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說到腐敗原因,人們總認為是制度不健全;只要說起反腐敗,就異口同聲說要建立健全制度,才能解決腐敗問題。不可否認這固然是重要原因之一,但事實上,現行的制度已經有很多,只是大家都沒有認真地貫徹執行。再好的制度不執行終究也是枉然,再好的制度如果得不到落實就是一紙空文,因此在黨風廉政建設方面我們要加大制度的執行力。
一、加強黨風廉政制度執行力的重要性
1、是加強黨風廉政制度建設的客觀需要
加強黨風廉政制度建設,關鍵是要提高制度的執行力,要通過建立健全反腐倡廉監督機制,明晰反腐倡廉監督責任,不斷整合反腐倡廉監督力量,進一步加強對黨風廉政制度執行力的日常監督、專項檢查和定期考核。要堅持制度教育、制度監督和制度創新同時并存、共為抓手,為推進反腐倡廉制度建設提供必要的前提條件。
2、是加強黨的建設工作的重要環節
黨的十七大報告中,第一次把反腐倡廉建設同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和制度建設一起,確定為黨的建設的基本任務,形成了“五位一體”的黨建新格局,這是我們黨面對反腐敗斗爭的新形勢,從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的全局作出的重大決策。提高反腐倡廉制度執行力,有利于廣大黨員干部增強黨性修養,堅定理想信念,促進思想建設;有利于單位樹立正確的用人導向,建立一個高效廉潔的領導班子,建設一支高素質、團結奮進的干部隊伍,促進組織建設;有利于黨員干部保持奮發有為、昂揚進取的精神狀態和清正廉潔的工作作風,促進作風建設;有利于建立健全以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民主集中制等為核心的各項制度,促進制度建設。
3、是推進反腐敗斗爭的迫切需要
目前,我們的黨風廉政和反腐敗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在往后的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反腐敗斗爭依然面臨著嚴峻的形勢,主要表現在:有些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落實得不夠好,有些黨員領導干部對加強反腐倡廉制度創新不關心、對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不重視,對反腐倡廉制度執行監督檢查力度不夠,導致一部分領導干部和某些關鍵崗位人員貪污賄賂、失職瀆職的案件時有發生。鑒于以上情況,我們只有不斷提高反腐倡廉制度的執行力,對腐敗問題堅持常抓不懈,時刻繃緊反腐倡廉這根弦,才能為社會、單位的良好發展提供有力保證。
二、當前黨風廉政制度執行中存在的問題
1、對上級精神領會不透
很多單位沒有從全局的高度去謀劃制度建設,對上級制定下發的制度規定不認真研究,來一個轉一個,照搬照抄上級的制度條款;或者用網上搜索、復制、粘貼等辦法,制定本單位的規章制度,造成“水土不服”的后果;超前思維不夠,制定的制度被頻繁修改,缺乏穩定性;對不斷發生的新情況、新問題研究不夠,導致制度修訂不及時,跟不上形勢發展的需要;相關職能部門之間協調意識差,在制度制定過程中不溝通,造成制度之間相互“打架”。這些問題的存在,不僅導致制度本身的不科學、不嚴謹,還給制度的執行帶來很大困難。
2、對上級精神學習不實
對黨風廉政建設相關法律法規學習不深入,只求過得去、不求過得硬,習慣按“規矩”辦事,憑個人經驗辦事,致使學習流于形式。學習的內容過于籠統,學習的主題不夠突出、重點不夠明確,針對性不夠強,“一刀切”“、一鍋煮”的現象比較普遍,學習缺乏長遠規劃和科學安排。
3、對規章制度有令不行
現在,黨風廉政建設各方面的制度規定不少,但是由于有些基層單位執行不力,致使有些制度,形同虛設。有的單位重視程度不夠,執行制度氛圍不濃,員工在思想上有松懈的傾向,因此工作人員對規章制度不熟悉,主動執行意識較差;有的單位借口基層工作繁忙,把制度放在一邊不落實;有的單位則以實用主義的態度對待制度規定,合意的就執行,不合意的就不執行。
4、對規章制度執行不嚴
有的單位員工工作作風不夠扎實,執行制度、實施監督深入不進去、嚴格不起來;有的單位員工意識到“辦事不公開不行”,卻總想著找制度的漏洞,打擦邊球;有的單位制定的制度,在內容上比較空洞,一般問題公開,敏感問題含糊其辭,有的結果公開,過程不公開。
5、對制度執行監督不力
制度執行不順暢,最主要的原因是監督不力。有的黨員干部存在著監督上級害怕丟掉“位子”、監督同級害怕傷害“面子”、監督下級害怕丟掉“選票”的心理,導致監督成了“空談”,有的地方甚至還出現上級對下級哄著、同級之間相互讓著、下級對上級捧著的現象;有的單位對一些違紀苗頭不重視,沒有調查處理,導致小問題發展成了大問題;還有的單位處理違紀問題時充當“老好人”,抱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態度,這些現象在很大程度上助長了歪風邪氣。
三、如何加強黨風廉政制度的執行力
1、拓展教育內容和形式
一要加大宣傳教育力度,提高自覺意識。切實加強制度的宣傳教育,讓每個人都增強制度意識,特別是要讓黨員干部在熟知各項規章制度的基礎上,認真落實規章制度,使制度成為黨員干部的行為準則。廉政制度的執行,關鍵要把它建立在自覺的基礎上,因此在具體的教育形式上,可以以灌輸教育為基礎,重點引導黨員干部進行自主學習、自我教育;既要突出對黨員干部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的教育,又要對普通員工加強普及教育,使制度執行具有群眾基礎;既要定期的開展常規教育,又要不定期的針對特殊情況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從而真正使反腐倡廉制度深入人心。
二要強化對領導干部的教育。一是權力觀教育。領導干部權力觀的正確與否,直接影響到單位黨風廉政建設的開展情況,說嚴重點關系到單位的興衰成敗。領導干部要進一步提高對權力觀的認識,從提高執政能力的高度,加強自身能力的培養,在工作中不斷積累新經驗、增長新本領,努力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領導水平和協調能力,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二是理想信念教育。沒有堅定的信仰,就沒有正確的政治方向,政治敏銳性就不強,工作中就難以明辨是非。要加強對領導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使他們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時刻牢記黨的宗旨,牢記自身的使命和職責,做到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三是黨紀國法和規章制度教育。黨紀國法和單位的規章制度是約束每一位黨員領導干部正確行使權力的最重要武器。要使領導干部在“知道”制度的前提下“懂得”制度,最后“遵守”制度,不斷增強其制度意識和法制意識。
三要創新教育形式,增強教育的針對性。教育要避免形式主義、教條主義和空洞乏味的說教,要做到教育形式的多樣化,教育的載體要不斷地豐富和創新;要結合工作實際、思想實際和生活實際,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活動;要把思想教育、紀律教育和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法制教育等結合起來,在單位內部形成一個立體化、全方位的教育網絡,不斷倡導廉政文化建設,積極營造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良好氛圍。
2、領導干部率先垂范
領導干部的行為是單位的標桿,一定要帶頭做到在制度面前沒有特權,任何人都不能凌駕于制度之上。一要樹好“標桿”。領導干部要帶頭學習好、貫徹好、執行好單位的各項規章制度,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要以領導的示范帶動作用,提高整個單位的制度執行水平。二要守住“底線”。領導干部要堅守制度的“底線”,不能越“雷池”、不能闖“紅燈”,不論遇到什么困難,不論遇到多少阻力,在制度執行上都要堅持不變形、不走樣、不縮水。三要筑牢“防線”。領導干部要深刻地認識到,自身不僅是檢驗制度執行力的標桿,更是提高制度執行力的重點,所以自己要增強帶頭執行制度的意識,牢固樹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在制度面前不搞特權,貫徹制度不變通,進一步筑牢思想防線。
3、加強廉政文化建設
黨風廉政制度執行力的強弱取決于是否有正確的價值理念、良好的文化氛圍和正確的輿論導向。在黨風廉政制度執行力的建設中,要注重以廉政文化來培育員工的價值理念,影響員工的思維意識,使廉潔自律意識融入到每一位員工的日常習慣中,使他們養成優良的工作作風和良好的生活作風,在單位內部形成崇廉恥貪、積極向上的良好氛圍,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減少廉政制度執行時來自各方面的阻力。
4、強化制度執行的監督問責機制
在反腐倡廉制度的執行過程中,必須建立健全相關的制度執行監督機制。試想一下,如果每一個干部的行為都能夠嚴格按照現有的制度進行規范的話,那么,很多腐敗現象就會無機可乘。而在我們日常的反腐倡廉工作中,對于制度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逃避執行、歪曲執行、選擇執行等情況卻時常存在,這在很大程度上嚴重影響了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深入開展。對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要堅持以預防為主、懲治為輔的方針,充分發揮各職能部門的協調配合作用,實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過程監督,形成全方位、多層次、高清晰的立體監督體系。要綜合應用多種監督形式,切實加強黨內監督,不斷提高群眾監督,努力形成結構合理、程序嚴密、制約有效的權力運行監督機制。此外,還要對制度執行情況進行評估,對違反制度、規避制度的行為,要加大問責和懲處力度,出臺責任追究制度,進一步提升制度的執行力。
參考文獻
①閆群力,《轉變作風亟需破除“制度迷信”——領導公信力決定制度執行力》,《人民論壇》,2013(1)
②宣政,《增強廉政制度建設的執行力》,《政工學刊》,2012(11)
③金東鎮,付景林,《提高制度執行力的探討》,《吉林金融研究》,2008(9)
(作者單位:安徽日報報業集團監察審計室)
實習編輯:韓沂瑾
責編: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