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菲菲


關于人民幣有一個流傳很廣的段子。
“請問,中國人民銀行有多少資金?”面對西方記者的咄咄逼問,周恩來總理委婉地說:“中國人民銀行的貨幣資金嘛,有18元8角8分。”當他看到眾人不解的樣子,又解釋說:“中國人民銀行發(fā)行面額為10元、5元、2元、l元、5角、2角、l角、5分、2分、1分的10種主輔人民幣,合計為18元8角8分……”
故事的真假暫且不論,人民幣在上世紀50年代最大面額是10元卻是真實的。那時中國正在經歷“分角時代”。隨著經濟的發(fā)展,1980年有了50元面額的紙幣,1988年又發(fā)行了100元面額。與30年前相比,中國經濟自然不可同日而語,那么需要發(fā)行更大面額的紙幣嗎?
現金之困
“他把一個手提箱放在我桌上。打開,里面塞滿1000迪拉姆面額的鈔票。這些現金一共價值50萬迪拉姆(13.6萬美元)”
在迪拜的房地產中介Laura Adams對他的一位中國客戶記憶猶新。但是Laura Adams說50萬迪拉姆現金不是她見過最多的。曾經有一位中國買家隨身帶著25萬歐元來支付首期款,購買哈利法塔里的一套兩臥居室。
拿著巨額鈔票來買房似乎有些天方夜譚,但是這種現象對中國人來說并非少數。在中國很多酒店賬單、珠寶交易甚至訪問學者的講座費都是用一沓厚厚的人民幣支付。在這里,普通人用行李箱裝著嶄新的鈔票做交易,大公司則用全副武裝的車輛裝著嶄新的鈔票來支付工資。
大筆的買賣、賄賂和囤貨逼迫中國不斷地大量印鈔。根據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的一份報告,中國,這個曾經是地球上第一個印紙鈔的國家的印鈔數占全世界的40%。考慮到中國經濟體的規(guī)模,中國流通的現金是美國的五倍有余。
美元最大面值是100美元;日元最大面值是1萬日元,價值100美元左右;歐元最大面值是500歐元,價值約650美元。鑒于人民幣的購買力小,中國人在購買一臺電視或瑞士表時都用成捆的鈔票,汽車、房子就更不用說。
“如今大部分中國地區(qū)的樣子和上世紀50年代的美國有著很多相似之處:到處都是現金。”哈佛大學上海中心常務董事,曾經是銀行經理的杰弗里·R·威廉姆斯說,“在美國,一個銀行可能最多有一個點鈔機,但是在中國,每一個柜臺都有一個。”
從商貿企業(yè)到銀行,再從銀行到各地央行金庫,現鈔存繳和調度成為“相當厚重”的事情,甚至對ATM機而言,加鈔維護也更令人頭疼。對于居民來講,往往鬧市區(qū)的ATM機也會遭遇鈔盒完全被持卡人提現取空的窘境。
大額鈔票助長貪污?
如何解決這些困境?
“人民幣最高面值只有100元,太不方便了!”全國政協(xié)委員彭磷基表示。在“兩會”上他多次提交提案,呼吁發(fā)行500元面值的大額鈔票。在2013年的“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朱海燕和全國政協(xié)委員宗立成也表達了相同的觀點。
但直到現在,北京都沒有表現出要印刷大額鈔票的意愿,中國許多經濟學家和政府官員都認為,之所以不印更大面是一方面是因為怕導致通貨膨脹,但還有一個重要原因。
“我深信政府不印更大面值的鈔票的原因是害怕助長貪污。”華盛頓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一名研究中國經濟的權威專家尼可拉斯·R·拉蒂如是說,“如果印更大面值,那么貪污不需要幾大箱子,幾封信封足矣,這樣使資金外流更加方便。”
對于中國富人而言,他們也喜歡用現金,并把現金藏在地下經濟以躲避政府的審查。
同時,一些行政高管在為國有企業(yè)工作時也在外面做顧問,他們的顧問費都以現金做交易結算。由于這些地下經濟幾乎都是用現金交易,政府很難對資金進行追溯和收稅。
雪上加霜的是,大部分罪犯反而是那些本應該維護法律的政府官員。
以文強案為例,這位重慶市前公安局局長在2009年被抓時,在他親戚家的水缸下發(fā)現了裝有近百萬現金的塑料袋。前鐵道部部長劉志軍也因為在家中藏有五百萬現金被抓。據報道,這些現金因為沒有保管好而發(fā)霉,在國家審查中,因為清點這些鈔票甚至用壞了一臺點鈔機。
那么中國到底還需不需要大額鈔票?興業(yè)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給出了相反的答案。
“現在發(fā)行大額的人民幣應該還是不合適的,一個主要的原因是對于經濟當中大額的交易需求,目前網上支付以及移動的電子支付其實基本上都已經完成了,沒有必要發(fā)行大額的人民幣來支持所謂的大額的交易,而且大額的人民幣在面對假鈔的情況下其實也使鑒定的成本在上升,大家對于收到大額人民幣的假鈔擔憂尤甚,同樣會提高交易成本。”
對于國外都有大額鈔票,魯政委認為沒必要盲目對比。“歐洲最大的鈔票是500歐元,但是幾乎很少人使用,使用500歐元的大都是黑手黨。西班牙甚至把500歐元稱為‘本·拉登,意思是這種鈔票像拉登一樣,盡管全世界都在討論他,但是能見到其廬山真面目的沒有幾個人。”
本欄目責任編輯: 杜彬(zhangiwfree@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