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文章以人文角度探討方形作為“理性與秩序”的文化內涵及設計產物。以時間線的推進,論述了遠古實踐中因理性形成的方形觀念、中國文化意識中“禮”與“秩序”所代表的方以及以蒙德里安為例的藝術精神追求中的“方”。通過對方形文化內涵的分析,以期為造型“為何如此”提供實踐的參考。
關鍵詞:方;理性與秩序;設計應用
“方”作為最基本幾何造型之一,對其的分析是理解其作為“理性與秩序”的文化內涵不可或缺的過程。設計中,形態與符號的應用除了理性需要,還融合了很多文化內涵與意義的延伸。方的“理性與秩序”將在遠古實踐、文化意識、藝術精神三方面加以論述。
1遠古實踐中產生的方——因一定的理性形成方形觀念
方體方形,是新石器時代才被原始人發現和運用的,由此必然產生方形觀念。原始人類因方形觀念生發出宇宙論的方形模式,它包括地方模式、四方空間和四時模式,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方形、方向、四時。
1.1方形
方形的始源——長方形墓穴。原始人運用方形可能始源于挖掘長方形墓穴。新石器時代早期已實行土葬,依照躺臥的尸體的形狀挖掘的墓穴只會是長方形的。自長方形墓穴被應用后,原始人繼而在建造居室、燒火灶以及別的方面運用方形。
方形工具的運用——源于原始人生產生活實踐中的直觀和直覺。新石器時代的原始人在生產生活的諸多方面采用方形得利于方形的實用性。古河姆渡人在主要的農業工具上橫鑿方孔,高木欄建筑的主要構件地龍骨采用方樁,木架豎井用方形等均應是基于方形的穩定性而做出的選擇。再如生產工具,圓形石器不便開墾土地,而制作方形石鋤、方形石鏟、方形石刀、方形石斧等卻具有開墾土地、提高農業生產力的效用。方形的紋用——作為紋用出現在各種陶器表面。
1.2方向
方向的產生——因為需求而被確立。遠古人也許主要是因為戰爭而需要分割和確立空間方位,黃帝造指南車應用于戰爭,這說明黃帝時期已經有了四方位空間的分割模式。
方向的表達。遠古先民是以方體本身包含的四方四面為范型,以太陽的運行為標尺確立四方位空間模式的。新石器時代陶器上的“+”、“×”、“卍”、“”等刻劃符號,都是四出形地伸向四方。在十字外加○,表示四空間方位是以太陽運行為標尺的,這些符號顯然始于方形觀念,它指代太陽照射四方空間,所以它既是太陽的符號,又是四方位空間稱號。這一方面是自然崇拜的一種特殊形式,另一方面是原始科學和哲學空間方位觀念的物化形式[1]。
1.3四時——方形與四時模式
因為“耕田而食”的生存方式使人類的生產生活進入了穩定化和有序化的時代,人類開始成了支配時間的主人,產生了周期性的時間觀念。如在農作上有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作息時間,在飲食上有了餐時制,在生產上要確立農時季節等。上古的時間分割是以四方空間為范型,以太陽運行的位置為標尺而確定日四時和年四時模式的。以春夏秋冬四時對應東南西北四方當是以方形為模式,依據太陽在年周期運行中的四方位來確立的。
人類學家已經表明,原始人除了宗教的態度之外,自始也是憑直覺和經驗去認識世界的,在生產生活中是以利己實用為原則的。原始人運用方形當是在生產生活中依據有利的實用的原則而做出的選擇。這也是原始人在實踐中理性的體現,從而形成一定的方形觀念。
2文化意識中產生的方——四合院的“禮”與秩序
2.1“方”的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住宅布局講究尺度與空間、中軸對稱、房舍、院落在整齊中見變化、于簡樸中顯幽雅。其形制和規模受封建宗法等級制度的嚴格控制,反映了中國傳統建筑的邏輯思維軌跡,即把建筑的功用首先理解為協調道德和人倫的各種關系,把建筑視為建立合理社會秩序的工具[2]。四合院其功能有居住、讀書、社交、議事、祭祖等這些功能,他們通過種種不同的內部空間形式得到體現,同時保證了不相互干擾,個人空間的方形也保證了空間的最充分利用。這正是秩序、理性的體現。不同的內部空間劃分為不同等級的人居住,是中國古代禮制的體現。
2.2四合院里的“方”
四合院里的“方”還體現在墻壁、門、窗戶、游廊等,以及各式各樣經典的“方”家具。這些內置“方”的存在既是對方形四合院的呼應,也是設計意識受到文化觀念的影響,是古代社會對“禮”和“秩序”的強調。
2.3“方”與“禮”
“禮”被建筑生成觀念體系容納吸收,轉化為一整套具有等級標示作用的建筑符號體系,從南北到東西、從住宅到宮殿、從周期到清代一脈相承,涵蓋了城市規劃、群體組織、單位設計、內衛裝修等營建活動的各個方面。在這個過程中,方形與社會的意識相互影響,相互滲透。人們對“方”賦予了更多精神上的理解。方作為一種形體,是明確的、秩序的、理性的。中國古代禮制的體現,以建筑的秩序展現了倫理上的秩序,這種倫理、禮法可以說是一種時代文化的理性體現。
3藝術精神中產生的方——蒙德里安抽象而真實中的秩序、純粹與理性
蒙德里安致力探索一種人類共通的純精神性表達,藝術以足夠的明確、秩序和簡潔建立起精確嚴格且自足完善的幾何風格。但他繪畫的核心并是某種內在的精神性追求。他的作品《海堤與海》中所有曲線的痕都消逝殆盡,理性的直線統帥了畫面。《紅、黃、藍的構成》和《百老匯爵士樂》則用方表達了自然的真實性與抽象的真實性及一種純粹的存在。蒙德里安作品風格所表達的思想被接受與傳播可以從各種設計作品中看出。如里德維爾德設計的紅藍椅。甚至在服裝設計上的實踐應用,利用蒙德里安作品的顏色分割(如圖1)。
圖1蒙德里安作品及設計實踐
蒙德里安的主要宗旨是在藝術中消除自我。通過他的作品看到的消除自我是一種理性而純粹的表達,他的繪畫提供了這—宇宙和諧的完美范例。它們平衡、有序,樂觀,展示了非躁動的、寧靜而清澈的人類本性。
4結語
對方形設計應用與文化內涵的探析,從基本的幾何應用到更深的文化內涵上的理解,不僅要從不同角度去理解,更多的是需要對這種造型為何被應用進行探究。從科學角度到人文角度,這種跨學科的了解既作為一種研究方法而存在,更希望這種探究對造型設計的實踐起到一定參考作用。
參考文獻:
[1] 張勁松.論中國遠古的方形文化與八卦之起[J].東南文化,1996(03).
[2] 王樂.“樂由中出,禮自外作”——北京四合院的倫理功能解讀[J].中外建筑,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