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分析了舞臺燈光在戲劇發展史的幾個階段,論述了舞臺燈光在戲劇中的參與意識,并結合實例分析了舞臺燈光在戲劇藝術中的實踐應用。
關鍵詞:舞臺燈光;參與意識;戲劇藝術;舞臺美術;可控性;可塑性
隨著時間的流逝,自己在戲劇藝術的道路上不斷地求索,通過不斷的學習、積累,對戲劇藝術漸漸有了自己的一些思索。縱觀戲劇藝術的發展之路,從觀念到意識,從審美情趣到審美意識都有著質的變化,其根本的標志就在于由過去的被動變為現在的主動。舞臺美術從前的參與意識淡薄,限制了其工作人員舞臺創作欲望,創作思想,舞臺燈光部門尤為突出。舞臺燈光部門的作用、職能和功能是非常重要的,充分發揮它的作用會使舞臺藝術更加絢麗多彩,生動活潑,表現完美。舞臺燈光參與到藝術創作中去,不僅僅只是照明,照明只是舞臺燈光最基本的功能之一。所以作為一名舞臺燈光工作者,首先應該了解舞臺燈光的作用與發展:在兩千多年的戲劇歷史當中,舞臺燈光的發展一直伴隨著戲劇的發展而不斷進步,著名的燈光大師金長烈先生把舞臺燈光的發展歸納為五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照明,即“照亮”,第二個階段是可控光的啟蒙,第三個階段是表現自然幻覺,第四個階段是抒發內在情感,第五個階段是走向光景時代。我認為,這個總結非常的精準,它既充分總結了兩千多年舞臺燈光發展的歷程,也為今后舞臺燈光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首先是第一個階段,照明,即“照亮”,我們常常提到,“舞臺燈光在戲劇演出中是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這句話是在當今對舞臺燈光在戲劇綜合藝術這樣一個因素之下的定義。最早的戲劇演出,也就是在希臘羅馬時期,演出僅僅依靠自然光源,利用太陽光,油燈蠟燭。這個時期的演出照明,絕對談不上是一種戲劇演出,它的任務僅是依靠自然光來傳達表演形象的媒介的作用。所以在那個時期,光也在起作用,它的作用僅僅是照亮,這段歷史時期是很長的,但作為舞臺燈光來講,它確實很簡單。
第二個階段,可控光的啟蒙。這里必須先要建立一個概念,我們講的舞臺燈光也叫舞臺照明,這種照明不同于工廠,馬路,體育場等等這方面照明,它是在一個有限的戲劇空間內對戲劇演出進行藝術照明,它的基本條件是光要具有可控性。首先要人為控制光,控制了光,然后才有可能去對戲劇演出用光塑造形象。舞臺燈光具有這樣的特性:可控性與可塑性。所謂可控性,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個是利用光能夠控制表演的區域,有意識引導觀眾去看到需要看到的對象,利用光來控制照明區域。第二個是可控光是利用燈光的色彩來表現燈光氣氛,要利用人為燈光色彩制造氣氛,這就是平常講的光色的控制。第三個是戲劇在發展的,它有許多需要有燈光的變化,需要有一種明暗的控制要求,這就叫做光的量控制。我們搞任何一個戲,就是在這三個方面動腦筋,不斷的研究在這三個方面把它搞得完善,符合戲的要求,創造一種我們需要的燈光效果。
第三個階段,表現自然幻覺。十九世紀中葉開始現實主義文學作品出現,推進戲劇向寫實主義發展,戲劇的動作和空間的處理都要求符合生活邏輯,于是舞臺美術也朝著寫實主義的方向發展,幻覺布景就是在那個時候出現的。由于布景出現幻覺性,必然要求舞臺燈光走向寫實。但是不管怎樣,舞臺空間是有限制的,真實的生活和戲劇舞臺演出的空間生活的真實有很大矛盾的。那種舞臺空間在舞臺上創造不出一座生活當中那樣真實的高大的宮殿,它只是創造了一種真實感,這種真實感需要布景的真實,需要立體的,半立體的,平面的相結合,需要各種材料真真假假的結合,但是這許多布景,它最終排斥不了燈光,如果沒有燈光,它始終是一堆無法辨認沒有生命的物質材料,只有經過燈光的藝術加工,才能賦予布景生命,在寫實布景中,舞臺燈光的作用就像生活當中的陽光與空氣一樣重要。在這個階段,舞臺燈光所起的作用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燈光在控制空間體量。光具有了可控性,可以對光區進行控制,可以把這個空間讓觀眾覺得很大,也可以讓觀眾看到的感覺是小的,這都是舞臺燈光完成的。二是表現時空的變化。時空變化包括季節,氣象,時代,時辰等等這種時空的真實感,通過演員的表演來傳達給觀眾,也可以通過音樂、效果來表達,舞臺燈光在這一方面也非常有表現力。例如,我們生活當中,一束陽光從東方射來,戲劇演出中我們不可能用嘴巴講一束陽光從東方射來,而舞臺燈光可以模擬這種視覺效果,并且這種效果得到觀眾的認可,在觀眾心理產生了真實的反映,這是寫實戲劇當中舞臺燈光的作用。三是創造動態效果。在自然生活當中,空中的鳥飛,水中的魚游雨滴落下,樹蔭搖曳等等動態效果,在寫實戲劇當中常常會遇到。舞臺燈光對這些動態效果的表現,應該說已經發展到藝術照明方面,這個時候他已經有意識的利用光來為藝術創造出那種特定的語氣。
第四個階段,抒發內在情感。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反寫實主義舞臺美術家主張舞臺美術要抽象、概括、寫意傳情。在這個歷史階段,舞臺燈光開始探索用燈光來抒發內在的情感。阿皮亞的光代表了他的藝術觀點,很有代表性:“我們不要去創造森林的環境,而應該去創造森林中人的幻覺。”,這就需要燈光由具象走向抽象,去表達人物內在的情感,創造人物思想、心境相結合的照明氣氛。同時燈光隨著表演的進行,燈光在不斷的變化,不斷的進行一種動態的變化。此時舞臺燈光在戲劇藝術中還起到了一個藝術升華的作用。
第五個階段進入了光景時代。這個時代是隨著科技的發展,推動著戲劇藝術、劇場建筑都發展到了一個新的時期。這個時候我們越來越認識到舞臺燈光不僅僅是一種氣氛,在舞臺美術當中,它能夠產生一種視覺的形象,有時是抽象的,有時是具象的。當代戲劇演出的舞美設計,很多都很精煉,我們看到很多演出它就出現一個固定的中性景,完全靠舞臺燈光來創造一些假定性的空間,這就是以光代景。尤其是當今燈光控制設備和舞臺燈具的數字化,使舞臺藝術與技術完美結合,最大限度的解放我們的藝術構思,為我們的藝術構思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舞臺燈光的關鍵在于要制造一種準確的環境氛圍,使表演者準確地刻畫、塑造人物,使舞臺藝術更具審美價值。觀眾欣賞舞臺藝術,首先是欣賞表演,欣賞演員是如何表現和刻畫人物的。演員刻畫人物是否成功,這其中就有舞臺燈光是否積極參與創作的作用在內,舞臺燈光應該給表演者營造一個非常可信、準確的氛圍,使表演著自信的生活在這個人為制造的環境氛圍中,準確的刻畫人物。比如在加拿大著名作家魏格納的話劇《紀念碑》中,一位在戰爭中失去女兒的母親與一位年輕的法西斯士兵,展開了一場心靈的較量,用殘酷和謝罪推演出戰爭的血腥,發出人性最隱秘的聲音……士兵斯特克處在極度矛盾的心態中時,不宜用語言表達,完全靠眼睛表演,使觀眾從無言中感受人物此時此刻的矛盾心態,按照以往舞臺燈光的創作思想燈光不作任何技術處理能讓觀眾看見表演就成完成任務了。現在卻不同了,燈光創作者必須調動一切燈光語匯,積極參與到藝術創作中去,做到既能使欣賞者清楚地欣賞到演員的表演,又能將戲推到一個小高潮,使此時無聲勝有聲。在這段戲里,我讓成像燈的一束光束直接投射在沙地中的一顆小草上,這是觀眾的視線完全被這棵小草抓住,小草與周圍蒼涼的環境形成強烈的反差,使觀眾頓悟到生命的寶貴,產生強烈的共鳴。正是由于燈光創作者有這種參與意識,使燈光語匯非常準確的融匯在戲劇情節之中,戲才有可能產生一種沖擊力和震撼力,使審美者和被審美者共同達到一種美的境界。舞臺燈光是舞臺美術的一部分,燈光在舞臺創作中的積極參與,可以使整個舞臺藝術鮮活起來。例如舞臺布景給舞臺藝術提供了一個假定環境,使這個假定環境具有能動作用并且在時間氛圍中活起來,舞臺燈光的積極參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說,當今的舞臺美術工作者,在舞臺藝術這片土地上辛勤的耕耘,一定要有積極的參與意識,正是舞臺燈光的積極參與,舞臺藝術才更加的生機勃勃。
參考文獻:
[1] 金長烈.舞臺燈光[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225.
作者簡介:趙田文(1971—),男,山東青島人,大本,青島市話劇院主任,舞臺技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