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鰲亞洲論壇(英文:Boao Forum for Asia,縮寫BFA,或稱為亞洲論壇、亞洲博鱉論壇),由菲律賓前總統拉莫斯、澳大利亞前總理霍克及日本前首相細川護熙于1998年(戊寅年)發起。從2002年開始,論壇每年定期在中國海南博鱉召開年會。博鰲亞洲論壇是在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和亞洲區域經濟合作迅速發展的背景下成立的。作為一個非官方、非盈利、定期、定址、開放性的國際會議組織,博鰲亞洲論壇以平等、互惠、合作和共贏為主旨,立足亞洲,推動亞洲各國間的經濟交流、協調與合作;同時又面向世界,增強亞洲與世界其它地區的對話與經濟聯系。作為對該地區政府間合作組織的有益補充,博鰲亞洲論壇將為建設一個更加繁榮、穩定、和諧相處且與世界其它地區和平共處的新亞洲做出重要的貢獻。
2013年4月6日-4月8日博鰲亞洲論壇年會順利召開,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部分精彩的觀點。
城鎮化
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中國擴大內需有著巨大潛力
4月6日下午,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張曉強在博鰲亞洲論壇的主題為《失速的新興經濟體:跨越“成長陷阱”》的分論壇上信心滿滿指出:中國擴大內需有著巨大潛力。
張曉強說:中國作為人口最多的發達國家。隨著我們強調今后的發展方式要從主要依靠出口和投資更多地轉向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這個本身就是中國今后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巨大潛力。比如說轎車的銷售,中國已經是連續4年世界第一大的市場了,這已經不是潛在的問題了是實實在在的。超過美國連續4年了。從擴大內需方面肯定還有很多亮點,比如旅游醫療保健文化等等。
張曉強還指出,同樣大家都提到一個新型的講求質量的城鎮化,既是中國實現現代化必須完成的歷史任務,又是擴大內需最大的潛力所在。因為中國這樣巨大的一個人口13.5億,城鎮化率剛剛達到52%,而且有些專家不認可,這里面有很多長期在城市居住但是沒有戶口的農民工。和發達國家相比,有20%~30%的差距。所以在講求質量的城鎮化的推進中,它有大量的投資和發展機會,不僅僅只是一個圈地、攤大餅、造樓,而是要在城市中有完善的基礎設施。有良好的生態、宜居的環境、商業、醫療。教育等等更均等的公共服務,還要有適應經濟結構升級的更好的就業機會,包括服務業等。
“當然現在科技創新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只有30%左右,比發達國家的60%~70%差得太多。”張曉強說,這是一個巨大的差距,但是這恰恰又是一個巨大的潛力。也就是說如果你能夠達到科技創新對GDP增長,哪怕是50%,這個潛力就極為巨大。
國際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世界經濟正在謹慎復蘇
世界經濟正在謹慎復蘇,但仍然危機重重。我們認為全球的經濟有很大部分看起來比一年前好,增長正在不斷的加強,而且在新興市場和發達市場中,增長的基礎變得更加廣泛,而且和去年不同的是,美國的復蘇勢頭在進一步的增強。但不能感覺得所有的風險都過去了,否則會犯大錯誤。目前的主要風險在三方面:復蘇脈搏跳動還不夠強烈,這主要指歐洲經濟;各國要處理財政風險;歐洲銀行業聯盟需要組合到位并發揮作用。
改革
美國前貿易代表Barshefs ky中國面臨的兩大緊迫挑戰
中國面臨兩個最緊迫的挑戰,而中國新領導人需要完成兩件事,才能推動中國經濟實現轉型。一個是人口從農村到城市的遷移,必須建立新的經濟增長模式以適應;一個是內部決策需要更加高效,要能推動一些制度結構上的轉變。如何應對這些挑戰:一個是建立一系列經濟目標;一個是具備政治能力,確保這些決定能得到良好執行。現在外界最關注的,就是中國政府能夠繼續推進改革。
金融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美國最大的問題是中期財政前景不確定性
作為發達經濟體代表,美國的財政風險也為他們的復蘇投下了重重陰影。支出的削減或者叫做“暫時的封存”會拖累美國今年的經濟增長率,而且如果債務上限問題不解決,就會進一步推遲美國的真正復蘇。目前,美國削減并非對癥下藥,真正的問題是美國中期的財政前景的不確定性。
展望美國中期發展,必須要繼續降低負債,否則美國的復蘇將難以為繼。之前,日本也碰到過相似的中期挑戰。發達經濟體中,貨幣政策也存在一定風險,貨幣政策風險包括了一系列非常規措施造成的副作用。日本央行不久前剛剛公布的系列措施,我認為正是朝著正確的方向又邁進了一步,日本經濟需要到位的支柱來激活增長。同時應該引起注意的是,貨幣政策繼續帶動復蘇空間有限,長遠來看國家必須采取綜合的結構性改革來推動增長。
倫敦經濟學院客座教授Martin Jacques:加大購買美國國債是荒謬投資
我贊同中國實現人民幣自由兌換,這是一個積極的步驟。但是,中國的外匯儲備中,美國國債比重不斷上升,對中國來說這是荒謬的投資。從長遠來說,非常危險。我并不看好美元,有時候美元也會出現問題。
網絡
騰訊總裁劉熾平:微信不應額外收費
微信作為基礎服務,不應該有額外收費。在全球各國市場對是否收費的問題都經過了討論,但沒有一個國家的用戶會為發語音和文字、圖片等基礎業務帶來的流量付費。微信業務不斷推動了產業鏈的發展,各方共贏的空間很大。以前寬帶運營商不清楚用戶身份,也要面臨一個通道多人使用的情況,但現在無線互聯時代,每個人都有一個終端,且都有付費的方式,這為新的增值業務提供了很好的機會。
慈善
蓋茨基金會聯席主席比爾·蓋茨:用商業模式經營慈善事業
在美國,我們更多是用量化指標來衡量慈善的結果,衡量慈善是否真正起到了幫助窮人的效果。我們希望以最具成本效益的方式來做慈善,這就是所謂的用商業模式經營慈善事業。在美國進行慈善事業所取得的經驗對其他國家來說非常有益,這種工作方法可以應用到很多世界他國家或地區。
房產
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全國住房信息聯網就能降房價
只要將全國住房信息聯網就能抑制房價上漲,打壓房地產價格。只要拿著身份證號或名字可以核查任何人的房產狀況,二手房供應量一定大量增加,從而導致房價下降。這個方法在技術上沒有難度,大型互聯網公司都能操作,但現實中并未被采納。
長江商學院院長副院長王一江:通脹是造成恐慌性購房的原因
通貨膨脹是造成民眾恐慌性購房的重要原因。政府在牽涉億萬民眾消費大項地產政策一個決策過程中,民眾沒有一個正常,可靠,有序的渠道來發表意見,缺乏參與,需要改變這種政府決策機制。從長遠來看,只有增加供給才能夠抑制房價;另一方面,造成房地產恐慌性需求原因是通貨膨脹。
社會
社保基金全國理事會理事長戴相龍:人口老齡化對中國經濟影響不會很大
中國人口老齡化不影響到本世紀50年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夢。今后20年可以有兩億農民進城,其中一億多農民可以成為城市的勞動力。現在每年有600萬大學生畢業,如果再延長退休時間,人口老齡化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不會很大。對人口老齡化要有積極的態度,人口老齡化說明生育少了,生活質量高了,壽命長了,這本來是社會的進步和養老產業發展的結果。過去對人口老齡化的負面作用講得太多。現行的人口政策在合適時候,可以進行微調,比如獨生子女或一方是獨生子女可以生二胎。
中國基本養老保險,公共養老金保險的缺口問題,需要公共養老保險、普通養老保險、個人保險“三發展”的政策,不能完全依賴國家。養老金缺口,可以通過適當延長退休時間、劃撥國有資產充實社保基金這兩個辦法解決。
新能源
新華信聯合總裁林雷:賣新車獲利時代即將結束
中國汽車工業未來幾年的銷售峰值會是年銷量2500萬輛到3000萬輛之間,即千人保有量200臺左右。達到峰值時新能源車占比5%,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不僅僅需要企業研發投入,還要解決其應用問題,這期間有很多消費者的接受程度和使用環境的搭建工作要做,而這些需要政府解決。在新能源車的發展過程中,政府應該是主導,企業是積極的配角。未來30年的產業鏈和后市場,銷量的增速會下降。汽車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需要把產業鏈打造得更加豐富和完善,提供更多收入來源,比如發展像汽車金融、融資租賃。二手車等業務,只有這樣才能支持未來30年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