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汶珈
“黃河滔滔,秦嶺莽莽,赫赫始祖恩澤,五千年文明育養。理工大學子濟濟一堂,祖國榮譽責任矢志不忘。團結勤奮求實創新蔚然成風,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精神永揚??创喝A秋實桃李芬芳,為我中華騰飛創造輝煌?!?/p>
正如校歌《春華秋實》里的字字句句所描繪的那樣,西安理工大學(下簡稱“西理工”)伴隨著共和國一同成長,64年間,她始終不忘傳承人類科技文化、振興中華民族的時代使命,正在為把學校建設成以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而奮斗。
西理工建校于1949年5月1日,現有金花、曲江、蓮湖三個校區和大學科技園,前身是北京機械學院和陜西工業大學于1972年合并組建的陜西機械學院,1994年1月經批準更名為西安理工大學,現屬中央和陜西省共建、以陜西省管理為主的高校。2012年,西安理工大學又憑借科研和師資等方面的絕對優勢成功入選教育部中西部高?;A能力建設工程(又稱中西部100所)大學(陜西入選五所),將得到國家財政的全面大力支持與優先配給。
學位授予學科、精品課程、國家特色專業,這些不僅是一所大學教育建設的基石,更是衡量其教育品質的關鍵。作為我國首批獲得博士、碩士、學士學位授予權的高校之一,西理工從未懈怠,決心從每一門課程做起,穩步提升辦學水平。學?,F有10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1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等學位授權學科,其中水文學及水資源學科為國家一級重點學科(涵蓋5個二級學科),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等21個學科為陜西省重點學科;現設60個本科招生專業,其中有10個專業為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16個專業為陜西省特色專業建設點,8個專業為陜西省名牌專業;近年建成5門國家級精品課程、37門省級精品課程。除此之外,西理工還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后備軍官選拔和培訓基地,是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學校、教育部實施“大學生創新性試驗計劃項目”高校、教育部首批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教育部“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試點單位”。學校一貫重視對外學術交流與合作,與德國、日本、美國、意大利、新加坡、韓國、烏克蘭等17個國家和地區的30余所院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合作交流關系。自1999年起,與德國斯圖加特媒介大學聯合培養中德雙重學歷印刷工程專業本科生。該項目自2012年起獲得國家留學基金委的資助,西安理工大學是西北地區唯一一所獲得資助的省屬高校。
西理工深知,大學教育要創新,理工人更需要有人文氣。2004年以來,學校和陜西省文史研究館合作舉辦以人文社會科學知識為主的“古都大講壇”講學活動,為陜西省高校開展青年素質教育樹立了典范。如今,古都大講壇不僅是學校眾多人文活動的代表,并且已經成為西北地區的知名講壇。2010年5月30日,以“西部情懷”為主題的2010年“五月的鮮花”全國大學生校園文藝演出活動在西理工舉行,來自北大、清華、西安交大等23所高校的千余名學生用青春的旋律展示了當代大學生的風采。正是這些獨具特色的校園文化,構成了西理工之魂,培養了一代代優秀的西理工學子。
2013年1月18日上午,2012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西理工校長劉丁教授作為獲獎代表上臺領獎。在本次大會上,西安理工大學的兩項科技成果分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和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榮譽再美,鐫刻的也是往昔,而明天的西理工如一顆正冉冉升起的科教新星。春芽托珠,她愿意用自己的臂膀托起萬千學子,彼此同呼吸,同成長,終有一日,光耀奪目,成就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