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揚琴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宜的教學方法和內容,既要針對學生基本功訓練,又要提高學生的專業(yè)技巧以及藝術修養(yǎng)、音樂表現等能力。以基本功為基礎,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最終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揚琴;基本功;藝術修養(yǎng);個性化
揚琴亦洋琴,其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它的品種、名稱繁多,分布廣闊,遍及歐洲、亞洲、美洲等數十個國際和地區(qū),是一種有著廣泛的世界性和民族性的擊弦樂器。在傳入我國近400年的歷史中,經歷代藝人、演奏家們的不斷積累和創(chuàng)新,現已發(fā)展成為具有我國民族風格特點、獨樹一幟的中國揚琴體系。作為大家都喜愛的民族樂器,它被廣泛的運用于伴奏、重奏、獨奏和民族管弦樂隊合奏之中。
在揚琴教學中,要根據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全面訓練的教學原則,對各種演奏技巧的演奏方法、演奏理論技巧等方面進行學習,分階段分層次進行,以基本功為基礎提升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加強訓練個性化,從而使揚琴教學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對于幾年來的揚琴教學進行回顧,在這里談談我的幾點感受。
一、強調基本功訓練的重要性
在揚琴演奏中對于基本功的訓練目的是為了解決彈奏中一些最基礎的技術問題,從而在彈奏作品時沒有技術問題,把作品演繹地更加完美。如對音色的控制、對擊弦位置的準確把握、對竹法的合理安排、對左右手靈活性的掌握、對作品完整性與舞臺表現力的開發(fā)等等,對于學習者來說,就是培養(yǎng)正確的識辨能力和表現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彈奏方法。
揚琴彈奏中各種技巧訓練是為更好地彈奏作品打基礎的,像擊弦在揚琴彈奏中是最基礎的技法,也是最重要的技法,始終貫穿于揚琴彈奏之中。對于一個初學揚琴的學者,掌握好各種彈奏揚琴的技法,對今后達到更高的演奏水平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比如在學習“輪音”技法時,首先讓學生們知道這是揚琴彈奏中最基礎也是十分重要的技法,在訓練中應先選擇中音區(qū)的任意一個音,以手腕的運動為主,手指的協(xié)作為輔,肩膀、大臂、小臂放松,兩手交替擊奏,先慢速練習然后再逐漸加快,雙手音色要統(tǒng)一、均勻,擊奏時要自然松弛,練習時要循序漸進逐步提高。
加強基本功的訓練,這種教學過程效果十分明顯,從中得到一個寶貴的體驗,那就是要讓學生知道基本功的重要性,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先慢后快逐步提高。所以正確的揚琴教學應該是首先打下扎實的基本功,讓學生沒有技術上的問題,為日后學習、理解、彈奏更深層次的作品打下基礎。
二、努力提升藝術修養(yǎng)
所謂藝術修養(yǎng)是指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和藝術本身的修養(yǎng)。文化修養(yǎng)主要指文學、歷史、民俗等方面的修養(yǎng),而對美學、藝術標準等方面的學習則是藝術本身的修養(yǎng)。在學習音樂的學生中,大部分都忽略了文化素質的積累和提高,對自然學科的貧乏,文化知識積累不夠,因此對于專業(yè)認識也就不深,只看一些表面的現象。對于這種情況,筆者平時經常提醒學生們加強文化素質的提高,根據自己的能力引導學生們提升他們的藝術修養(yǎng)。
第一,在平時教學中注重音樂欣賞的作用。把它作為揚琴教學的一個部分,通過這個來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修養(yǎng)。音樂欣賞是讓人們通過聽覺器官來感受音樂的美感,學生對于音樂美并不是與生俱來的,是需要通過學習培養(yǎng)的,音樂欣賞則是選擇一些古今中外的優(yōu)秀作品進行學習,使學生能夠對藝術美有所認識,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
第二,在教學中選擇優(yōu)秀地、具有明顯藝術特征的作品讓學生欣賞,啟發(fā)學生的聯想,并將情感投入到作品中去,學會用藝術性來分析、欣賞作品,進而更深層次地把握作品的內涵。
第三,在欣賞中,注重加強作品的分析方法的引導,要求學生對所欣賞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作者生平介紹、作品的曲式結構、音樂風格及特點、思想感情等等知識要有所掌握,從而真正學會欣賞一部作品。
在整個教學的過程中,要給學生留一定的時間進行獨立學習、欣賞,同時不斷鼓勵學生沒相互討論、相互促進。最終,是學生們的欣賞能力和演奏能力得到提高,從而藝術修養(yǎng)也自然得到提升。
三、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化
在揚琴的教學中,同樣的作品、同樣的教師、同樣的樂器等等,如何使學生可以有自己的個性呢?我在揚琴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化,主要通過以下幾種方法:
1.將強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
2.在關于揚琴彈奏的基礎知識學習上,注重加強引導學生的審美追求、音樂語言、表現力等等,并對個性化進行培養(yǎng)。
3.讓學生對作品深入了解,進行理性地認識分析,從而可以更好地演奏作品,把一般人看不到,感受不到的一面展示出來,是學生在學習技法的同時,提升感性認識。
4.從學生開始學習就注重培養(yǎng)他們的能力,以及激發(fā)學生的個性。
5.在教學中,對于不同個性的學生,不同才華、不同風格的學生給予肯定和支持,鼓勵他們要彈自己的風格,但同時避免“自由話”。
歸納起來,揚琴教學就是結合學生們的實際情況,選擇他們適應的教學方法,從基礎開始穩(wěn)扎穩(wěn)打,同時不斷引導學生的個人能力,激發(fā)他們個人潛力。希望大家能夠充分認識揚琴這件樂器的重要性,探索它的教學方法,為今后揚琴教學的發(fā)展提供條件,使揚琴教學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劉達章.揚琴演奏藝術[M].人民音樂出版社,1999.
[2]桂習禮.跟名師學揚琴[M].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3.
[3]周世斌.音樂欣賞[M].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作者簡介:申媛媛(1983.4-),陜西渭南人,大學本科,學士學位,初級,2006年畢業(yè)于西安音樂學院,現為濟源職業(yè)技術學院藝術系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