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巖
我們班級的方同學是全校教師有目共睹,時常為之“唉聲嘆氣”的一個學生,其中有惋惜,有責怪,也有無奈。
這天,他又犯錯誤了。在中午時段,無理強行進入樓內,罵了值周生,還對工作極其負責任的值周王老師粗言,這樣對老師無理的行為已經是第二次了。于是,我第一時間找到了他,在他“巧舌”的敘述中,我很嚴肅地告訴他:“你今天一定要給王老師道歉,因為,在王老師合理的正面教育中,你無視師道尊嚴,這樣的行為不但讓老師傷心,也是小學教育的悲哀。”最后,他在不斷的辯解中還是同意讓我陪他去給王老師道歉。但是,在辦公室里,他還是沒有張開嘴。出來時,他對我說:“老師,我不好意思說。”我說:“男子漢,敢作敢當,既然已經從心里認識到自己錯了,那就要敢于面對,不好意思,說明你還對自己的錯誤沒有認識深刻,你再想一想你做得對嗎?”
下午,臨近放學時候,方同學來到我的辦公室:“老師,我想好了,您再陪我找王老師吧,我要去道歉。”在辦公室里,王老師很真誠地說:“你的資質這么好,聰明、帥氣、健康,作為母親,有這樣的孩子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就在那個時刻,我真實地感覺到,方同學已經從王老師的話語中感覺到了,每個老師對他的關懷和關注。他的思想開始悄悄地變化了他已經感覺到了每個老師眼里是有他,老師是愛護他的。就在那一瞬間,他深深地給王老師鞠了一躬,這一幕我們在場的人都能感覺到他是真誠的道歉,他是發自內心的、真心地感覺到自己是真的錯了。
回家的路上,我在想,就在這一剎那,就在這一瞬間,就在這一件事情上,如果能在他今后的行為上有所改變、有所觸動,那教育的力量就真的奏效了,但愿他今后一路走好。教育需要合力,每一個單方面的教育不對接學校、家庭、社會,就會影響他的“是與非”的辨別和判斷。畢竟他還是個孩子,他的世界觀是在形成的過程中不斷的調整。我們每位教師都有責任和義務,多關注,多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贈人玫瑰,手留余香啊!
方同學已經不僅僅是我們一個班級的學生了,他是我們學校共同的學生,從上到下,每位教師都很關注他,經常能聽到某位教師說:“你聽點話,省點心好嗎?”感謝我們的教師,因為愛,因為教育,“一個都不能少,一個都不能放棄”已經成為每位教師教育的堅守。
聯歡會的那一天,他執意要送給我兩塊包裝好的威化餅干。我的心很暖,因為這一行動說明他接受了我的教育,知道了他曾經的錯誤,但愿他能多明白一些道理。能有健康向上的心態,遇見事情能先自我檢討,而不是總在狡辯、較勁,總是先說別人的不是,把自己全部排除得干干凈凈。
等待、等待,期待、期待,祝愿、祝愿,我相信,我校的每位教師都是這樣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