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德安
高效運營是企業競爭優勢的重要來源,也是消費者低價購物的基礎。影響運營效率的因素有很多,但其中我們發現最重要的有三個因素,即制度、能力和企業文化。
制度是高效運營的基礎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對于企業來說,制度就是規矩,而業績才是方圓。制度不僅使員工知道了“做什么”,同時也讓員工明白了“如何做”,制度將使運營有條不紊,規范有序。新浪微博上流傳著格力電器董明珠董事長的一段話令人印象深刻,其中一句是“管理只有一種,就是制度”。鐵娘子此話霸氣之余,道盡企業管理制度的重要作用。
對于在順境中長大的一些中國企業而言,制度也許并沒有多大的吸引力,但隨著政策紅利、人口紅利、市場紅利的耗盡,要素驅動下的運營成本逐漸升高,企業會日漸感受到轉向效率驅動的緊迫。據麥肯錫的數據顯示,我國傳統制造業在產品開發和采購環節可降低15%的成本,而在生產和服務環節最高可降低40%-50%的成本。而戰略采購、精益生產、精細服務等運營手段可以實現這一切,當然必須通過系列的制度設計來實現。
制度作用的發揮還要基于執行,缺乏執行的制度形同虛設,反而成為企業規范化管理的嘲諷。目前,我國大多數企業都已經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制度,但制度的執行卻有著較大的折扣,不遵守制度而不被懲罰反而會被看成是特權,成為“高人一等”的標志。所以在企業里,要盡量減少“特事特辦”,通過高效的制度流程來保障企業的運營。
能力是高效運營的關鍵
企業運營質量取決于人的能力。然而,企業最缺乏的是有才干的人才。
本土高管大部分是在市場里摸爬滾打歷練出來的,憑借著敏銳的嗅覺、靈活的行動、個性化的經驗和老道的關系處理能力將企業帶大。而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企業面臨的管理轉型卻凸顯了高管們專業化管理的短板。當企業形成了新組織結構,企業卻沒有人能夠勝任新的崗位,業務干部雖然上過MAB但依然一知半解,而空降奇兵又沒做好準備。
擁有良好的組織基礎固然重要,但能力更是不可或缺。沒有能力,多優秀的組織也發揮不出真正的作用。所以在優化組織之外,企業還必須重視人力資源工作,并實施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不斷培養人才,提高能力。
企業文化是內在影響因素
企業文化是企業個性的展現。每個企業都擁有自己的價值觀、行為規范和群體風格,正是這些企業文化的要素使企業變得與眾不同,獨樹一幟。同時,也正是企業文化這一不可觸摸的軟性因素影響著企業的運營效率。
企業文化對運營效率的影響是通過人來實現的,這是企業文化作用機理決定的。企業文化通過內化于心,影響人的思想和價值取向,進而影響人的具體行為。所以,優秀的企業文化能夠往人的心理注入積極的因素,改善或強化員工行為,進而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不良的文化當然也會起到反作用。
如我見過的某個企業,由于總經理的強勢和慣用的負面激勵,導致了公司內部的不安全感。為了維護個人的利益,確保自我安全,大家都報喜不報憂、盡量少與領導溝通、聯合起來欺瞞總經理。不只于此,因為承擔錯誤意味著受到懲罰,而做得多錯的多,所以內部遇到事情就開始躲避,碰到責任就推諉,尤其是在職責分不清的地方,更是導致了無休止的扯皮。而總經理對此種現象更是變本加厲地給以懲罰,也許是為了以儆效尤。這樣,公司員工心理變得焦慮,工作更加謹小慎微,唯恐犯錯。而這些行動導致了產品交付周期的延長。由于害怕犯錯,大家都謹慎承諾,設計部圖紙遲遲不出,檢查到最后期限,采購部門盡量將到料日期推遲,生產部門也僅僅按照最低的能力來安排生產。這樣,大家都隱藏起真正的實力,努力為自己營造最寬松的工作環境。無疑,這對公司運營來講是一個災難。
還是來看一下經營之神稻盛和夫的“敬天愛人”經營哲學起到的積極作用吧,它也是日航僅僅一年就實現了從申請破產到盈利的經營訣竅。
稻盛和夫認為員工是創新價值的最重要主體,應該受到尊重和回報,并且他將員工的位置放在股東和消費者至上,因為員工的努力是消費者獲得優質產品和服務,股東獲得良好投資回報的唯一途徑。
敬天愛人的思想體現在稻盛和夫的言語和行動中,營造出富有責任感和工作激情的公司文化。工作中,稻盛和夫直接與一線員工接觸,主動與員工握手,并不斷激勵員工,指引他們的工作方向。有員工說,握著稻盛和夫那雙“溫暖的大手”,心中滿是真誠的感動、對未來的信心和對工作的激情。稻盛和夫將他的經營哲學寫成一本書,發給每位員工,在公司里營造出真誠和感恩的文化。從乘務員、地勤到管理者,日航員工大家都自覺地投入到工作中,將工作做得更好更快。在這一過程中,日航員工受到尊重和關注,體驗了生命的價值和喜悅,而公司獲得了更高的運營效率和收益。目前,日航成為最準點的航空公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