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航

1多媒體鋼琴教學系統拓展了鋼琴教學的模式
隨著社會教育體制的發展,愈來愈多的人們對鋼琴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鋼琴已不再是專署貴族教育了,慢慢地普及社會的各個階層,而以往的鋼琴教學采取傳統的“一對一”的教學模式,勢必要增加鋼琴老師的編制,大幅度的提高教育成本。數碼鋼琴教學系統正是雪中送炭,在很多方面解決了這個問題。數碼鋼琴的教學模式,有它自己的幾個特點:[2]
(1)采用“一對多”的教學模式。一個老師面對20~30個學生同時教課,對學生基本的知識和技術上的難點集中講解,解決了不必要的重復教學環節。再有它的視頻功能,老師在前面做示范,通過投影儀投入在屏幕上,學生不管在哪一個位置,都可以清楚的看到老師的示范,輕松的解決了教室空間壓縮的問題,大大的提高了課堂效率。
集體課“一對多”的教學形式決定了學生的會課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在以往的鋼琴課堂中,獨奏是學生會課的主要形式,學生之間的合奏機會很少,更不用說重奏了。而數碼鋼琴集體課,可以讓所有學生一起彈奏,讓音樂感覺好的同學帶動音樂感覺不好的同學,可以迅速的增長學生的音樂感覺;也可以讓學生分聲部演奏,使學生鍛煉多聲部的辨別能力、節奏感和視奏能力及良好的心理素質得到提高。然后教師還可以讓個別學生獨奏這首曲子,讓學生直觀的認識到自己某些方面的不足,從中互相啟發,開放思路。
(2)采用“多教法,多學科”相交叉。多媒體鋼琴教學系統可以把各個學科結合到一起,例如即興伴奏,它是高師一門重要的課程,把鋼琴技術,和聲,樂理,視唱練耳,曲式分析等必要的學科綜合在一起。[3]
在以往的教學上,教師只是講解曲子的伴奏理論,學生們只是記憶老師的講解;觀察、傾聽老師的彈奏。雖然理論上理解了,但是鍵盤手法跟不上,教師傳授知識,和學生消化知識時間過長,老師也不能一一的檢查作業,從而影響了整體的教學效果。或是,即興伴奏被作為小課的形式,“一對一”的授課,這樣雖然學生理論和鍵盤都掌握了,但對于老師來說,負擔太重,再一問題是教育的成本高昂,學校也無法做到為每一位學生都開設,只能因材施教。對于學生,他們無法交流和比較,容易產生消極的心理。
數碼鋼琴集體課解決了這一難題,課堂上學生們一人一琴,教師可以邊教理論邊教鍵盤,雙管齊下,學生之間還可以相互學習,相互交流,老師在上面做示范,學生們可以通過大屏幕之間的看到,一有錯誤可以馬上改正,把錯誤消滅在萌芽時期。學生在課后練習時,目的明確,得心應手。教師還可以把提前做的課件放出來,學生可以更直接的學習理論知識,各個聲部的進行,和聲的色彩變化,織體音型的設計都可以把他們一一拆開,更直觀更方便。還可以讓學生聆聽各種配奏的效果,從而從中選擇理想的配奏形式。這樣也解決了教師即抄又講又彈的現象,也節約了大量的教課時間,使學生當堂學會彈會,提高了學習的效率。
教師在會課的時候,可以采取多種形式,例如:教師可以讓一個學生彈旋律,一個學生彈伴奏,讓學生熟悉曲子的旋律,也可以讓學生以接龍的形式移調,來熟悉各個調式等;教師可以講講曲子的感情處理,讓學生來模仿;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齊奏重奏和輪奏的形式,增強學生的注意力,和思維敏捷度,這正是即興伴奏所具備的最重要的兩點習慣。
(3)采用“全靜音”的模式。數碼鋼琴上每個學生和老師都配有耳機,學生彈琴時可以戴上耳機,不受他人的影響,也不會影響他人,解決了琴房緊張的問題。所有的數碼鋼琴都是有老師一人控制,如圖1[1]。
在中心控制臺的操作下,可以任意聽某個學生的演奏,而不影響他人,也可以和某個學生單獨交流,學生與學生之間也可以戴上耳機相互交流。這樣,集體課即達到了統一授課,又達到了單獨講解,對在某一方面不懂的學生,給與單獨講解。有些覺得集體課學不會,怕跟不上教學進度的學生,這樣看來,他們的擔心是多余的。
數碼鋼琴還有它獨特的錄音效果,有時彈奏者在彈的過程中并不知道自己彈奏的不足,可以用錄音把自己彈奏的片段錄下來,然后反復去聽,就會發現很多問題了,教師也可以把某些學生的錄音放給大家聽,讓學生們找出他的不足,互相交流,相互進步。
(4)系統操作軟件簡單方便。有了這些現代化的設備,方便了教師的備課,授課不再是根據曲子完成的情況即興發揮了,它有了一定的計劃性。MIDI示范曲庫在音響上解決了集體課教學中的示范問題,MIDI示范庫中的曲子來源是購買數碼鋼琴時,設備公司配送的MIDI鋼琴曲;音樂教學機和高檔數碼鋼琴中帶的MIDI鋼琴曲,可以通過網絡從網上直接下載MIDI鋼琴曲,也可購買MIDI鋼琴曲磁盤。
2多媒體鋼琴教學系統在教學中如何發揮作用
認識到數碼鋼琴的不足,是能更好的運用它。我們可將學生分組,把程度相近的分在一起,在以后的學習中,可以相互促進;教師要經常測試,經常分組,這樣既促進了學生們的熱情,也不會出現“跟不上,學不會”的情況了。
在高校開數碼鋼琴集體課時,對數碼鋼琴的要求是很高的,一定要是質量上乘的數碼鋼琴,這樣它才能和鋼琴很接近,才會有音色和觸鍵的感覺;對教材的要求也是很高的,它應該有屬于自己的教材,應該把鋼琴曲、聲樂曲和配樂集合在一本教材中,讓學生不僅從鋼琴上,也從即興伴奏上都有進步,這樣才能勝任中小學的音樂教師。對于教師來說,學校應該經常讓教師進行外出學習,比如說去進修或是留學,吸取國外的經驗,使自己的教師隊伍不至于落伍。
參考文獻:
[1] 張凱.對高師數碼鋼琴集體課的幾點思考[J].藝術教育,2006(02):8687.
[2] 連蘋.中國鋼琴音樂教育改革的新動力——數字化鋼琴音樂教學新模式[J].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05(03):3639.
[3] 陳穎.用多媒體數碼鋼琴進行即興伴奏教學的優勢[J].中小學音樂教育,2004(07):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