行視覺上的判斷。例如,當人們看到橙色就會聯想到橙汁,綠色聯想到水果和蔬菜,深褐色聯想到咖啡飲品,這些都成了消費者判斷商品性質的一個特定符號。通常人們在逛超市時,也是憑借這種特定符號快速判斷出所需物品的位置,如一般清潔劑類擺放在冷色系列貨架,食品類擺放在暖色貨架,化妝品類擺放在清新高雅的色調,以上所述便是產品印象傳達價值的體現。
3產品性質的傳達功能
經過人們長期視覺經驗的積累,在消費者心理已形成一些色彩固有的風格特點,致使色彩在包裝的信息傳達中,直接左右著人們的情緒,喚起人們的情感聯想,當人們看到那些特定符號后,大腦中馬上會感受出產品的新鮮、美味感,或者感受出古典的、現代的、時髦的、自然瀟灑的、溫暖清爽的等不同印象。因此,外包裝的色彩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產品的性質及風格,左右著消費者的購買行為。
商品性質與消費者心中牢固色彩印象的緊密聯系,是存在于消費者一種無意識狀態之下,是一種自然的識記轉臺。不同性質的產品在消費者心中都有其根深蒂固的慣用色,進而使不同的色調體現出不同的產品性質,每一種色調都代表一個主題,體現一種商品特性,久而久之,便使得人們在色彩與商品屬性間形成一種潛在的對應關系,為產品提供了一個無聲的推銷,這便是色彩對于產品性質的傳達功效。
4結語
在包裝設計中,色彩具有烘托主題、美化產品以及便于識別產品的功效。色彩是產品外在形象最重要的因素,是商品的直接廣告,也是最能打動人心,吸引消費者的重要因素。據調查在不增加成本的基礎上,通過改變色彩的設計,可給商品帶來10%~25%的附加值,可見色彩給產品所創造的低成本高附加值的作用是驚人的。因此,我們要緊抓消費者心理,深層次挖掘色彩的傳達功效及商業價值,借助人們潛意識中對色彩的認知,依據商品的用途、價值含義、市場定位等,來優化產品色彩設計,提高商品促消能力,增強品牌競爭力,提升品牌形象。
參考文獻:
[1] 陳光義,耿燕.包裝設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2] 張繼渝.設計色彩[M].重慶大學出版社,2005.
[3] 郭雅冬,伊鵬飛.設計色彩[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4] 瑪麗安·羅斯奈·克里姆切克(美).包裝設計:品牌的塑造[M].李慧娟,譯.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8.
[5] 李瑋.設計色彩[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8.
[6] 鄭桂玉.色彩形態語言[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
作者簡介:雷昊(1991—),男,甘肅蘭州人,蘭州理工大學藝術設計學院藝術設計專業,2010級。
張瑞云(1984—),女,甘肅天水人,西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藝術學專業2009級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