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金鶴
摘要:
城市廣場是人們室外生活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該城市特色的具象載體,地域文化滲透在廣場景觀中。地域文化滲透在廣場景觀中,因此設計時,應該巧妙的將地域文化特色與城市的時代感有機結合起來。
關鍵詞:廣場景觀;地域性;應用
一、廣場景觀與地域文化的關系
(一)廣場景觀是地域文化的載體
城市廣場景觀與地域文化之間是相互支撐、相互制約的關系。現代城市廣場也對現代人的文化觀念進行創新,即現代城市廣場既是當地自然和人們背景下的創作作品,又是創作新文化、新觀念的手段和場所,是一個以文化造廣場、又以廣場造文化的雙向互動過程[1]。城市廣場景觀是城市地域文化得以更好發展的載體,廣場作為城市的“客廳”,更具有展現地域性文化的實體本質,弘揚和延續城市的地域文化具有更優越、更便利的條件。地域文化滲透在廣場景觀中,因此設計時,應該巧妙的將地域文化特色與城市的時代感有機結合起來。
(二)地域文化是廣場景觀設計的靈感之源
地域文化可以為設計師提供創造靈感,是現代城市廣場景觀設計的可提取元素之一。城市廣場景觀不僅是單一的公共性活動空間,它與街道景觀、居住區景觀等城市空間共同形成了完整的體系,共同達到城市開放空間的功能;同時它也包含了自然科學、藝術、生態系統等多學科。因此,設計師在接到廣場景觀設計項目時,首先要研究該地區的自然背景和文化背景,然后再結合現代科學技術手段和審美觀使地域文化的生命力得到更好的表現。
二、地域性在廣場景觀設計要素中的應用
城市廣場的一般要素包括:建筑、鋪地、小品、植物等。那么結合地域文化,不同的要素又有著各自的地域性應用方法。
(一)建筑
城市中沒有孤立存在的實體,建筑、廣場、街道構成了整個城市空間的基本脈絡。廣場是城市中建筑群的連接點,而在廣場空間中,建筑作為點狀因素是標志性節點。因此,在廣場景觀設計中運用建筑符號體現城市地域文化特色十分必要,特別在受保護的傳統城區。總體上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第一,城市中具有傳統文化特色和標志性建筑的運用;這些建筑物是特定的環境下歷史文化的產物,能夠體現地區、民族的文化特色。這種建筑符號的運用并不是照搬到廣場景觀中,那樣顯的造作而僵硬。抽取出建筑符號中的某一個或多個元素,經過變形、提煉、抽象等手法處理,再重新注入現代廣場景的設計中。第二,對圍合廣場的建筑的運用。廣場是由建筑圍合的空間發展而來的,傳統的廣場都有一個標志性建筑。環境設計的必要條件之一是單體建筑應融入其外部的公共空間之中[2]。可見,二者之間應該具有同一種或相似度極高的符號,將建筑中的特色符號折射到廣場景觀中可以解決這一問題。
(二)鋪裝
現代城市廣場的地面鋪裝可以從鋪裝的形式、色彩和材質三方面來表達城市的地域文化。首先,形式上從當地的傳統文化中提取圖案紋樣,直接雕刻到鋪地材料上,或將其抽象化、簡單化,間接運用到鋪地材料上。西安大雁塔廣場采用了唐朝紋樣和唐代書法代表人物褚遂良、柳公權、歐陽洵、顏真卿等人的書法作品,作成四十塊地景浮雕來傳達佛文化、唐文化。其次,通過地域性色彩來體現地域文化(詳見下文的色彩應用部分)。最后,通過使用本土獨有的鋪裝材料體現地域文化。丹麥設計師克林特指出:“用正確的方法去處理正確的材料,才能以率真和美的方式去解決人類的需要”[3]。本地材料的使用可以減少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同時可以喚起人們情感上的歸屬感與自豪感。
(三)景觀小品
景觀小品是指廊架、座椅、街燈、雕塑、指示牌等種類繁多的小景觀。景觀小品是廣場上遍布廣、功能性強的設施,也是體現地域性文化特色的媒介。可以從本地人的民族風俗、宗教信仰等方面入手挖掘地域文化,運用置換、改造地域性文化元素符號的方法將其融入到景觀小品中,發揮地域特色的文化內涵。例如西安大雁塔廣場通過八座大唐文化柱、秦腔臉譜、皮影燈具、座椅等抽象化的地域精品作為景觀小品放置在廣場中,向人們展示西安古城的唐文化、佛文化的歷史風貌。值得注意的是,景觀小品設計應統一、整齊、系統性的造型,以滿足廣場整體協調性的要求。
(四)植物配置
廣場大面積的硬質鋪裝和景觀小品形成輪廓堅挺的剛性群體,綠化作為軟質景觀能使廣場的規則形式得到柔化,形成剛柔結合、高低錯落、色彩豐富的多變景觀效果。綠化不但具有分隔空間、烘托主景、點綴精華的作用,而且還有美化環境、清新空氣、遮陰納涼的功能。廣場上的植物配置要根據廣場地域特征風格、地域自然條件來選擇相應配置方式。
第一,根據廣場性質和風格來選擇植物配置的形式。休閑娛樂廣場要注重綠化的層次性,利用季節變化創造多樣的芳香、密度、色彩效果,合理的植物配置能夠提高廣場的使用價值和吸引力;而在紀念性廣場景觀中,采用常青樹種和針葉樹種等作為主體,烘托紀念廣場的主題和肅穆的意境。第二,在選擇植物時,本土植物的選用能直接的表現出地域性特色,在長勢管理上利于管理和生長。城市的市樹、市花使城市地域特色得以充分發揮。例如洛陽的牡丹、海南的椰子樹、昆明的茶花、北京的國槐和側柏等。第三,學習鄉土植物景觀群落的生態搭配方式。色調的調和,質地的穿插,配以當地當地特有的自然條件和建筑營造質樸的風格,并通過市花加以強化。
三、結論
面對城市特色喪失和城市面貌日漸趨同的問題,廣場景觀的各個設計要素必須針對各個地區不同的地域文化、自然風貌來設計和表達。只有這樣才能把地域性在城市廣場設計中體現出來,才能提高城市的整體形象。同時,這種城市趨同化的危機問題也能得到有效控制。
【參考文獻】
[1] 胡先祥.景觀規劃設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2008
[2] [美]特蘭西克.尋找失落的空間——城市設計的理論[M].朱了瑜等譯.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8
[3] 郝衛國.環境藝術設計概論[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6
【作者單位:平頂山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