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
擔保公司上市對整個行業來說利好頗多,但擔保機構要獲得新的發展突破,還需監管部門予以具體政策支持
我國擔保行業起步較晚,1993年出現首家全國性專業擔保公司,但隨著近年來中小企業的迅猛發展,擔保公司呈現快速發展態勢。中國銀監會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6月,全國共有融資性擔保法人機構8538家,融資性擔保貸款余額13569億元,擔保公司已成為中國金融服務業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然而目前,卻無一家擔保公司在國內A股上市。從發展趨勢看,擔保公司需要提高集中度,單一擔保公司規模越大,其經營原理越能接近大數法則,同時其抵御風險能力也將大為增加,這對解決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及增加金融業穩定性都大有裨益。從長期看,上市是優質擔保公司擴大市場份額、降低邊際經營成本的有益嘗試和必然之路。
一、擔保行業的上市努力
雖然當前并無擔保公司在A股成功上市的案例,但擔保公司對上市的嘗試卻由來已久,鑒于國內上市的難度,多數擔保公司將主要精力放在海外。中科智擔保集團曾引入亞洲開發銀行、花旗銀行、凱雷投資集團及美國通用集團下屬的GE商務等數家外資機構,但由于種種原因未能最終如愿,不過卻拉開了擔保公司的上市帷幕。
中建擔保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2011年11月正式加入中國安防集團,成為中國安防技術有限公司的融資擔保服務板塊的核心單位之一。2008年12月,中建擔保于金融危機中逆勢而上,在美國納斯達克OTCBB市場成功上市,進一步刺激了擔保行業的上市意愿。
廣東銀達擔保投資集團是近期積極尋求上市融資的典型代表。銀達擔保成功引入了賽富基金融資3億元后,計劃再次融資,下一步將成立一個金融控股集團公司,將旗下擔保、典當、融資租賃、資產管理等各個業務成立子公司放在此平臺下,并積極實施員工持股計劃,進一步刺激優秀員工的積極性。
匯通擔保公司也在積極籌劃上市,其與黑石基金、新天域基金、蘇格蘭皇家銀行、渤海基金等多支私募基金進行了接觸,各路資金也紛紛表示有興趣入股。匯通擔保公司的目標是力爭成為四川省首家上市的商業性擔保公司。
以上是籌劃上市的擔保公司的一部分,由于A股暫無擔保公司成功上市的先例,大多數擔保公司以海外上市為第一目標,但均力爭國內上市。其實,擔保公司作為中國金融服務行業的重要力量,應積極推進國內上市,讓眾多投資者分享擔保行業成長的果實,同時進一步完善擔保公司的融資功能,也可以進一步推進擔保業的健康成長。
二、擔保行業上市的可行性
理論上講,擔保公司在國內上市并不存在制度障礙。2006年頒布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管理辦法》中,對公司上市有以下要求:最近3個會計年度凈利潤均為正數且累計超過人民幣3000萬元,凈利潤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后較低者為計算依據;最近3個會計年度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累計超過人民幣5000萬元;或者最近3個會計年度營業收入累計超過人民幣3億元;發行前股本總額不少于人民幣3000萬元;最近一期末無形資產(扣除土地使用權、水面養殖權和采礦權等后)占凈資產的比例不高于20%;最近一期末不存在未彌補虧損。
對這些條件,滿足要求的擔保公司數額眾多。而對擔保公司上市存在的疑惑,主要針對《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管理辦法》中以下規定:發行人不存在重大償債風險,不存在影響持續經營的擔保、訴訟以及仲裁等重大或有事項;發行人資產質量良好,資產負債結構合理,盈利能力較強,現金流量正常;發行人不得有下列影響持續盈利能力的情形:最近1個會計年度的營業收入或凈利潤對關聯方或者存在重大不確定性的客戶存在重大依賴;其他可能對發行人持續盈利能力構成重大不利影響的情形。
擔保公司經營的是信用,管理的是風險,其基本業務就是擔保,因此存在幾倍于資本金或凈資產的在保余額,這符合擔保行業自身經營特點,有別于其他普通生產經營性公司及一般服務公司。從《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管理辦法》中可看出,存在擔保并不是影響上市的必然因素,關鍵在于是否存在影響持續經營的擔保。我國擔保行業經過近20年的發展,已總結出一套相對完善的風險控制機制,若擔保業務影響持續經營,則擔保公司的產生和發展便無從說起。2010年銀監會等七部委頒布了《融資性擔保公司管理暫行辦法》,對擔保公司從資本金門檻、業務規范程度、客戶集中度等系列方面進行了監管和規范。從近年來擔保行業的實際發展情況來,規范經營并嚴格控制風險的擔保公司,都持續經營且發展良好。
關于擔保公司的負債結構問題,從實際情況看,首先,擔保公司自身負債結構合格,銀監會2012年公布的數據顯示,融資性擔保機構資產總額9311億元,其中凈資產總額7858億元,以此計算,資產負債率約為16%;即使以一些資產負債率較高的擔保公司來看,一般均不超過50%,資產負債率水平較為合理。其次,擔保公司自身負債多以經營性負債為主,不包括金融性負債,因此無還本壓力,不會影響持續經營,不會產生重大償債風險。第三,《融資性擔保公司管理暫行辦法》禁止擔保公司吸收存款及其他一些非法融資活動等非經營性負債,從制度上保證了擔保公司的健康運行。
關于擔保公司的或有負債也是上市疑慮問題之一。擔保公司所有未到期擔保,理論上都是或有負債,只要融資方未實際還款,這種擔保責任就不能免除。面對這種或有性,擔保公司均有應對措施。《融資性擔保公司管理暫行辦法》規定,融資性擔保公司應按照當年擔保費收入的50%提取未到期責任準備金,并按不低于當年年末擔保責任余額1%的比例提取擔保賠償準備金;擔保賠償準備金累計達到當年擔保責任余額10%的,實行差額提取。未到期責任準備及擔保賠償準備金都計入負債,這本身即是擔保行業謹慎經營的體現,同時也對可能產生的賠償責任進行了撥備覆蓋。以擔保公司平均收取2%的擔保費來計算,當年擔保費收入的50%即為新增擔保額的1%;加上對當年末擔保責任余額1%計提的擔保賠償準備金,持續幾年計提便能對至少2%的在保余額進行覆蓋,相對于穩健經營的擔保公司每年千分之幾的代償率來說,撥備覆蓋十分充足。
綜上,擔保公司具備國內上市的基本條件,在近幾年經歷了擔保行業的規范整頓后,符合條件的擔保公司,完全有可能實現國內上市。
三、擔保企業上市的意義
擔保公司國內上市,對擔保行業、擔保公司客戶及證券市場投資者等,均將達到多贏局面。
首先,擔保公司國內上市,對擔保行業及上市擔保公司都存在巨大的廣告效應。公司上市首先要進行路演,各大型投資者,包括基金、券商、保險、財務公司等都會齊聚一堂。而擔保公司從未在資本市場融資,因此各機構均會認真考慮是否參與其IPO,并就擔保公司的行業情況、業務模式、盈利水平及風險因素等加以詳盡研究,形成分析報告供廣大投資者閱讀。同時,在一級市場進行新股申購時,廣大散戶和機構投資者也將詳盡了解擔保行業,而這些眾多的投資者正是擔保公司的潛在客戶。通過股票市場的首次發行,將使擔保行業、投資者及潛在的擔保客戶之間進行一次深入的對話,這也是眾多擔保公司爭奪國內上市第一單的原因之一。
其次,擔保公司上市將增強其資本市場融資功能。由于擔保公司禁止金融性債務融資,因此股權融資成為擔保公司擴大資產規模的主要渠道。擔保公司可進行的擔保業務總規模受其凈資產的限制,《融資性擔保公司管理暫行辦法》中明確指出,融資性擔保公司的融資性擔保責任余額不得超過其凈資產的10倍。隨著近幾年擔保業務的快速擴張,各大擔保公司普遍出現凈資產相對不足的情況,僅依賴大股東增資,渠道相對狹窄,且可能因大股東自身資金情況出現變數。而在資本市場,只要上市公司滿足業績增長的一定比例及一定水平的分紅比例,便可通過增發、配股等多種措施實現規模擴張。
第三,上市有利于優質擔保公司做大做強,提高行業集中度。當前,擔保行業普遍狀況是規模不夠大,行業集中度不高,地域性較強。通過上市,可實現優質擔保公司業務規模的快速擴張,進一步提升行業集中度,增加抵御風險的能力,實現行業內的優勝劣汰,推進整個行業良性持續發展。
第四,擔保公司通過上市做大規模,將增加其相對于銀行的話語權。當前,銀擔合作權利義務不對等,銀行相對強勢,擔保公司承擔全部責任,風險幾乎全部轉嫁給擔保公司。若能成功上市,將能提升銀擔合作的話語權,使擔保更好地服務于廣大客戶,讓更多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得到滿足。
此外,擔保公司作為一種新型金融服務機構,上市將為廣大證券投資者提供一個新的投資渠道,降低其投資組合的相關性,有利于分散投資,減小投資不確定性。
擔保公司上市對整個行業來說利好頗多,但擔保機構要獲得新的發展突破,還需監管部門予以具體政策支持。即將推行的擔保機構分類管理,將對擔保公司進行具體評級,優質擔保機構將脫穎而出,這在為整個擔保行業創造更好的發展環境的同時,也將一定程度上推進擔保行業的上市進程。讓我們拭目以待。
(作者單位:北京首創融資擔保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