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現代生活中,包裝設計已經滲透到我們日常生活的各個角落,好的包裝設計不僅能夠為企業形象加分更能體現一定的文化價值。隨著我國國力的不斷發展,我們的傳統文化逐漸再次回歸到人們的視線當中,為人們所認可。現代包裝設計與傳統元素的融合,既是時代發展的需要更是傳統文化發展的必然。
關鍵詞:中國;傳統元素;包裝設計;運用
1何為“中國傳統元素”
在中國五千年的漫長發展歷史中,蘊含了豐富的歷史文明和文化傳統。中華民族所特有的傳統文化內涵形式多種多樣且異常豐富,例如:書法、篆刻、國畫、傳統建筑、傳統服飾、臉譜、皮影、剪紙、年畫、龍鳳紋樣、祥云圖案、刺繡、中國結、瓷器等等。這些多姿多彩的傳統元素不僅代表了我國的傳統文化氣息,更寄托了中華兒女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從這一點上講,中國的傳統元素非常容易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并引起人們的強烈共鳴。在這些傳統元素中還包含了中國人特有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哲學理念、思維方式等諸多因素,體現著中華民族偉大的民族精神。
2中國傳統元素在包裝設計中的意義
目前,我國傳統元素日益受到國際設計界的青睞,設計師們頻頻將中國傳統元素融入設計當中,這也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平臺。作為當代本土的設計從業人員,如何讓中國傳統元素與現代包裝設計達到完美的結合,從而讓中國傳統元素得到更好的發揚,這既是一種挑戰也是一種不可推卸的責任。中國傳統元素內容豐富、題材眾多,形式多變且歷史悠久,是任何現代新興藝術形式所不能替代的。這些傳統元素與現代包裝設計的相互融合不僅具有美觀性、實用性、宣傳性,更具有一定的歷史傳承性,因此其作為向世界人民展示中華文魅力化的重要手段,在包裝設計領域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傳統元素是基于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之上的,因此它完整地反映了中華人民的傳統觀念和審美方式,與任何時代的中國人民都有著不可割舍的潛在聯系。中華兒女受到傳統文化的浸染是潛移默化的,而這種影響在日常生活中則體現在多個方面。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思想觀念、價值觀念的不斷轉變,加之西方文化的不斷滲入,我們的審美標準和取向也正發生著改變。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以及文化領域的不斷沖擊,中國傳統元素、文化與現代包裝設計的結合能重新燃起中華兒女對傳統文化的認知感和共同感,從而保留傳統文化的精華部分。同時,此二者的有效結合也能將“傳統”與“時尚”相結合,讓越來越多的國際人士認識并了解中國文化,促進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的進一步發展,增強我國的國際地位。近年來,包裝設計在經濟領域和商業領域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而傳統文化在國民當中的影響力也與日俱增,將二者有機結合不僅能促進傳統文化的新生,更能夠刺激我國經濟領域的發展,從一定程度上推動我國經濟的發展。
3中國傳統元素在現代包裝設計中的應用
將中國傳統元素與現代包裝設計相結合,就是把傳統的文字、圖案、色彩、材料以及藝術形式等方面運用到設計領域,通過一定的統籌設計和規劃令包裝整體散發出中國傳統文化氣息和韻味,賦予包裝設計全新的文化意義。
在諸多中國傳統元素中,與現代包裝設計結合最為緊密的主要是傳統藝術形式、傳統圖案和傳統色彩三個方面。中國的傳統藝術形式來源于日常生活,因此被灌注了相當的傳統文化精神和內涵。中國書法遠遠流暢且內涵異常豐富,自中國漢字產生之日起就伴隨著中華文明不斷發展。書法的強大魅力和藝術感染力能夠使現代包裝設計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得到升華,體現品牌魅力。我國很多白酒企業的包裝上均采用書法題字作為品牌的字體,例如:五糧液、茅臺、西鳳等,白酒本身就是中國特有的酒類飲料,書法字體在包裝上的運用大大增加了這些白酒品牌的歷史傳承感和文化內涵,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傳統圖案較傳統藝術形式而言更具有美術話的傾向,我國的傳統圖案例如云龍紋、如意紋、饕餮紋等代表了中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其在包裝上的運用能夠使產品洋溢著更為濃厚的傳統氣息,常見的傳統圖案多運用于月餅、等民族物品的包裝上。相較于前二者來說,傳統色彩在現代包裝設計中的運用則更為廣泛。在我國,不同的色彩代表了不同的情感、思想、文化、精神,如黃色代表皇帝權威,紅色代表喜慶。我國的著名白酒品牌“汾酒”采用傳統的青花色彩,既體現了白酒品牌的悠久歷史,又展現了儒雅、大氣的品牌文化,這種傳統色彩在現代包裝設計中的運用在弘揚傳統文化的同時提升了企業的品牌形象。
4結語
現代包裝設計既是經濟社會的產物,也是社會文化發展的指向標。優秀的包裝設計需要經得起時代和市場的雙重考驗,最終達到應有的推廣宣傳效果。中國傳統元素與包裝設計的結合將大大提升后者的文化功能,促進傳統文化與經濟的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 阿恩海姆.藝術與視知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1.
[2] 潘公凱,盧輔圣.現代設計大系:視覺傳達設計[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0:1.
[3] 左漢中.中國民間美術造型[M].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1998:1.
[4] 尹定邦.設計學概論[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4.
[5] 黃吉淳,陳璉年.包裝藝術設計[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2.
[6] 楊仁敏.包裝設計[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