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雪潔
摘要:民辦高校的資產管理工作,頭緒繁亂,而且存在眾多不穩定的因素,導致學校的資產管理工作者很難達到管理所要求的帳、實相符的管理水平。這些不利的因素包括:管理者對資產管理的意識不足,資產管理隊伍不穩定,人員流動性大,辦公場所變更頻繁等等。要想使資產管理工作確有成效,資產管理工作者必須搞清楚資產管理的最終目的是什么?而不能拘泥于現成、慣有的管理方法。資產管理工作所采取的一切手段應本著一條目的:即保障學院資產不流失,并提高資產的使用率、利用率。
關鍵詞:資產管理 責權利 共有性資產 私有性資產 預算管理
筆者在民辦高校從事資產管理工作十多年,通過多年的管理經驗,探索出一條較為行之有效的資產管理新思路、新方法,供各高校同行借鑒。
一、增強管理意識、不斷與時俱進。
一個學校的資產管理工作能否做得好,跟一個學校的一把手的管理意識、對資產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以及扶持力度直接掛鉤。如果領導首先對資產管理工作上心了,明白高校管理的重中之重在于財務、資產、人事、教務,管理就有了好的開端和前提。領導的意識、管理思路能跟上高校對資產管理工作在不同時期、不同環境下的新要求,不斷與時俱進,下面各層級的工作就好開展。
二、要重視對資產管理專職隊伍的組建工作。
隨著高校規模的壯大,資產管理必將采取層級式管理,實現“統一管理、歸口負責、責任到人”這一二級化管理體制。資產管理處是學校資產管理工作的第一管理單位,牽頭負責落實學院資產管理工作的整體思路、要求、制度規范,實現宏觀控制管理,而資產使用單位才是資產管理工作的真正執行單位,保障“誰使用、誰管理”的具體落實。要推行這種二級化管理體制,高校就必須保證每個二級使用部門都設有專門的管理隊伍,落實崗位責任制,將資產管理工作落實到某一崗位的崗位職責中去,這樣既使人員流動頻繁,只要有這一崗位存在,就會有明確的資產管理人員負責本部門的資產管理工作。
三、資產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
過去我們局限于《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系統》軟件所設定的要求,對資產管理重視系統賬面信息的帳、物、卡管理,要確保每件資產落實具體的使用單位、地點、管護人。由于民辦高校生源每年是個變數,導致學校每年引進的教職員工、增設的辦公單位、甚至教室、宿舍等都不能穩定不變,總是個變數。這樣一種現狀的長期存在,直接導致民辦高校的資產變動特別頻繁。幾乎每學期都會有大量的資產在變動挪移。按照一貫的工作思路,我們就要在《固定資產管理系統》資產信息變動上下大量的功夫來處理資產變動,才能確保帳、物、卡相符。如果工作過程中不注意及時處理系統賬目,忘記了隨實物調整及時調帳這一環節,到年底資產清查時就積壓了大量帳實不符的資產信息。這一項是最令資產管理部門及二級資產管理員頭疼的問題。而且變化是不斷發生的,往往這頭剛查清楚、賬目調整落實完,那頭又開始出現新的變化了。為了在這一工作層面上有好的管理辦法,我們動了不少腦筋。最后想明白了,資產管理的最終目的是資產要保證帳、實相符,說白了就是《固定資產管理系統》帳上有的,實物也得有,沒損壞,沒丟失。這樣想明白了,改變個思路工作就好做了許多。我們當前所采取的做法是首先將學校到底什么是固定資產進行明確的界定。只有符合固定資產條件的才納入《固定資產管理系統》進行管理。然后我們將資產進行了新的分類,在本校內部,所有固定資產按其所屬關系分為共有性資產和私有性資產兩大類。共有性資產一般指存放于辦公、教學、實訓、后勤等場所,為全體人員所共享、利用、使用的資產,比如一間行政辦公用房內的空調、打印機、沙發、茶幾、文件柜,一個實訓場所內的機器設備等都可歸屬于共有性資產。私有性資產一般指員工因本人在崗期間工作需要,為其專門配備的資產,比如某人辦公專用的電腦、筆記本、移動硬盤等資產。將全院資產按兩類歸屬進行了區分后,我們對不同歸屬性的資產提出了不同的管理要求。學院的共有性資產,要求管理標準達到資產總量系統數據要與使用單位占有的實際總數相符。而對于私有性資產管理標準要達到帳、物、卡相符,即系統顯示的該類資產的歸屬單位、存放地點、管護人、條碼編號要與實物現存的狀態完全一致。
為了便于資產管理二級使用單位資產管理員有效地管理其資產,做到帳、實相符,我們將學院各行政部門均設立一位資產管理員,而二級教學單位各設立兩名資產管理員,各自分管行政辦公及實訓兩個不同的資產范疇。而在《固定資產管理系統》人員設置上,我們在每個使用單位人員帳戶下,分別設立資產A和資產B,代表當前本單位在任的管理行政辦公及實訓范疇的資產管理員。凡是涉及到共有性的資產,在系統資產卡片信息管護人一欄,就按資產的實際歸屬分類,分別將管護人下到資產A或資產B名下。而私有性資產就按實際的真實管護人姓名下賬。
這樣資產信息在《固定資產管理系統》中建立后,各單位資產管理人員只要按人員信息進行系統分類查詢,就可以清楚掌握本單位哪些資產屬于員工個人管護,哪些資產是需要資產管理員管理核實的(即所有在資產A或資產B下的資產),這類資產,當前在任的資產管理員要保證在任期間,同類資產的實物數量與《固定資產管理系統》中所記載的總量相符。當該類資產發生調動時,只有歸屬單位或存放地點發生變化時,資產才需要管理員做系統變動。減輕了許多資產變動類的工作。當資產管理員本身因為各種原因,不再擔任該崗位時,只需與下一任交接確認共有性資產的總量是否屬實,而無需再在系統中做管護人變動。
四、重視資產清查與各單位資產管理緊密結合。
檢驗一個二級資產使用管理單位資產管理工作是否認真貫徹落實,本單位資產管理狀況好壞,很重要的一個手段就是通過資產清查的結果來證明。筆者從事資產管理工作十多年,組織實施全院大規模的資產清查共計5次,發動過同一時間段內全院的清查,也進行過“滾動式”的資產清查[1],還搞過專項類別的資產清查。在不斷總結資產清查工作得失經驗的基礎上,今年我們出臺了具有創新意義的《資產清查實施方案》,該方案的特點是:1、資產清查的范圍一致,全院清查資產的范圍都統一在系統2012年底之前購置的資產。2、對各單位資產清查工作的具體安排時間不做統一要求,各單位可以依據自己的年度工作量,自行安排時間搞好該項工作,但必須要在學院清查工作公布之日起一個年度內完成。3、清查工作要從本單位自查抓起。各單位依據《固定資產管理系統》中本單位的帳戶下2012年底之前的資產總量,按共有性和私有性資產分別查對,共有性資產要保證同類資產實物總量與本單位系統賬目相符,私有性資產要保證其資產實際歸屬單位、存放地點、管護人、條碼標簽與系統中資產卡片顯示的信息相符。依照對共有性和私有性資產的不同清查要求,各單位負責資產管理的人員,發現內部帳、卡不符的可以及時在系統中做變動處理,發現帳、實不符的,依照清查提供的報表分類填報,送交資產清查工作組備案解決。4本單位通過自查認為清查工作已經按《資產清查實施方案》要求進行完畢,要給資產清查工作組遞交一份完善的數據資料,包括清查各類報表,資產清查自評報告以及驗收申請。資產清查工作組接到各單位的驗收申請后,開始核實清查。落實其報表的真實性、完整性以及現場查看其單位資產管理還有哪些不足。5通過自查、驗收、問題處理,我們將資產清查工作按《資產清查實施方案》要求進行落實好、遺留問題少的單位給予公示表彰,一個年度內沒按要求開展工作,資產管理混亂遺留問題突出的給予通報批評,并將該項工作做為各部門年度績效考核評價的一個指標,直接影響年底本單位績效工資的發放。這樣資產清查工作才能有效落實不流于形式。
五、明確管理分工,落實目標責任。
各單位在崗的資產管理負責人要與資產管理處簽定工作目標責任書,確定其擔負本部門資產管理工作領導責任,配合資產管理處做好全院的資產管理工作并監督、促進本單位資產管理員開展具體管理工作。如違反責任書的內容規定,將按工作不稱職做相應的處理。
筆者學校自2009年開始實行財務預算管理,每年年底各單位要將下一年度各項經費開支的預算分報到不同的歸口管理部門,學院各歸口資金管理單位匯總完全年的預算后,報院董事會審批,經院董事會研究確定后的預算開支作為下一年度執行的參照標準。合理地控制各單位年度運營經費投入,才能更好地發揮現有存量資產的利用率,避免各單位無計劃購置、重復購置固定資產,杜絕閑置浪費。反之,各二級單位在預算管理控制下,凡是已經擁有的資產,在正常情況下,資產沒提完折舊,無合理理由,就不能重復配置或購買,因而各使用單位對現有的存量資產也增強了愛護、管護之心。
以上就是筆者在民辦院校從事資產管理工作多年,總結各項工作得失后,歸納總結的一些創新工作方法,感覺實施效果很好,資產管理工作由被動性工作變為主動性工作,管理工作責、權、利對等。不但工作量有所減輕,管理思路更清晰,管理效果也越來越好。經驗分享給各位高校的同行愿能提供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