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惟生
有些發明創造,是人們被逼迫而做出來的。這種被逼迫做發明的方法,我們稱之為逼發創意法。
逼一逼,相機大變身
逼發創意做發明的例子在企業的新產品開發中非常常見?!吧倒险障鄼C”的問世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當年,日本“小西六”照相機公司的經理出于市場競爭的壓力,不得不來到新產品開發部,對技術人員下了一道非常強硬的命令,要求該部迅速開發設計一種新型照相機。
設想中新相機的突出特點,是將閃光燈和自動對焦裝置裝進135相機里,而體積不能增大。技術人員認為這簡直是異想天開。
當他們力陳這種想法根本不可能實現、希望經理放棄此計劃時,公司經理卻異常堅決地說:“不行!現在的相機已經沒有吸引力了,你們可以什么事都不干,但一定要攻下這一難題,否則……”
企業興衰存亡的壓力迫使經理做出開發新型照相機的決策,被解雇的壓力又逼得技術人員硬著頭皮為不可能實現的想法努力。
他們首先碰到的難關是如何把閃光燈裝置放到相機內。一般情況下,將兩件獨立的東西放到一起,增大體積或容積是不可避免的事,但可不可以既放到一起又不增加體積呢?
他們日思夜想,終于發現無論是相機還是頻閃光電管,其相互之間都有空隙,設法將零件拆放到相機的空隙里,不就沖破了這道難關嗎?
解決了閃光燈的問題后,緊接著便是攻克自動對焦的難關。一提起自動,他們的第一反應是用小電動機來驅動鏡頭的伸縮,但電動機放到小型機里無論如何都不合適。怎么辦?
一位機械專家想到了彈簧的功用,提出了用彈簧移動鏡頭實現自動對焦的方案,結果如愿以償。
在壓力的驅使下,技術人員們終于開發出內裝閃光燈、自動對焦和自動曝光的小型照相機——傻瓜照相機。
逼一逼,創意來幫忙
勇敢地逼一逼自己,創新的智慧被激發,創意就會不請自來,幫助我們做出各種發明作品。不過,為什么創意能被逼發出來呢?
首先人受到外界強烈的刺激,會產生“應激反應”,神經一下子變得緊張,處于超常的激發態。這樣,人們的創新動機被強化,智慧潛能被釋放,靈感噴涌而出。
當人們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時,想出的主意往往會比平常多出幾倍甚至幾十倍,也容易想出一般條件下難以想到的創意。
其次,在逼迫之際,所面對的問題近在眼前、迫在眉睫,人們的注意力更集中,對問題就可能看得更全面、深透,也更容易充分利用現有的特殊條件或意外的信息,獨具匠心地去解決問題,顯現出平時隱沒的才智。
因此,我們要根據創意如何被逼發的原理,讓自己處在受逼迫的狀態下,感悟壓力,自己給自己出創意難題。
感悟壓力就是從各種信息中感受到某種壓力對自己生存與發展的威脅后,思考能否通過發明創造來擺脫危機或走出困境。
自己給自己出創意難題,就是在解決問題時有意提一些限制性的條件,逼迫自己限時解決看起來難以解決的問題。
等到自己被逼上創意梁山后,發明創造的機會也就來了,說不定你能夠做出意想不到的發明作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