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職業教育要“把提高質量作為重點。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實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和實訓基地建設,提升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完善符合職業教育特點的教師資格標準和專業技術職務(職稱)評聘辦法”。職業學校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雙師型”教師數量和質量起著決定性作用。
一、“雙師型”教師隊伍現狀
1、數量嚴重不足:根據教育部人才培養工作的評估要求,高職院?!半p師型”教師的比例應占專任教師的50%以上,占專業課和專業基礎課教師的70%以上。目前,高職院校的師資引進渠道包括吸收高校畢業生直接任教、其他高校調入、科研機構調入、企業調入等。湖南省調查顯示(下表),從學校到學校的教師占65%以上,從企業或科研機構調入的教師比例很小,要達到人才培養工作的目標相差甚遠。
目前湖北省還沒發現這方面的全面調查數據,就本校而論,專任教師180人中,具有雙師素質者僅29人。近幾年新進教師77人,只有5人是從企業調入,占新進教師的6.49%,其他全部是應屆高校畢業生,要達到雙師素質,還需要一個長期的培訓過程。
2、質量不高:即使是從企業調入的教師,還有一部份在企業從事的是產品設計、結構設計等與生產不直接相關的工作,要他們指導學生實踐也不行,因為他們有的只是設計經驗,自己本身也從沒動過手做生產工作。而職業學校培養的學生要求是從事生產一線的技術工人,要能動手做產品,顯然這部份教師雖然具有“雙師型”教師資格,卻不具備“雙師型”教師的實際能力。如我校新從企業調入的5名教師,有3名是搞機械設計的,對機械加工、模具生產、數控編程與操作都不熟悉,不能直接指導學生實踐;2名是電子技術教師,還可以動手指導一下,真正意義上的“雙師型”教師只占企業調入教師的40%。
二、“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途徑
職業學校培養“雙師型”教師可由二個方面著手:一是對具有理論知識的教師進行實踐能力培養;二是對具有實踐能力的技師進行理論知識培養,使他們達到“雙師型”或“雙師素質”的要求。
教師企業實踐。在實踐中獲得的經驗,才是真正的實踐能力。從近幾年我們組織學生參加數控大賽的培訓可以看出,經過長期實踐操作訓練的學生,最后的動手能力和加工經驗比老師們都強。因此,教師獲得實踐經驗的唯一途徑是到企業去做產品加工。近幾年國家組織了不少骨干教師培訓,我校每年都派出了老師參加,但收效甚微,因為承擔培訓任務的是一些本科高校,只能講理論知識,沒有實踐條件,與企業的實際生產要求相差甚遠。
實踐教師理論進修。企業的能工巧匠、技術能手實踐經驗豐富,但一般學歷都不高,要達到教學要求必須經過理論學習,要調入學校也必須達到規定的學歷要求。這就要求其本人有學習要求,并且單位能提供理論進修的機會和政策,這條途徑需要政策的調整與引導。
三、教師企業實踐的問題
目前各學校對“雙師型”教師的培養重點放在提高理論教師的實踐能力上,讓教師到企業進行實踐活動,這是提高學校“雙師型”教師比例的重要途徑,但在實行中遇到以下問題:
企業不熱心。教師到企業實踐,要占用企業的人力、設備資源進行學習,參與產品加工還可能會產生廢品,給企業造成損失。所以很少有企業愿意接收教師到企業實踐,即使去了,也不愿意讓老師們動手操作機床做產品。因此,必須有讓企業在教師實踐中有利可圖的政策或機制,才能達到讓教師在企業真正實踐的目標。
教師沒動力。在沒有形成對“雙師型”教師有明確優厚待遇的情況下,教師們不愿意離開講臺去企業做臟、累的活計。因為:1)、缺乏激勵機制,教師們鍛煉了實踐技能也不會增加收入,反而回校后要從事實踐教學,相比在講臺上肯定要臟、要累;2)、一般在本市范圍內不一定能找到合適的企業,可能要到其他城市,長時間離家也是很多人不愿意的;3)、到企業去了要向工人師傅學習,有些人覺得拉不下架子,放不開面子。
四、教師企業實踐的管理與建議
要真正使教師的企業實踐落到實處,必須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達到以下效果:1)、讓真正的“雙師型”教師相對非雙師型教師職稱晉升優先、課時收入高、獎金分配多,在經濟收入上給予鼓勵;2)、考核制度要嚴,讓一些想混個“雙師型”資格的人混不到。教師在企業實踐回校時要通過操作技能考試,達到中、高級工的要求才算合格,否則實踐期間的工資收入要扣發,同時不認定實踐經歷,不認可“雙師型”教師資格;3)、建立學校與企業雙考核制度,學校認可企業對教師實踐期間的考核,對在企業實踐期間不遵守企業規章制度、工作時玩忽職守、被企業退回學校的予以待崗半年的處罰,重新到企業實踐合格后才能返校上崗;4)、專業教師45歲以下的必須取得“雙師型”教師資格,否則職稱降一級聘用;5)、教育管理部門出臺政策,對職業學校教師資格證的取得不僅僅考核普通話、教育學、教育心理學等內容,還要考核其實踐水平,先取得相關職業技術資格,才能取得教師資格;6)、改革人事制度,對具有優秀實踐能力的技術能手降低聘用門檻,不一定要非要本科以上學歷,可以先予以錄用,享受正式職工的一切待遇,在工作中提高學歷,待學歷達標后再轉正式編制。
本文是湖北省教育廳實施國家職業教育體制改革《職業教育公益性的實現途徑》項目之《行業、企業促進職業發展的職能與途徑》課題中期成果,課題負責人:胡明欽)
(作者簡介:王青云,1967.2,男,湖北黃梅人,單位:黃石職業技術學院 ,現任黃石職業技術學院交通工程系主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