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傳統技法主要是指中國傳統的手工藝,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表達媒介之一,是中華民族的精髓體現。但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大機器生產逐漸代替了人們的手工勞動,現代化的沖擊,使傳統的手工藝正從我們身邊悄然逝去。許多中國傳統手工藝已經或正在處于絕跡的狀態,如何將祖先遺留下來的寶貴財富得到傳承發展,是我們的職責所在。我國紡織業雖然發達,但在面料的創新開發力度上還遠遠不夠,與國際的服裝面料存在一定的差距。縱觀當今服裝界,服裝的款式大同小異,已很難有重大的突破和創新,因此,對面料的再造成為服裝界迫在眉睫的事情。本文闡述的是將中國傳統技法與面料創造進行結合,既能將中國傳統的文化得到傳承,又能為服裝界增添亮色,這是一個兩全其美的事情,也是一種必然的結合。
關鍵詞:中國傳統技法;面料再造;創新;雕刻
1關于雕刻的背景
雕刻是由雕、刻、塑三種方法匯總而成。“雕”和“刻”是指用可雕、可刻的硬質材料(如石頭、木材、金屬等),運用刀、斧等工具,由外向內,通過減少可雕性物質材料,循序漸進的將想要表現的形體顯現出來,所選的材料是不可逆加工的。“塑”指的是用各種可塑材料(如石膏、樹脂、粘土等)通過先建立好的骨架,由內向外,不斷往上填補可塑材料,從零開始,慢慢的堆積成想要的形態,雕塑的材料可以反復使用和修改。雕、刻、塑通過在材料上的加減法創造出了具有一定空間感的藝術形象,不僅可以反映一些社會形態,在這其中還融入了藝術家的審美觀念和情感,是一項生動的藝術。隨著科技的進步,雕刻技術的種類日益繁多,根據工具和方法的不同可分為化學蝕刻、激光雕刻、機械雕刻、手工雕刻、電蝕刻、標記雕刻、輥模雕刻等。
2面料的發展狀況
2.1中國面料市場發展現狀
我國不僅是世界人口大國,也是紡織品生產和服裝出口的大國。但國產面料與進口面料存在差距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國產面料的開發力度還遠遠落后于國外,缺少自己的創新理念,模仿較多,卻沒有注入自己的特色。早些年的面料大多會產生一些技術方面的問題,比如縮水、掉色、易皺、起電等。現在隨著面料市場的發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這一情況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又隨之出現了過于追求技術卓越而忽視了時尚藝術設計的現象,一些企業在面料設計開發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但是他們所謂的面料設計開發僅僅局限在面料的工藝和技術上的研究,卻忽視了面料的藝術設計。通過市場需求調查發現,面料的圖案、肌理、花色方面的設計更為重要。從一些大型的時裝發布會中我們可以看到,現如今的服裝在款式方面的創新設計已經達到一個頂峰,而對面料的創新再造則會給服裝設計師帶來更多的靈感和創作激情,誰要能創造出獨一無二的面料,誰就能在服裝界中立于不敗之地。因此,新型面料的開發勢在必行。
2.2面料再造的方法
服裝面料的再創造有很多方法,設計師必須全面掌握和探索面料的性能,才能更好地將面料再造融入自己的服裝設計當中。這對設計師來說是一項艱難的考驗。
1)面料形態的加法設計:運用同種或多種的材料在現有面料上進行疊加、堆積、組合等手段,讓面料達到立體的、有層次和節奏感的設計效果。這種設計很有觸感,通過觸摸會產生不同的心理感受。一般多用于創意服裝的設計當中。2)面料形態的減法設計:通過鏤空、爛花、抽絲、剪切等技法破壞現有材料的表面,使其具有不完整,無規律且亦實亦虛的創意設計。3)面料形態的綜合設計:不是單一的采用加法或減法處理,而是采用多種加工手段,將加減法同時運用到面料的再造中,這樣可以豐富服裝的結構和層次感,增強視覺感觸。面料在綜合設計的過程中更加賦予它一種表現感。
面料是服裝的載體,服裝經過不同材料的裝飾會呈現出不同的視覺效果,獨特的面料是塑造個性化服裝的重要因素,也是提高服裝產品附加值的一個重要手段。許多國內外服裝設計大師意識到這一點,并經過不斷探索和研究,逐步創造出獨特的服裝面料。
3雕刻技法在面料創新中的應用
實驗過程:
1)選取幾種不同花色、不同質感的面料,如蕾絲面料、牛仔面料、滌綸面料、亞麻面料、繡花網紗面料等等。選取其中同一種或兩種可搭配在一起的面料,進行立體組合設計。2)選取LV經典的黑白棋格滌綸面料,在面料上裁取四塊邊長為十公分的正方形小樣和一塊邊長為三十公分的大正方形底布,分別貼襯。3)沿小正方形的一條對角線在中間剪開六公分的剪口,在剪口兩端各留0.5公分,選擇剪口的一邊向外各壓燙一公分的距離,這樣可以形成一個凸起向上的立體空間,再在剪口的另一邊向內各壓燙一公分的距離。4)將四塊小樣的凸起部分相對,拼在中間,形成一個“十”字,用縫紉機將四塊小樣搭縫在一起,縫頭為一公分,形成一個大的正方形。5)把拼好的大正方形放在作為底布的正方形上,將大正方形的四個角折進0.5公分的縫頭與底部縫制在一起,形成最終立體效果。
4結語
面料是服裝的載體,面料設計與服裝設計的融合必然是服裝界的一種發展趨勢,從高級時裝到實用成衣,無不體現著面料再造的重要性。在國際舞臺的影響下,我國的設計師已逐漸向面料再造的道路靠攏,若他們能更好地將中國傳統元素融入到面料的再次創造中,這不僅在服裝界是一次更大的質的飛躍,同時也發揚和傳承了我們的傳統文化,兩全其美。
參考文獻:
[1] 鄧玉萍.服裝設計中的面料再造[M].南寧:廣西美術出版社,2006.
[2] 奚燕鋒.服裝面料的二次設計及應用[J].南通紡織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綜合版,2007(6).
[3] 付麗娜.面料再造的創意手法及在服裝設計中的應用[J].河北紡織,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