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不是經常旅游,很難想象全亞洲甚至全球最牛的股市就在東南亞。面積不到30萬平方公里,人口1億的東南亞島國菲律賓,自2008年10月(雷曼兄弟公司倒閉后)以來,其基準股指狂飆285%,其表現足以秒殺世界上其他任何一個股指。
由于不穩定的政治因素、犯罪率以及腐敗問題,外國投資商們一直以來都不愿光臨菲律賓,而如今,菲律賓似乎將成為繼印度尼西亞之后的另一個投資熱點。
人口紅利下的經濟繁榮
在馬尼拉高級商業區附近一家以紐約市區為主題的餐廳內,年輕時髦的菲律賓人一邊從身邊經過的托盤里取龍舌蘭酒喝,一邊隨著邦·喬維(Bon Jovi)的音樂合唱著。“哇哦,路已走了一半,哇哦,活在祈禱中。”他們有理由狂歡。對于菲律賓有技能的年輕人來說,這是一個相當不錯的時代。
《紐約時報》的標題很醒目:亞洲最耀眼的經濟明星是菲律賓。
文中寫道:“菲律賓2012年GDP增幅超過6個百分點,通貨膨脹率約為3個百分點。2012年全國股市上漲33%,菲律賓比索對美元匯率上漲7個百分點。菲律賓領導層以及外資銀行紛紛表示對2013年菲律賓投資等級信用評價保持樂觀態度。”
菲律賓的經濟一直好消息不斷。2012年7月4日,標準普爾將菲律賓的債務評級提升到僅低于投資級別的高度,這是該國自2003年以來獲得的最高評級,與印度尼西亞持平。現在菲律賓持有700億美元外匯儲備,在信用評級升級后其外債利息將降低。之后菲律賓許諾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注資10億美元,援助陷入困境的歐洲經濟。
經濟學家則稱,城市年輕工人是菲律賓經濟繁榮的保證,他們正在為菲律賓創造幾十年來最輝煌的未來。
菲律賓人口高速增長,長久以來被視作經濟繁榮的障礙,但現在,這卻經常被視為驅動該國經濟增長的動力。菲律賓有61%的人口年齡在15到64歲之間的工作年齡段。預計這個數字將會繼續增加,這種現象與亞洲地區很多老齡化的國家形成對比。
“未來幾年,亞洲很多國家的勞動年齡人口將減少,”香港匯豐銀行的高級經濟學家弗雷德里克·諾伊曼稱,“只有菲律賓人口最年輕。隨著其他國家的勞動力成本增高,菲律賓則將會因為擁有充足的勞動力而保持競爭優勢。”
去年,以英語為通用語言的菲律賓超過印度,成為全球最大的語音外包服務供應商。這些外包服務包括客戶服務呼叫中心等。
根據菲律賓投資委員會的數據,2011年離岸呼叫中心雇傭了68.3萬菲律賓人,帶來了大約110億美元的收入,與前一年相比增加了24%。菲律賓政府正在努力擴大語音外包行業,并表示希望該行業能在2016年前創造250億美元收入。
與中國一較高下
有利的人口條件可能是實現高增長的前提之一,但僅憑這一點還不夠。20世紀70年代,一些人口狀況與同時期東南亞國家類似的拉美國家,增長率卻遠遠低于前者。一個國家要實現高增長,至少要有個表面上過得去的政府。
在這一方面,菲律賓的腐敗一直被人詬病,但是2011年菲律賓前總統阿羅約被指控多起腐敗案件,以及菲律賓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因未能在財產申報時披露美元存款而遭國會參議院投票彈劾,等等,都增強了投資者的信心。
菲律賓馬卡蒂商業俱樂部主席德爾羅薩里奧在接受電視采訪時說:“我們現在有這樣一種觀念,就是我們對推行良好治理、打擊腐敗,要動真格的。”
與此同時,菲律賓在中國人口紅利逐漸消失,勞動力成本增加的同時,終于有了新的機遇能夠與中國競爭生產制造業的崗位。
2012年中日釣魚島爭端引發在華反日抗議活動時,日本將目光放在了菲律賓,在這期間,日本在菲經濟區投資增長超過了10%,促進了對出口制造行業的投資。許多日本公司擴大了在菲的生產規模,如佳能商業機器公司,正在籌備建設激光打印機制造廠。
同時,菲律賓政府正在推行公私聯營計劃,對高速公路、機場以及學校進行修繕擴建,而房地產開發商的目標則是那些緊盯高檔地產,不斷壯大的菲律賓中產階級和富裕階級。開發商世紀地產集團正從事于幾個這樣的項目,包括位于馬尼拉的川普大廈以及由菲律賓斯達克住宅設計公司設計的住宅區。
根據匯豐銀行的估算,菲律賓現在是世界上第44大經濟體。但如果現在的趨勢持續下去,到2050年,它將會排名第16。“我們對菲律賓的預測十分大膽,但我認為這是有理由的。”諾伊曼稱。
年輕人更是對未來信心滿滿。完成了兩年的信息技術課程并通過了一項英語考試后,18歲的米卡·桑托斯開始在一家美國的流動電話公司從事客戶服務工作。這家公司提供激勵性獎金、免費就餐和班車服務。
如果早一代出生,她極有可能是個收入很低的農民,或是去國外找工作。“我父母沒有任何這樣的機會。”她說。
“綁架之都”的困局
確實,菲律賓的發展被忽略了。但是,盡管政府正致力于基礎設施建設,許多可能阻礙商務人士的因素卻依然存在,比如破敗的機場和糟糕的無線電設備,更為重要的是穩定的社會環境。
2012年10月5日,菲律賓政府與國內最大反政府武裝“摩洛伊斯蘭解放陣線”(MILF)在馬尼拉總統府正式簽署和平框架協議,該協議旨在到2016年時最終結束國內沖突。不過,雙方均警告說,簽署和平協議意味著和平之路才剛剛開始。
除了MILF,菲律賓南部還存在著另外3個伊斯蘭極端組織,與它們達成和解之路漫漫,這些組織的成員有的甚至是恐怖爆炸案件中的主要策劃者和實踐者。
同時,作為天主教國家,菲律賓先由西班牙占領,然后被美國占領,在這里軍事斗爭取代了封建主義,不同的集團都在爭奪政治特權和回報,在一些偏遠省份甚至存在著許多政治勢力,他們多擁有私人軍隊,每逢選舉年就發生流血事件。
例如,2009年南部馬京達瑙省10多名當地政界人士和隨行約30名記者被屠殺。從更廣的層面來說,這次的屠殺反映了不同派系和家族之間持續的爭斗,但是在菲律賓,政治仇殺之后措辭激烈的語言和高度曝光的通緝都已經變得再尋常不過,而成功的抓捕卻很少見。
這些動蕩也使得菲律賓社會治安并不盡如人意,恐怖襲擊、綁架人質、暗殺等事件的報道屢見不鮮。據《菲律賓商報》報道,僅2010年上半年就發生了56起綁架案件,首都馬尼拉甚至被稱為亞洲綁架之都。2010年香港游客被恐怖分子劫持事件一度成為國際性事件。
正因為如此,菲律賓的發展才會被人遺忘。“我認為人們從某種意義上說遺忘了菲律賓的存在……政府問題以及政局的不穩定使其真正的財富實力遠離人們的視線焦點,就如同未開發的礦源、一個年輕的群體。”瑞士信貸經濟師圣提塔·沙提拉泰說道。
但他同時指出,目前海外對菲律賓的年均直接投資額僅比過去五年的總額少了20萬美元甚至不到。“現在菲律賓重新回到了人們的視野之中,并且我認為投資透明度將對其造成至關重要的影響。”
Fiona根據《紐約時報》《金融時報》《金融家》綜合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