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軟實力,是一個被廣泛提及的詞語,至于體現企業軟實力的文化建設應該從何處著手,其選擇就多種多樣了,途徑也不一而足。企業美術館,是承載企業精神的文化場所,是貯存企業文化底蘊之所在,是提升企業形象的名片,是企業公共關系建設的平臺,更是一個企業的榮耀和品牌。因此,對國內外知名的企業來說,建立屬于自己的美術館(抑或是藝術館等)就成為集中展示企業文化軟實力的選擇之一。
近年來,藝術市場的迅猛發展,國內拍賣業務大增。在收藏的大環境下,有實力的企業也開始涉足藝術領域。各種層次不一的企業美術館進入藝術領域,也由此成為街談巷議的熱門話題。
企業軟實力,是一個被廣泛提及的詞語,至于體現企業軟實力的文化建設應該從何處著手,其選擇就多種多樣了,途徑也不一而足。企業美術館,是承載企業精神的文化場所,是貯存企業文化底蘊之所在,是提升企業形象的名片,是企業公共關系建設的平臺,更是一個企業的榮耀和品牌。因此,對國內外知名的企業來說,建立屬于自己的美術館(抑或是藝術館等)就成為集中展示企業文化軟實力的選擇之一。
成功范例的借鑒
無論國際還是國內,企業創立美術館,成功的例子不勝枚舉:在國外,大部分的上市企業都投資收藏藝術品,并把它作為分散投資風險、保值增值的重要手段,進而提升企業形象。而在國內參與藝術品投資收藏的企業主要有三類:一是國有企業;二是民營企業;三是混合制企業。國有企業實力特別強才會做藝術品投資和收藏,主要是為了提高企業的知名度,往往會建立自己的博物館。
企業美術館作為文化機構,表面看與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聯系似乎不大,但實際并非如此。
比如中國保利集團,不但建立了保利美術館,還有保利藝術品拍賣公司;大連萬達集團建立了玥寶齋美術館;湖南省內的電廣傳媒集團雖未創辦美術館,但投資藝術品的資金也有數億元之多。由于國有企業決策比較復雜,對藝術品的管理相對比較繁瑣,因此,參與藝術品收藏和投資的比較少。
國內的民營企業,出于宣傳企業、增加企業文化內涵和保值增值的目的而進行收藏,許多還建立了自己的博物館。最為著名的浙江金輪集團,建立了藏有總價值達3億多元的中國各朝代精品瓷器的金輪藝術館;以6930萬元巨資奪得陸儼少《杜甫詩意百開冊頁》而名噪一時的南京天地集團,已陸續投入7億元資金,收購了以近現代書畫為主的藝術品5000多件,并聯合南京的私營企業老板謝嘉林、楊朝軍、陸軍建立了江浙一帶最大的私營博物館——長風堂博物館。
這些具備資金實力支撐發展至今的美術館,也為許多考慮涉足藝術的后來者艷羨。在藝術市場一片繁榮的今天,這些成功的企業美術館成為了被廣泛參考的例子。
具備宣傳片功能的企業美術館
對國人而言,或許絕大多數不了解藝術行業的人并不知道保利集團是干什么的,但卻對其斥巨資購藏圓明園遺存生肖虎首、牛首和猴首,并在世界各地巡展的轟動效應津津樂道。大型企業作為行業翹楚,各級黨政領導來企業指導工作,重要合作伙伴和客戶來企業洽商合作事宜,他們除了參觀企業的生產線和產品,企業美術館不失為最直觀的企業文化展示場所。同時,投資收藏藝術品,創立美術館是企業以文化方式對社會的一種最佳回報,是比慈善方式更高層次的回報。
企業美術館能讓員工在業余時間欣賞到高雅的藝術作品,滿足他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藝術也是生產力。企業美術館通過不斷變換展示內容,傳播、傳遞文化的、精神的創造性信息,既滿足了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又于無形中提升了員工的綜合素質,增強了企業的凝聚力。
藝術品本身就是企業資產的一部分,并且隨著時間的延續而不斷增殖。企業美術館所購藏的藝術品,可以通過藝術資產評估事務所進行評估,評估后的藝術品是可以進行抵押的,相當于房產地產。換言之,藝術品可以作為貸款抵押或資產出讓。藝術品根據拍賣價格,可以提升,擁有這種資產,可以通過增股出讓的方式,在不出售藝術品的情況下轉換成資金。這在國外已是非常普遍的現象,雖然目前中國還未走到這一步,但相信很快會參照國外的通行做法逐步完善。
企業美術館還是加強企業與外界溝通、交流的橋梁和紐帶。現在許多企業在交往活動中,將企業美術館館藏的藝術品,作為珍貴禮品贈予合作伙伴,既尊貴典雅,又有文化韻味。企業美術館不僅為企業家們增添了更多生活情趣,也有利于提升文化品位,彰顯社會價值。
“淡妝or濃抹”,企業美術館建設選擇
改革企業廣告投入方式,增加軟廣告投入,為企業美術館籌集資金。大企業每年有數額巨大的硬廣告投入,并有可觀的公關經費預算,如果將投向媒體的硬廣告總量的15%至20%作為軟廣告用于收藏書畫藝術品,加上公關經費預算,則企業美術館的購藏經費基本能得到解決。這些館藏作品通過展覽展示活動,將給參觀欣賞者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印象,并伴隨大企業美術館不斷地吸引國內外眾多媒體的關注,企業的聲望和影響也隨之更加深入人心。
“淡妝”路線:適用于缺乏雄厚資金與專業化鑒定團隊的企業。這一類企業美術館應以收藏當代中國書畫為突破口,對古代書畫收藏必須慎之又慎。
對近現代書畫的涉及時間上不具備優勢,近現代書畫市場相對成熟,價格偏高,對資金的占用比例相對較高,且精品力作很難收入囊中。反觀之,當代書畫的收藏正當其時。當代中國書畫界也涌現了一批在繼承傳統基礎上大膽創新的優秀書畫家,創作了一批值得收藏和傳承的書畫精品,企業從這些優秀書畫家創作的作品中去選擇精品和代表作品加以收藏,日積月累,將是一筆非常可觀的財富。
至于想走“濃抹”路線的企業美術館,如果具備資金、鑒定團隊等相關的優厚資源,那么在收藏藝術品的過程中則將受到客觀條件的限制了。
但無論是采取哪一種路線進行美術館作品的收藏,都必須選優求精,做到與企業宗旨相統一,絕不可濫竽充數,只求數量。所選當代中國書畫必須是國內一流藝術家可以傳世的精品力作,真正做到不唯職務、不唯資歷、不唯名氣、不唯市場,只為其真正的藝術價值和作品的文化內涵。唯其如此,才能與企業的宗旨相符合。為保證藏品的質量,美術館可以聘請數名書法家、畫家與收藏鑒定專家,共同組成鑒賞小組負責把關。
一個現代化的企業,不僅應該聘請首席科學家,也應該聘請首席藝術家。這是當今世界經濟、文化競爭的必然要求,是時代發展的大趨勢,也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需要。國內經濟發展仍將處于上升階段,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目前這種勢頭繼續發展下去,為此建議企業在聘請首席藝術家上先行一步,物色藝德高尚、藝術精湛,文化修養深厚的書畫藝術家作為企業的首席藝術家,企業美術館可與之簽訂中長期合作協議。
企業美術館要辦活,充分發揮館藏作品對于推動企業文化建設,擴大企業影響力的作用。企業美術館所收藏的書畫藝術品不僅要在館內長年展出,還要走出去開展文化交流,到全國各地甚至國外去巡回展覽,弘揚民族文化和企業文化。更重要的是配合企業的重要節慶和經營活動,組織專題展覽。還可以建立網絡美術館,通過這一最現代化的傳播手段廣為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