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湖北江夏百余養雞戶大擺百雞宴,到湖南局長帶頭吃雞;從南京全城殺雞,到市民百里送雞……H7N9禽流感當仁不讓地成為中國各大門戶網站和都市報的頭條新聞。
H7N9病例數幾乎每天都在刷新,但是經歷過SARS肆虐的中國公眾已沒有最初的恐慌。這份“淡定”大約得益于政府在信息公開、疫情監測、治療手段、疫情控制和應急公關等多個環節的些許進步。
雖然由于首個病例的確診延誤,引發公眾質疑,但令人欣慰的是,疫情并未被刻意隱瞞,這相較于十年前的SARS疫情,被認為是一個巨大進步。
說真話,是我們從SARS遭遇戰中得到的最重要教訓??茖W家的回答必須誠實,政府官員必須盡責,公眾的表現才能夠理性。
加強制度和系統建設,使危機應對成為政府的一項常規工作,是“非典”的另一個重要的遺產?!胺堑洹笔曛?,中國傳染病防控體系已日臻完善,只是H7N9禽流感疫情尚未結束,未知和考驗依然存在。
事實上,大面積的疫病與洪水、地震等天災一樣,在人類歷史變遷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或許疫病的悲劇是人類進化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代價,在那些與疾病觸目驚心的斗爭中,刺激了現代醫學的成長,也促進了全球化的發展。
也正是這種全球化的發展,使得被疫病襲擊的國度,不僅要承擔醫學上的抗爭,更要面臨由此而來的經濟危機。
在中國,無論是以禽類為主的洋快餐肯德基,還是中餐企業全聚德,都不得不面對下滑的營銷業績。而與自認是躺著中槍的餐飲業相比,家禽業幾乎成為H7N9疫情最慘烈的陪葬品。據中國畜牧業協會禽業分會初步估算,四月第二周疫情造成家禽行業直接和間接損失接近百億元。波及企業和農戶4400余萬戶,活雞損失每天超億元。就連“八竿子打不著”的體育用品行業也受到影響。
當然這其中是有人歡喜有人憂,最直接受益的當然還是醫藥相關的企業,一些偏方產品的銷售也十分旺盛。84消毒液、醋甚至肥皂也銷路順暢,而素有“殺菌衛士”之稱的大蒜、大蔥、生姜等蔬菜明顯熱銷。
不管怎樣,分析認為,雖然此次疫情究竟有多嚴重還不得而知,但這正像是中國政府傳達給公眾的消息:現在不必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