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攝影師狀告BuzzFeed,索賠360萬美元
網絡小圖遭遇版權糾紛的案例并不常見—將網絡資源重組利用是社交網站和很多新聞網站的慣常做法。2013年6月中旬,美國近年勢頭強勁的照片/視頻分享社交新聞網站BuzzFeed(http://www.buzzfeed.com)卻因分享和轉載照片再次官司纏身。攝影師Kai Eselein起訴該網站盜用其照片,索賠360萬美元。
無獨有偶。2012年,美國圖片社Mavrix(http://www.mavrixphoto.com)也曾以同樣的理由起訴BuzzFeed,索賠135萬美元。
本次訴訟源于BuzzFeed 2010年6月的一條報道。當時,BuzzFeed的編輯通過網絡搜索找到30張搞笑的頂球照片,將它們組合到一起,編發了名為《30個最搞笑頂球瞬間》(The 30 Funniest Header Faces)的報道。Kai看到該報道盜用了他的照片且沒有署名,便發函要求BuzzFeed撤下報道并道歉。不久,BuzzFeed刪除了Kai的照片,并將題目改為《29個最搞笑頂球瞬間》。但Kai發現,在互聯網上,特別是各社交網站,他的照片仍舊隨處可見,并署名為BuzzFeed。于是,Kai決定將BuzzFeed告上法庭,并表示,如此高的索賠數額并非只為自己的利益,他也在為其他被盜用照片的攝影師或普通人討說法。
BuzzFeed的工作模式和傳播理念是分享,內容以娛樂為主,主要通過訂閱博客、關鍵詞搜索和發送信息鏈接為用戶瀏覽當天網上的最熱門事件提供方便。2013年初,該網站單月獨立訪問用戶數量已達4000萬。BuzzFeed編輯圖片報道的主要工作流程為:在網絡上看到有趣的照片后,搜索相關內容的其他照片,把它們組合在一起,配上簡單的說明和醒目的標題,供網友分享和轉載。
《芝加哥太陽時報》
付給自由攝影師多少錢?
《芝加哥太陽時報》(Chicago Sun-Times)裁掉全部攝影記者后,宣布會依賴自由攝影師提供照片。那這家報紙會付給自由攝影師多少錢呢?
雖然具體金額目前還不清楚,但6月25日,美國記者Jim Romenesko在其博客上披露了《芝加哥太陽時報》母公司太陽時報傳媒集團(Sun-Times Media Group)為其下屬郊區報紙(suburban newspapers)雇傭自由攝影師制定的報價。這個報價來自Geoff Scheerer,他是太陽時報傳媒圖片編輯,負責為全集團所有郊區報紙購買自由攝影師提供的圖片。
據Geoff介紹,自由攝影師為集團下屬郊區報紙拍攝新聞或圖片故事,每次的報酬是65美元,須至少提交5~7張能發表的照片供編輯選擇。這些照片會同時用在報紙和網絡上。如果在報道新聞時拍攝視頻(包括橫向拍攝的手機視頻),基礎酬勞會升至85美元。拍攝體育照片的攝影師酬勞會高些,一般是90美元,如果報紙需要的照片較多,報酬為110美元。
作為集團的旗艦報,《芝加哥太陽時報》給攝影師的報酬會比上述標準略高。不過,Geoff并未給出具體數額。
前線自由記者注冊機構在倫敦成立
6月7日,前線自由記者注冊機構(Frontline Freelance Register,縮寫FFR,網址:frontlinefreelance.org)在英國倫敦成立。FFR旨在幫助在沖突地區工作的自由攝影師和記者更好地保護自己并高效地完成任務。就在FFR成立當天,法國記者Didier Fran?ois 和攝影師Edouard Elias在敘利亞被綁架。
FFR依托位于英國的戰地記者聯盟組織—前線俱樂部(Frontline Club),其創始人沃恩·史密斯(Vaughan Smith,下稱沃恩)表示FFR的成立與敘利亞戰事有關。沃恩說:“前往沖突地區的記者和攝影師一直面臨著巨大風險。”FFR的重點是團結和協助不隸屬于任何媒體和機構的戰地攝影師和記者,幫助他們便利地獲取新聞線索,以及建立安全規范。沃恩說:“自由攝影師和記者要發出自己的聲音。我們希望FFR的成員和新聞業的關系更加密切,也希望人們能更加理解他們的角色和工作。”
在未來6個月,FFR將致力于建立由自由戰地攝影師和記者組成的聯合體,并集中調查成員的工作和安全需求。
馬格南圖片社吸收新成員
6月27~30日,馬格南圖片社在倫敦召開第66屆年會,兩名攝影師彼得·范·阿格塔梅爾(Peter van Agtmael,下圖左)和奧利維婭·阿瑟(Olivia Arthur,下圖中)在會上被批準成為正式成員(Member),攝影師邁克爾·克里斯托弗·布朗(Michael Christopher Brown,下圖右)成為提名成員(Nominee)。
彼得和阿瑟在2008年成為馬格南圖片社提名成員,并于2011年成為預備成員(associate member)。根據馬格南圖片社的規定,會在2017年投票決定布朗是否成為正式成員。
彼得現年32歲,2003年美國耶魯大學畢業后曾來中國拍攝三峽大壩。他從2006年起開始戰地攝影師生涯,曾跟隨美軍前往伊拉克、阿富汗等地拍攝,記錄美國大兵在前線的生活狀態及戰爭帶給普通人的影響。2012年,彼得獲尤金·史密斯人道主義攝影獎(W. Eugene Smith Grant in Humanistic Photography)。
阿瑟現年33歲,女性,2002年牛津大學數學專業畢業,隨后攻讀攝影碩士。阿瑟長期在中東地區和印度拍攝,關注東西方文化的碰撞,記錄人們(特別是女性)在不同政治、文化背景下的差異,希望用照片增進彼此的了解。
布朗2003年于美國俄亥俄大學(OHIO UNIVERSITY)獲視覺傳播碩士學位,2005年成為美國《國家地理》雜志攝影師。2011年,布朗曾在利比亞工作6個月,用手機作為拍攝工具。
“善美保定好風光”在京展出
“善美保定好風光”全國攝影圖片展7月中旬在北京王府井大街與廣大游人見面。156張展覽照片,藝術地展示了河北保定美麗的自然風光、深厚的人文歷史,反映了保定的城鄉變化和改革開放成果。
保定擁有世界文化遺產1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9處,世界地質公園2處,國家地質公園3處,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處,國家森林公園5處,A級以上旅游景區(點)40處。此次展覽由中國攝影家協會、中共保定市委、保定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