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雪琴
針對小學語文作業不盡人意的現狀與困境,筆者以三維目標為導向,結合本班學生實際,設計了一系列的新穎作業,歷經數年探索,形成了一套實效可行的作業設計理念,對于鞏固學生課堂所學知識,激發學習興趣,開發智力,激活學生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起到了明顯的促進作用。
三維目標導向的語文作業設計:
1. 專題型作業——出門俱是讀報人
對于我的學生來說,在眾多針對性強的專題型作業中,學生喜聞樂見、收獲頗豐的卻是一份小小的報紙——《班級作文周報》。這份專題型作業的優化設計,最大限度地拓寬了學生的寫作空間,激活了學生的寫作興趣,拓展了學生的寫作思維,彰顯了學生的寫作個性,呵護了學生的寫作特長。小小的一份報紙,凝聚了全班學生的熱烈目光,匯集了全體學生的寫作智慧,承載了專題型作業的最大優勢。能在《班級作文周報》上發表一篇文章,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學生飽含熱情的奮斗目標。每一期的報紙印刷出來,學生翻來覆去尋找自己的習作后,又愛不釋手地賞讀其他同學的佳作。一時間,可謂是妙筆生花發表時,出門俱是讀報人。
2. 實踐型作業——紙上得來終覺淺
實踐型作業的設計,巧妙的把家庭、社區以及其他學科的學習活動完美地結合起來,構成了一個圓融、和諧的學習整體。例如,結合中國的傳統節日,我們設計的第一類實踐作業是“百花叢中覓真知”、“在傳統節日中找中華魂”、“聽長輩講那過去的事”等一系列的實踐作業,讓作為華夏兒女的莘莘學子,在熱熱鬧鬧的洋節氣氛中,也不忘傳承源遠流長的傳統節日。
另一類型的實踐作業,有校園內外、班級的“啄木鳥行動”,引導學生留心生活,關注并糾正生活中的錯字、別字,倡導規范字,在實踐中提升學生的識字能力。還有類似的給社區老人讀報、參與社區文化建設、家鄉古跡調查、家鄉風土人情搜集等類似的實踐作業,既鍛煉提升了學生們的語文綜合素養,在鑄造學生健全人格方面也功不可沒。
3. 趣味型作業——蘿卜白菜各有所愛
蘇聯作家鮑里斯·瓦西里耶夫在《后來發生了戰爭》一書中,真誠地說道:“我們的教育不但要培養無產階級接班人,也是培養男人和女人的?!蹦敲矗覀兊淖鳂I設計就應該考慮到男生、女生因為性別差異、情感差異導致的對作業的選擇性差異。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作業,展示自己擅長的特性,喚醒各自不同的靈性,從而為終身學習、終身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為此,我設計了一系列的趣味型作業。如古詩詞配畫。將學生的古詩積累、詩意理解、繪畫技巧、色彩甄別等方面融會貫通到一起,使學生興趣盎然地完成了生動活潑、典雅紛呈的作業。又如學生繪本、小說連載都是最大限度呵護學生興趣的作業,這類民主自由的趣味型作業,讓學生彰顯了個性特長,感受到作業的快樂,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更關鍵的是翻閱此類作業的我,為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獨特之個性的五彩斑斕稱奇叫好??梢赃@么說,在所有的作業中,趣味型作業在學生中的呼聲最高。唯一的難度是,教師要對學生有非常深入的了解,教師本人也要有極其開闊的思維。并且,因為個體趣味的選擇點不同,批閱作業的難度也相應增大。但批閱此類作業時所衍生的連連驚喜,蕩滌回旋的師生情感交流、心靈對話都會將辛勞疲累沖淡。
4. 超市型作業——百花齊放春滿園
超市型作業就是提供琳瑯滿目的作業品種,任由學生自主選擇。作業有一定的時間、空間彈性,以教師、小組、班級、家長等多渠道驗收方式全方位考核學生的聽、說、讀、寫等綜合能力。我設計的超市型作業有:課前五分鐘演講,我愛“悅”讀會, “日有所誦”,《班級日記》漂流記,課本劇大彩排,古詩大比拼等。
例如:四年級下學期習作:“寫一處景物”的作業設計——愛寫作的你,可以寫一篇美文介紹一處景物;愛觀察的你,可以觀察一處景物介紹給你的好朋友聽;愛講故事的你,可以編一小故事,說給他人聽;愛誦讀的你,搜集相關文字資料,朗誦給父母同學聽;愛繪畫的你,把景物畫下來,寫一份景點介紹書。又如“卡卡比拼賽”——三八婦女節的溫馨卡,母親節、父親節的春暉卡,圣誕節的祝???,感恩節的念恩卡,教師節的感恩卡,閱讀會的紀念卡,畢業季的記憶卡等等。那鋪陳出典雅雋永詩句,描繪上和諧色調的精彩紛呈的卡片,會讓你驚嘆學生作業的藝術之美。
研究成果展示
1. 才華天地——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利用各式展板粘貼學生作業予以全校展示,年級、班級的展示墻展出學生作業一個月,讓所有學生點評優秀作業;將好的作業放置班級博客,看誰的作業點擊率最高……讓學生置身于一個更為廣闊的空間,使學生真真切切地知道什么叫作“山外青山樓外樓,強中自有強中手?!?/p>
2. 各色專輯——桃花一簇開有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沿著小學語文作業的設計思路,將所有的作業一一串起,編輯成各色專輯。從作業的布置、完成、反饋檢測、評價獎勵等裝訂成冊,每一個環節都將學生作為主體,讓他們參與進來,出謀劃策、齊心協力地完成。學生看到老師如此鄭重其事地對待自己的作業,看到老師小心翼翼地珍藏自己的作業,心中莊嚴的情感得以升華勃發。我曾開玩笑說:“保管好你們的所有作業,在你們成人后返校,重溫你們學生時代留下的寶貴記憶,你們心中會升騰起諸多難以言說的情感。”這樣的言傳身教,使學生懂得了作業積累就是智慧積累,領悟到作業財富就是人生財富;這樣的認真莊重,學生耳聞目睹后將積極促使下一回合的作業完成得更好。
3. 多方攜手——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對于五彩紛呈的系列作業,相對應的,就有形式多樣的檢測方式。班級組織專門的演講考核,以考察學生妙語連珠、舌吐蓮花的口頭表達能力;有講給爸爸媽媽聽的自編故事,以考察學生說學逗唱、妙趣橫生的肢體演繹能力;尤其是汲取電視節目“一站到底”之精華,更是讓語文綜合素養的考核達到了學生能力展示的極限。至于班級、年級、學校、家庭、社區等綜合形式的各類匯演,以展示學生厚重的語文素養和扎實的綜合能力,更是不勝枚舉。學語文,用語文。多種渠道、多樣平臺,讓學生自然、自如、自信的將“語文作業”這一名詞演繹到淋漓盡致。
一沙一世界,一葉一菩提。倘若將一份作業比喻成一顆水滴,那它也定是一顆折射七色陽光的水滴。借助這一滴水的力量,在一次又一次的作業翻閱中,我與學生一起重溫五彩的童年,慧黠的童心,斑斕的童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