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還沒紅的時候我就看上他們了……”
別總為了人家喜歡我的最愛而憤怒了,樂隊又不是我們私有的
對于歌迷來說,唯一能趕超品位差的事兒就是品位對了可理由“岔”了。那幫腦容量不足的癡人,唱著你最愛的歌卻一副白癡樣兒,面對藝術家的作品只會流口水卻對其中寓意渾然不知,他們的愚蠢和盲目崇拜把你深愛的音樂摧毀得支離破碎。混蛋,都是混蛋!沒收他們的iPod!我們中的大部分人第一次愛上音樂都是在青春期,所以無論過多久心中總會為那張年輕時所聽的唱片留一席之地。理性地說,我們還是會覺得自己心愛的音樂人值得被更多人聽到,尤其是他們的作品能把別人喜歡的那些垃圾甩出好幾條街。事實卻相反,心底有個聲音經常毫無緣由地荒唐大喊:“這些音樂是我們的,無論如何都得讓那些蠢貨離他們遠遠的。”
在獨立音樂圈里,這樣小眾的想法屢見不鮮。在圈內,似乎偏愛樂隊早期無名時的作品永遠是胸口閃閃發亮的勛章,不過現在這個傳統蔓延至了R&B。你們應該也注意到去年卷起的R&B風潮,Frank Ocean、Miguel和The Weekend那些富有革新精神的唱片將一大群聽眾吸引至這個流派中來。不過R&B的資深樂迷卻并不待見那些混入他們行列的摩登青年和嬉皮士。線上雜志《Slate》的評論員 Jason King 甚至抱怨嬉皮士們喜歡R&B的原因是認為這種音樂是“能藝術地表現出自我意識、具有實驗性、能聚焦內心的迷幻劑”,并稱這種偏愛是“對音樂形式的扭曲解讀”。顯然,這種說法對Prince、Marvin GAYE和Erykah Badu等人來講可謂新奇。奇葩的是R&B歌手Solange在Twitter上發飆:“在你給任何R&B專輯打分前,總得知道一下什么是deep Brandy album cut(Brandy的深度專輯分析)。”當今樂壇,deep Brandy album cut就好比是新一代Sonic Youth的B面作品集。
King和Solange都是有激情的聰明人。我能理解他們為什么這么厭惡某些人對R&B的喜愛。囿于傳統只能帶來痛苦,Brandy確實也有一些非常有深度的見解。但在為R&B進步發展努力的人耳中聽來,這就像是古板的正統人士因為想要劃清界線,而不接受這個音樂類型在進化過程中極為重要的新創意。新創意吸引新聽眾,任何輕視聽眾群的音樂都是在畫地為牢。當然,有些新聽眾就像是你搬家后避之不及的新鄰居,但你依舊不能瞬間發力去推開他們。
去年我去海德公園看了Blur的演出,站在我身邊的是一群身著休閑運動裝的醉漢。即使看到甚少表演的B-side歌曲“Young & Lovely”他們都毫無反應,反而在“Parklife”和“Song 2”中豪飲。如果我再年輕點兒一定會恨他們,“這幫渣渣就不能哪兒涼快哪兒待著去嗎?”不過,Blur不是“我的”樂隊,他們屬于所有人,從死忠粉到水性楊花的半吊子。如果不是有后者,他們永遠不可能在海德公園演唱“Young & Lovely”。運動休閑男們心中有他們的Blur,而我也有我心中的Blur,我們都過了一個美妙的夜晚。
不過,我也不是什么圣人,后來就以光速從他們身邊繞開站得遠遠的了。
譯>丫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