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旭
摘 要:創造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創造性思維是創造的源泉,科學家和發明家較之常人,最大的不同之處在于他們對創造性思維的運用。
關鍵詞:創造性;思維;圖像
創造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創造性思維是創造的源泉。所謂創造性思維是指不以常規,尋求變異,想出新方法,提出新問題,建立新理論,從多方面尋求答案的開放式思維方式。教師只有把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盡量發揮出來,才能培養出能為社會創造更多的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的人才。
一、加強形象思維訓練
形象思維在創造性思維中占有主要地位,形象思維是人們認識事物的首要途徑,可以說仿生學就是在形象思維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根據物理教學的特點,在教學中,教師首先要讓學生在掌握物理概念、物理規律等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過程中去聯想相關事物,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其次,在培養學生應用物理概念、物理規律解決問題的能力過程中,重視和理解出現的現象,建立表象,由表象入手,掌握問題的核心所在,訓練學生的形象思維。再次,千方百計地做好新《綱要》規定的各個實驗和演示,突出實驗的趣味性和可見度;對于那些較抽象的、學生不易理解的內容,可設計實驗或演示幫助學生理解;同時要做好隨堂小實驗,并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使教學內容由“靜”變“動”,更形象、更逼真,從而豐富學生的形象思維。
二、重視直覺思維的訓練
直覺思維是指沒有經過嚴格的推理和驗證,而突然猜度到問題的核心之處。它是靈感的初級階段,是創造性思維的一種形式。首先,創設問題情境,積極誘發直覺思維。想象是直覺思維的初級階段,具有直接性和形象性的特點。在講解習題時,教師應盡可能根據題意畫出清晰的物理圖像,為學生的思維創設問題情境,在學生大腦中樹立感性形象,為他們進一步思維提供資料和信息,并使思維具體化,借助這些載有信息的圖像,激發學生的創造性直覺思維。其次,還要建立合理模式、滲透科學方法、形成專項技能,增強直覺思維能力。再次,從表面上看直覺思維和邏輯思維是兩種對立的思維形式,但實際上兩者是辯證統一的,可以說直覺思維依賴于邏輯思維,直覺思維從根本上說是按邏輯規則去分析揭示事物本質的。所以,為了培養直覺思維,應對直覺思維過程進行分析,補上被簡約的思維環節,復原直覺產生的通道。
三、加強對學生進行發散思維和收斂思維的訓練
發散思維是指思考者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從不同角度,沿著不同方向,進行各種不同層次的思考,多觸角、全方位地為尋求探索新的多樣性的方法及結論的開放式思維。在物理教學中,逐步培養學生用發散性思維去思考問題,啟發學生一題多解、一題多思、一題多變等解題方法,強調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引導學生從不同方位、不同角度尋找解題方案,防止照貓畫虎,生搬硬套。
在進行發散性思維訓練的同時,還必須注重收斂思維的訓練,因此,以上兩種思維在創造性思維中是相輔相成的。如這樣一個題目:在物理學中測量某個物理量,方法多種多樣,請你設計兩種不同方法測量圓柱體(如干電池)的直徑。先提出:利用所學知識你能設計哪些方法來測量干電池的直徑?引導學生進行多方面的聯想,學生會提出幾種方法,如,用輔助器材,直角三角板;或用細繩、細銅絲等繞在干電池上,由周長計算直徑;或用軟尺直接測周長。還有學生想到多種辦法:用尺規找出圓面的圓心,就找到了直徑;用剪紙的方法,把圓面在紙上畫下來,剪下,對折,折痕即為直徑,然后直接用刻度尺來測量。在多種方法的基礎上,讓學生進行收斂思維的訓練,即指導學生對各種測量方法進行比較篩選,從而找出測量圓柱體的直徑準確又簡單易行的兩三種方法。
由于每個學生天賦不同,思維策略不同,十個人有十種思維,但這并不妨礙每個學生都能達到成功的彼岸,加強發散性思維訓練等于給了智慧以翅膀,是培養創造性思維的關鍵。
四、加強培養抽象構圖思維能力的訓練
在物理教學中,許多物理定律、公式及物理問題可以用圖形來描述。許多復雜的物理問題如果對其物理規律沒有深一層的理解,解決起來常常是束手無策。而如果采用圖形來描述其物理問題可以使問題簡化,一旦找到圖形所蘊含的深刻的物理規律之后,便能茅塞頓開,使物理問題難度降低,并且常常從圖形中找到有創意的解題思路,因而我們把這種將物理問題反映到圖形上的思維過程暫稱為“抽象構圖思維”。在許多情況下,求解一物理問題往往會受到數學知識的限制,也有時由于學生對物理問題的概括受到思維上的限制,難以把握問題的實質,而采用抽象構圖方式則可以使物理問題更易于解決,并能方便找到獨創性的解題方法。在運用抽象構圖培養學生思維過程中,適當選擇一些趣味性物理問題,更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利用寓言故事“龜兔賽跑”,讓學生在v-t坐標系中畫出龜兔各階段運動情況及速度變化情況,既寓教于樂,又有助于創造性思維的形成。
五、重視個性心理品質的培養
創造力高的人不一定最終成為創造者,真正有作為的創造者必須伴有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這對創造力的發展有著重大影響,因此,教師要注重對學生意志、性格等個性心理品質的培養。在教學中要創設一個寬松的教學環境,為學生提供一個發揮個人想象力、創造力的空間,當學生中出現與教師的看法不同的現象時,教師要給予及時表揚,科學引導,切勿“一棍子打死”,扼殺學生的創造力,另外,教師還要鼓勵學生養成“好問”的習慣,使課堂出現觀點的交鋒,智慧的碰撞,進而迸發出智慧的火花。
物理教學只有把每堂課都作為學生創造探索的歷程,才能敞開學生的心扉,放飛學生的思維,才會達到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的目的。
(作者單位 河北省衡水市棗強縣張秀屯鄉張秀屯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