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德化陶瓷雕塑業在我國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而且在宋、元時代就應經進入了國際瓷壇,獲得了非凡的成就,蜚聲海外,為我們現在的繼承和發展打下了夯實的基礎。作為我國陶瓷文化的發祥地之一,福建德化縣還曾與江西景德鎮、湖南醴陵并稱為中國三大古瓷都,奠定了德化陶瓷雕塑在我國歷史上的重要地位,也在我國的陶瓷歷史上寫下了光輝的篇章。
關鍵詞:德化陶瓷雕塑;傳統工藝;發展
眾所周知,德化陶瓷雕塑一直以來都是以一種獨具品格的藝術形式存在于中國陶瓷藝術史上,并且每個歷史時期都出現了大量以不同材質和不同形式創作出來的,烙上不同時代印跡的優秀作品。近年來,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對德化陶瓷雕塑的認識也不斷的加深,因此獨具時代特色的德化陶瓷雕塑也就開始受到越來越多大眾的青睞。在長期的發展中,陶瓷雕塑家們不論是在裝飾藝術上,還是在瓷器的花色和品種上,都在不斷的對德化陶瓷雕塑進行著演化、擴展和提升,從而使得德化陶瓷雕塑在外觀造型上能夠與其工藝上所具有的獨特韻味相得益彰,最終形成底蘊厚實、豐富多彩、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和持久生命力的文化資源,永久流傳。
1德化陶瓷的由來和發展
德化陶瓷雕塑作為我國陶瓷雕塑的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我國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在唐宋明清時期,出現了一位制瓷藝術精湛的德化陶瓷制造者——何朝宗,他在制造陶瓷雕塑時,一般都是采用德化縣優質的高嶺土,并且利用刮、摟、貼、璽、雕等八種技法對其進行修飾,因此它制造的陶瓷雕塑作品大都外觀精美。鄭和下西洋時還將中國的德化瓷器帶到了國外,而馬可·波羅在福建旅游時不但對德化陶瓷贊賞有加,還將其帶回國內,從而推動了我國陶瓷業的發展,同時還促進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從而使德化陶瓷雕塑發展到它的鼎盛時期,這足以見得當時我國的制陶技術水平是多么的驚人。但是清代末期,德化瓷業開始逐漸的走向衰落,直到新中國成立后,經過陶瓷藝術家們的不斷努力,才使人們真正的感受到德化陶瓷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認識到它在我國陶瓷文明發展史上的地位和價值。現在經過廣播、電視、電影等媒體的宣傳,我國陶瓷文化旅游業得到了大力的發展,使得德化陶瓷文化能夠再一次的大放異彩,閃耀著新的光芒。
2德化陶瓷雕塑的藝術特色
隨著朝代的更替,陶瓷藝術家們不斷的對制陶技術進行完善和改進,不僅吸納了特色鮮明的福建傳統雕刻技藝,同時還在成熟的傳統雕刻技藝基礎上,融木雕、泥雕、瓷雕技藝與一體,形成了做工精巧細致、線條流暢圓潤、整體疏密均勻、柔和典雅的技藝特色,達到了生動傳神、簡練流暢、肅穆慈祥的藝術風格。德化陶瓷雕塑作為我國最為重要的一種雕塑形式,具有自己獨到的藝術特色,其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材料和制作上
德化陶瓷雕塑制作的方法大體有兩種,一種是以優質的高嶺土為原材料,直接人工將其塑造成型;另一種是先制作出模具,再進行拓印或注漿工序使其成塑。然后待土坯干后再根據需要決定是否上釉。而胎釉的好壞是直接的影響陶瓷雕塑成品質量好壞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制作和加工時必須要十分注意作品的形體和釉面,因為只有充分的考慮到這一特性,才能使陶瓷雕塑的藝術價值完美的展現出來。
而人物的制作技法也具有兩種形式,一是模刻人物,將其頭或手單模成型,然后經過加工修飾后再將其插入銜接構成整體;二是直接手捏,待塑像形成后,再另行加工刻畫濃眉厚須。但在雕刻時,陶瓷藝術家們特別的重視“線”的運用,不論是起伏或者方向,都能很好的突出線的表現力,從而使作品細膩逼真、出神入化。
2.2形體和題材上
德化陶瓷雕塑藝術作品大多小巧,不追求色彩上的華麗,因此其作品大都是以彰顯瑩潤的象牙白、豬油白的胎質為主,具有質地潔白、細膩如玉、釉面光滑、擊聲如磬等特點,因此獲得了“中國白”的稱號。
德化陶瓷雕塑在題材上主要是運用了八仙、達摩、觀音、壽星、文昌帝君、釋迦牟尼、羅漢、關羽、彌勒等形象,把傳說中的神話故事和現實生活聯系起來,用純樸的藝術語言和獨到的審美意識表現出來,使其成為德化陶瓷雕塑藝術的又一大特色。
2.3設計者的獨到的設計
陶瓷雕塑者一般都具有非常敏銳的洞察力和嚴謹的做事風格,能夠準確的抓住事物的特征,因此在進行創作時,能夠很好地抓住作品的整體布局,按照自己豐富的想象和對生活中事物的精心揣摩來進行造型設計,同時準確掌握事物的比例和形態特征,設計創造出好的陶瓷雕塑作品,使得作品的藝術生命力很好地展現出來。
3德化陶瓷雕塑的審美特性
德化陶瓷雕塑的好壞,通常可以從其所具有的審美特性中進行分析,而其審美特性又主要是通過雕塑的胎釉特點,陶瓷雕塑的造型以及陶瓷雕塑所具有的歷史價值來反映。這些變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3.1德化陶瓷雕塑的胎釉特點
德化陶瓷雕塑的胎釉特性能夠成為其審美的主要特征,主要是由于德化陶瓷雕塑業的發展是由胎釉的變化所帶動的。在燒制德化陶瓷雕塑的時候,由于窯爐結構、燒制環境以及配方和原料的不斷變化,致使其色澤也呈現出不同的變化,由傳統的乳白色澤,最后發展為一系列含有淡青色的白釉,由于這種色調的白釉質地非常的堅實,才越來越多的得到應用。
3.2德化陶瓷雕塑的造型
德化陶瓷雕塑制作工藝雖然繁雜,但是其品種繁多,造型精美,因此深受消費者的青睞。德化陶瓷雕塑不但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而且也被廣泛的應用到生活中,作為陳設觀賞用,甚至遠銷海外。為了滿足大多數消費者的審美需求,陶瓷雕塑者不斷對作品的外部形態進行改進,同時還將當時流行的元素和形式融入到作品中,使其無論在大小尺寸上還是在加工工藝上都變得非常的細致,從而吸引更多人的目光。
3.3德化陶瓷雕塑的歷史地位
由于各個時代的陶瓷藝術家在進行陶瓷雕塑作品創作時,將當時獨具特色的文化元素融入到其中,使得流傳下來的陶瓷雕塑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價值。在我國古代,德化陶瓷雕塑就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甚至是在宮廷中都將其作為裝飾用品。隨著人們對德化陶瓷雕塑的日益關注,我國的陶瓷雕塑業開始得到了興起和發展,其在生產規模和數量上都開始日益的擴大,遠銷海外,成為國內外最受歡迎的裝飾品之一。德化陶瓷雕塑的廣泛使用,不但有效的改善了人們的生活品味,滿足了人們的審美需求,同時還促進國內外經濟的流通和發展。
4總結
眾所周知,德化陶瓷的文化源遠流長,是我國陶瓷雕塑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且具有崇高的歷史地位。元代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在他的行記中,都曾盛贊德化的陶瓷雕塑作品,贊其“瓷市甚多”、“制作精美”、“購價甚賤”,并把它帶回了意大利。為了更好地發展德化陶瓷雕塑,我國當代的陶瓷藝術家們在繼承傳統制瓷技藝和保持自己獨特風格的基礎上,不斷吸納和融匯外來的先進技藝,并對其不斷的進行探索和創新,開辟了一條廣闊的發展道路。
參考文獻:
[1] 陳琳娜.在當代藝術中觀照當下陶瓷藝術創作[J].景德鎮高專學報,2011(03).
[2] 林鴻福.德化陶瓷藝術特色的歷史考察[J].中國市場,2011(02).
[3] 賴榮偉.德化陶瓷雕塑創作的傳承與藝術創新[J].中國陶瓷工業,2010(06).
[4] 喻明福.淺談當代陶瓷雕塑的創作語言[J].總過陶瓷工業,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