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霜


2013年1月24日~2月22日,以“自由、平等、博愛”為主題的第5屆仰光攝影節在緬甸法國學院(Institut fran?ais de Birmanie)展出。本屆攝影節由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昂山素季(Aung San Suu Kyi)出資,緬甸法國學院與IMS(國際媒體支持組織,致力支持武裝斗爭的國家/地區媒體活動的NGO)共同主辦,由克里斯托弗·羅維尼(Christophe Loviny,下稱羅維尼)任藝術總監。
羅維尼1981年畢業于法國里爾大學法學院,1983年畢業于法國國立攝影師學院,曾多次在歐洲各重要城市舉辦個人影展。羅維尼是2005~2008年柬埔寨吳哥攝影節的創辦人和藝術總監,2009/2010/2013年這三屆的仰光攝影節藝術總監;2005年至今,羅維尼在柬埔寨/緬甸/中國/法國/加拿大等地舉辦了數十場攝影工作坊活動。
踐行攝影教育的平民化理念
在越來越多的攝影節都用“以量取勝”的展覽路線來實踐“開門辦展”時,羅維尼卻帶領仰光攝影節踐行著“紀實攝影平民教育”的工作。如果說觀看展覽能夠開拓當地平民青年的視野,那么對青年攝影愛好者的免費授課,則可以引領更多年輕人跨進紀實攝影的天地。
2009年,羅維尼和緬甸法國學院共同努力與IMS一起創辦仰光攝影節,為羽翼漸豐的緬甸紀實攝影人搭建展示自己的平臺。同時,仰光攝影節并沒有止步于只做展示平臺—羅維尼選擇承擔更多的教育責任。羅維尼說,在對展覽規模的控制和有限預算的約束下,仰光攝影節一直堅持舉辦免費的攝影工作坊,把工作坊作為仰光攝影節最重要的活動。羅維尼對這一目標的闡釋是—以平民傳播的方式,為緬甸發展中的媒體事業,培養新一代新聞紀實攝影人。
羅維尼介紹,攝影工作坊課程分三級,面向所有緬甸居民。以第5五屆仰光攝影節工作坊為例—
攝影初級班(2013-01-28~2013-02-02),用緬語授課,為學員解決相機使用、構圖和拍攝禮儀等攝影基礎問題;
紀實攝影入門班(2013-01-24~2013-01-30),用緬語授課,為熱愛紀實攝影的學員傳授基本的拍攝技巧和構圖規則;
多媒體紀實攝影高級班(2013-02-02~2013-02-09),用英語授課,課程由羅維尼和助手尼科拉斯·納威特(Nicolas Navette)共同設計,針對已有一定拍攝基礎的學員,教授能夠用于網絡/報刊/展覽發表的多媒體圖片故事的拍攝方法。
攝影工作坊三級課程中,入選學員毋須繳納任何費用,只需攜帶自己的相機,沒有任何其他負擔。
幫助學員藝術化地表達自己
羅維尼指出:“我的任務是幫助學員以一個藝術家或記錄者的身份來表達自己。我向學員模擬職業攝影師的工作環境,讓學員將自己的身份認同為新聞記者,創作出專業的紀實圖片故事。我的目標不是傳播知識,而是教學員‘職業地拍攝,激發他們作為拍攝者的潛力。”
羅維尼認為,攝影與其他藝術形式一樣,能為那些內心表達有障礙的人提供治療。羅維尼說:“用故事講述的方法—從整理思路到找到故事線索串起圖片—這不僅是我在緬甸的學員,也是我教過的所有學員中最富挑戰的方面。學生們要解決的首要問題就是表達自己,讓自己與圖像對話。可以說一些有趣的、有意義的、感人的,或美的事情,用一種私人的、強烈的方式。”
Chan Nyeint Ko(下稱Chan),是第5屆仰光攝影節工作坊的學員。Chan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雖然他很早就對紀實攝影有濃厚的興趣,但因為羞于在人群中舉起相機,他的拍攝一直限于風光和旅行攝影。“在我看來,羅維尼的攝影工作坊最適合那些有表達欲望,卻不知如何用手中的相機‘講話的人。”Chan如是說。
啟蒙學員記錄社會變革真相
2009~2013年,緬甸共舉辦了5屆仰光攝影節,羅維尼在2009/2010/2013年都受邀出任攝影節藝術總監,同時在當地開辦免費攝影工作坊。為什么選擇仰光攝影節來辦工作坊?羅維尼的回答是:東南亞國家這些年的巨大變革深深吸引了他,他一直關注和記錄著東南亞和中國的變化。
羅維尼介紹,緬甸仰光攝影節從2012年開始迎來開放的政治環境,這意味著學生們可以自由選擇感興趣的社會題材拍攝,包括從前不允許拍攝的。對這些學生來說,用相機記錄社會是他們第一次有機會真正公開表達自己內心情感的時刻,而他們所拍攝的緬甸社會生活也是世人前所未見的。
從2009年至今,羅維尼與助手一共培訓超過150名(高級班)學員。部分學員現已進入國際新聞機構/報紙/網站工作,如路透社、法新社。這不是羅維尼和攝影工作坊欲求的結果,卻是仰光攝影節工作坊平民教育的成績。事實上,大多數攝影工作坊學員最終并沒有從事新聞攝影專業。譬如Chan,在羅維尼的指導下,憑借《最后的大肚巴士》(The Last Fat Belly Bus)組圖,獲仰光攝影節舉辦的優秀作品評比3等獎,得到參加法國阿爾勒國際攝影節的機會。年輕的Chan是工程師,他并沒有打算放棄自己現在的職業,但Chan憑借從工作坊學到的方法,可以繼續自己對紀實攝影的熱情,記錄和呈現世人所不了解的緬甸。
受益于仰光攝影節工作坊并獲獎的Chan,對羅維尼等人和主辦機構心懷感激:“仰光攝影節讓我獲得結識來自其他國家著名攝影師的機會,讓我享受展覽作品,并在講座交流中學習、分享拍攝者的經驗。在羅維尼的建議下,我選擇以小見大的故事講述方式,讓故事顯得細膩、生動。這也許就是我獲獎的原因吧。”
在和平推進政治改革的今日緬甸,仰光攝影節,已是最知名的“節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