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惠納
摘要:文章立足診斷性測試研究現狀,針對診斷性測試過于形式化、盲目性等不足,提出針對二語習得中對診斷性測試新的要求和趨向,從而提高語言習得的效率;對診斷性測試目標性的探究,可以為學習者排除各種理解和表達障礙,糾正學習者語用缺失,從而將提升學習者內化所學信息的能力,真實反映二語習得的過程。
關鍵詞:診斷性測試;二語習得;指導方向
一、引言
語言測試在外語教學過程中是十分重要的環節和因素,在二語習得過程中,如何對所學進行高效評估和測量,這一反饋過程成為衡量教學質量,保證高效學習的重中之重。Hughes認為,根據測試目的的不同,語言測試有四類:能力測試旨在測試受試者語言能力的基礎和程度;成就測試旨在測試受試者所習得的教學成果;診斷測試旨在通過對測試者薄弱點的研究,找出測試者習得過程中的不足,對教學內容和方式進行有效的改變以糾正習得者的理解缺失,使得信息輸入量最大化;安置性測試目的在于判斷為測試者進行何種教學模式的測試。不難看出,診斷性測試的特點在于抓住習得者對語言學習中的不足之處,通過及時有效的調整,達到教學效果優化。
二、診斷性測試研究現狀
Nitko提出:“原則上講,沒有其他類測試比診斷性測試與教學的聯系更為密切”。教學活動的開展,習得者對所教學內容掌握的反饋情況,需要診斷性測試這面鏡子發現信息輸入過程中出現的障礙之所在,究其根源,從而采取即時有效的調整確保習得過程的順利進行。
劉潤清教授曾說過:“診斷測試檢查以往一圖補救今后”。因此,診斷性測試這種測試形式理應進行深度探究和實施。
然而,診斷性測試在現實教學中存在以下幾大問題,嚴重影響了二語習得的進行。比如,命題缺乏科學理論的指導,沒有目的性;命題無規律性,針對性過低;傳統單純語法項目訓練過多,真實語言交流和材料過少,缺乏互動性。因此,必須對診斷性測試的編制原則、具體操作環節進行切實有效的方法指導,才會突破該測試類型的瓶頸,從而發揮診斷性測試本身信息量大、易操作、效果顯著等優勢。
三、診斷性測試應用于二語習得的策略和指導
診斷性測試試題的設計和編制要有針對性和目的性,與教學課堂目標相結合。針對二語習得者的能力進行分析,提前預知該能力下障礙的類型,結合測試者學習經歷,課程設置,教材設置,學習環境確立測試點,最大限度挖掘針對測試者某個階段某個方面的習得情況。當診斷內容確定之后,應該挑選最具有代表性和權威性的題型和知識點,為準確判斷和解釋提供思路。測試方式多樣化,測試形式豐富多彩。目前大部分測試的模式是以紙質試卷進行摸底,但并未體現語言學習的變化和發展,因此可以采取網絡技術結合測試,采取小組測試和多人測試等形式,多方面觀測二語習得者識解語言信息的過程。
測試進行應嚴格遵循教學規律,形成教學測試機制時切忌主觀隨意性。診斷性測試應該與其他測試模式一樣,嚴格教學環節,根據知識點的分布,受測者的能力水平展開測測試,切忌隨意調整測試力度和進度,應以此為激勵習得者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方式,堅持在一個連續完整的教學方式中體現診斷性測試的意義。
測試評價全面高效,公正且具有可信度。對診斷性測試結果的準確分析,客觀公正,關乎一個班級,一個群體,乃至個人對階段性學習的評估,僅僅一個成績不足以最準確反映習得情況,因此對于測試反映出的情況,教學者應采取積極鼓勵的方式,綜合分析各種影響因素,引導二語習得者自主學習,自我評估,自我分析和反省。另外,應將測試結果與教學思路和學習方法進行結合,這對于二語習得者的學習過程會產生很大的影響,既可以促進也可以阻礙語言學習的理解和識記過程,因此必須從測試結果形成有效的測試評估機制。
四、總結
診斷性測試這種測試形式是一種十分高效和關鍵的測試方法,其對于教師以及語言學習者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其靈活運用可以輔助師生對課堂教學和學習進行全方位的監控和評價,從而對語言習得這一動態過程進行及時的調整和改變,激勵語言習得者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有所得,所獲,所省,提升二語習得的素養和主動能動性。應把互動性和真實性帶入診斷性測試中,積極鼓勵習得者正視自己的問題,在日益豐富的教學平臺上,引入不斷成熟的診斷性測試方法,并不斷與時俱進,利用現代化教授和學習技術,展現診斷性測試對英語教學者和語言習得者的積極指導作用。
英語語言測試理論研究,屬于新興研究領域,而診斷性測試作為承前啟后的測試效果的研究,對于教學實踐的成果探究,教學效果的有效反映都具有關鍵的指導意義,因此,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這一活動主體,通過多種趣味性的測試形式,可以形成語言習得的良性循環。學生廣泛深入參與有賴于測試方式的效度和信度,因此形式新穎、準確公正的診斷性測試是語言習得者英語素質全面提升的最佳方式。
參考文獻:
[1]Nitko, Anthony J. Designing tests that are integrated with instruction[M].1989.
[2]杜 琳.診斷性測試對英語學習的后效作用[J].濟南職業學院學報,2008(2):41.
[3]劉潤清.語言測試和它的方法[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1.
[4]蕭春麟,劉清華.語言測試教程[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1.
(作者簡介:肖慧納(1990-),女,漢族,湖北襄樊人,武漢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研究方向為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