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認識阿柏是在我十八九歲的時候,當時我有一個同學被唱片公司簽下要出唱片,她請我幫她寫幾首歌,而正好阿柏是那張唱片的監制,所以就認識了。說是認識,也就是通通電話吧。那是我人生中最有憧憬的“作品”,雖然應該是挺爛的,但畢竟是第一次嘛!我還記得當時他叫我去找一部電影來作參考,電影名字是《童夢失魂夜》(The City of Lost Children),我真的很認真地去找這張VCD,來來回回看了幾遍……問題就出在這里,我看完之后只覺得很特別,但根本不太理解那故事想表達什么,越看越糊涂。要知道那時候并沒有互聯網,沒有辦法查到電影的深層意義是什么。其實也怪自己膽小,怎么也不敢打電話問他想要表達什么,所以最后那首歌的歌詞,就連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寫什么,當然也就很難說服他。很不巧,那首歌被阿柏狠狠地退回來,詳情不說了,但當時對他的印象就是非常差,覺得這個圈子很殘酷,很想放棄。
第2次遇到阿柏已經是多年后,在一個攝影師朋友的婚宴上,當時我已經“長大成人”,第一次面對面遇見他。跟他接觸后很驚訝地發現他居然有點靦腆,原來他是一個非常謙虛的人,跟我想象的那囂張壞人完全是兩回事。然后發現大家都很喜歡喝威士忌,就更有共同話題。要知道在我的哲學里面,不喝酒的人是不靠譜兒的,因為他們很怕顯露真面目(天生酒精敏感的人除外)。他經常游走內地工作,有時路過上海,我們就會把酒談心一下。談的當然不是少女心事,而是風花雪月,大部分話題都圍繞著大家在內地不同地方工作的經歷與趣事。
雖然我們沒有正式合作過,但我一直都覺得自己很幸運有這個朋友,因為他很樂觀,也比較成熟,所以在很多事情上他都可以給我很奇怪但有趣的意見。其實我真的應該叫他梁老師(最近我又喜歡叫他梁老,梁兄也挺好)。記得有一次我因為一些事很失落,他告訴我:“你試著找一個理由給自己。”然后他舉例子說,他從前很愛抽煙,想戒卻戒不掉,結果有一天他發現自己有一件Junya Watanabe的外套,上面居然有一個被煙燙穿的小洞洞,他就以這個理由去要求自己戒煙。這一個小故事對很人來說可能沒有什么特別意義,但對我來說啟發很大,也有很大影響。現在在遇到很多事情的時候,我都用這樣的方法提示自己。
一個人的背景和經歷應該能直接影響他未來的發展,說梁老是一個特別的人,也和他特別的背景有關。首先我覺得他比較有見識,這應該和他在紐約留學和生活過很長時間有關。而且,我永遠相信人品決定一個人的成就。一些所謂很成功的人因為脾氣壞,得罪很多人,沒有辦法“百日紅”,就算后來“改過自新”,也沒辦法“觸底反彈”。但梁老不一樣,他是我認識的最Nice的人之一。如果你不相信,你可以去問任何一個跟他合作過的音樂人。所以說,喜歡喝酒的人特別靠譜。
有關梁老的音樂事業,可能大家比我還清楚,但我想說的是他一點都不會在朋友面前提到他從前,現在或以后的工作有多厲害,也從沒說過自己認識誰誰誰。而且你很難在他口中打聽到他的合作伙伴(歌手)的私人事情,我不知道是他口風很緊,還是對別人的事情根本沒興趣。因為前陣子的一個電視綜藝節目《我是歌手》,就連出租車師傅也知道梁老。我在做這個小小訪問之前,認真搜了一下梁老的資料,原來他是讀電影專業出身,還拍過紀錄片。所以當他告訴我現在他在籌備微電影的工作的時候,我又開始期待他下一輪的作品了。
我:梁老師,你什么時候開始到內地發展的?
梁:開始應該是在2001年幫鄭鈞編曲《1/3理想》。正式到內地發展大概2006年吧。當時的工作是替周筆暢錄制唱片。其實開始在內地工作也是偶然的機會,機會來了,就試試看吧,我很喜歡跟不同的人合作,挺有趣的。
我:多年來,你跟很多藝人合作過,印象最深的是跟哪一位?有一些有趣的事情可以跟我們分享一下嗎?
梁:對,很多。嗯…… 實在太多了…… (5分鐘后)噢!有一次在幫Eason(陳弈迅)錄音的時候,他突然對我說,“喂,為什么你們這些Producer從來都沒有表揚過我唱得好?”我就跟他說誰都知道他唱得好,所以對他要求特別高咯。最后逼不得已表了揚他。(笑)
我:《我是歌手》里那么多歌手,你發現他們有什么共同或特別的地方嗎?
梁:他們都特別認真,特別緊張,很在乎自己的表現,要求很高。記得有兩個人在彩排時只唱了兩次,所以印象特別深,他們是林志炫和楊宗緯。其他大部分歌手都要彩排很多次。
我:你自己覺得《我是歌手》這節目那么受歡迎的原因是什么?
梁:我覺得首先因為歌手都是專業水平的,唱歌是他們的強項,水準高當然娛樂性也比較豐富,然后就是節目的規則是淘汰形式,很刺激。一般這種比賽都是歌手坐在那邊評頭論足,現在是他們反被人投票,對觀眾來說會比較好玩。
我:在內地從事音樂有關的工作和在香港有什么你比較喜歡,或不喜歡的地方嗎?
梁:內地的音樂比較多樣化,玩的空間比較大,而且內地一般來說都比較尊重幕后音樂人。
我:你有偶像嗎?
梁:年輕時喜歡David Bowie。
我:你平時都聽什么樣的音樂?
梁:聽得比較雜,比較喜歡英國和美國的新樂隊,最近在聽的是The XX。
我:你最近參與了一些有關電影的工作,能跟我們分享一下嗎?
梁:是內容有關音樂的微電影,現在還在籌備當中,不想說太多,我是該片的監制。
我:你在大學讀的是電影專業,也拍過紀錄片,你喜歡電影制作工作多一些,還是音樂制作?
梁:都喜歡。
我:問一個比較“大”的問題,你年輕時的夢想,跟現在的夢想有什么區別?
梁:我在年輕的時候的夢想應該是比較遠大吧,現在的夢想嘛……就是把已經實現的夢想持續下去。(笑)
我:你比較喜歡幕前表演的工作多一些,還是幕后的工作?
梁:很難這么“一刀切”地說。因為是很不一樣的工作,我享受不同類型的工作。我覺得最理想的狀態是讓它并存,有時候做一下幕前表演,有時候做一下幕后。
我:站在臺上的時候,你都在想什么?
梁:(笑)想的都是技術上的事,比如下一首歌是什么,下一個Chord是什么等等,應該說是比較專注在表演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